书城自然科技万花筒
10762800000131

第131章 卡末林·昂内斯液化氦一举成功

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杜瓦克服重重困难,首次液化了氢气,为低温物理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直到1908年7月10日,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终于征服了氦。他把杜瓦方法推进了一步,利用液态氢在压力下将氦冷却至-255℃(18K),然后让氦膨胀来进一步冷却其自身。借助此法,他液化了氦。然后再让液态氦蒸发,温度进一步下降,在常压下可液化氦(4.2K)。这个温度可使所有其他物质都是固体。他甚至将温度降至绝对温度0.7K,真正逼近了绝对零度,所以昂内斯的朋友都风趣地赠给他一个头衔“绝对零度先生”。昂内斯由于这项低温的研究而得到了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学家致力于低温研究,主要是为了研究物质在低温时的性质。杜瓦发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能斯特的工作表明,纯金属的电阻最终在绝对零度消失。昂内斯在液氢的温度下测量了金属物质金、汞、银、铋等的电阻,发现不同金属的电阻是温度的函数。在4.2K时,由于出现了超导性,电阻突然消失了。

纯度不同的金属在低温下电阻变化不同,金属越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电阻就变得越小。昂内斯继续在液氦温度下,测量了汞。因为汞在室温下为液态,易用蒸馏法获得很高的纯度。这次测量的结果使昂内斯大为惊讶。1911年4月28日,卡末林·昂内斯发表了一篇题为《在液氦温度下纯汞的电阻》的论文,向世界宣告:“纯汞能够被带到这样一个状态,其电阻变为零,或者说至少觉察不出与零的差异。”人们第一次看到了超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