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0个自然科学常识
10759400000059

第59章 节气的由来

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现存的建筑遗迹,建于元初),坐落在古都洛阳东南的登封县告成镇。这座巍然挺拔的古建筑遗迹,由高8.5米的“测景台”、长30.3米的“星天尺”组成。相传周公曾风尘仆仆,从西周首都镐京来到这里,主持过测量日影。台上至今还珍藏着公元724年唐代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在观察、测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我国古代人民把一年划分为若干“节气”。春秋末年,根据每年“冬至”时刻的测定,推算出一年岁实是365.25日,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为准确预报季节、反映气候寒暖变化创造了条件。《春秋》书中,已有许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记载。西汉时期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惊蛰、清明、谷雨等,这些名词与天气、物候的对应,足以证明它同农业、畜牧业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沿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三九”的由来

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冬至后第一个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为“二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有民谣:“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有:“春打六九间”(或五九尾),即六九的第一天(或五九的第九天)立春,自此天气渐暖。

“三伏”的由来

每年夏天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并都印在我国的日历上,那么,您知道“三伏”是怎么来的吗?

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10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按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特别是中伏和三伏天。

“四象”、“三垣”的由来

“四象”,是我国古代用来表示天空东、北、西、南四个方位的景象,即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成四种动物的形象,叫做“四象”。如东方青龙,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一条龙,角像龙角,氏、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南方朱雀,从井宿到珍宿看成一只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

“三垣”,我国古代将全天的恒星分为三区,叫做“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叫“紫微垣”。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