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77

第77章 难忘那个“心”箱

师范毕业,我分配到了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

初次站在水泥讲台上,望着泥头泥脑的乡村孩子,我仿佛找到了童年的自己。一个个小脑袋充满着活力和希冀,他们带着新鲜和好奇,渴望我在他们的眼前,打开一片五彩斑斓的天空。我手拿着课本,语无伦次地讲着课,一堂课下来,感觉不知道自己讲了些什么。一篇课文,也不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心里郁闷得很,虽然,在师范时老师学了不少关于课堂教育教学的理论。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田里去?要知道,他们和曾经的我一样,怀抱着父辈的希望,拥有着对自己美好未来的期盼。我开始找老教师请教,广阅教育报刊,经过一番刻苦地学习,从中学到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后来,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们集思广益,和学生商订,在班级的一角开设了个师生对话信(心)箱,把学生对老师的建议,对课堂的困惑等等写成文字,投到信(心)箱里。这一举措,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拉近了我和学生间的距离,而且还让我不时发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缺点,了解了学生的需求,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刚开始,那信箱每天放学时分总是塞满了学生们的建议和要求。晚上,我在灯下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一条一条地梳理,对照自己上课的情况;有时为找到更好的方法,我查阅了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专著书籍。这样,在教材和学生上,我慢慢地找到了窍门,在我的课堂以及每次考试中,我们班总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更令人感动的是,原来那些盛满建议的、师生对话的信(心)箱如今空了,每到逢年过节,总是被学生们装满了桑葚、玉米棒和粽子、月饼等礼品,变成了真正的“心”箱了。

在守护着学生心灵成长的同时,我开始把眼睛投向了外面的世界。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要拥有及时丰富的教育信息。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擅长于课堂教学,更要做个研究型的老师,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是必备的基本功。我订阅很多种教育报刊,为了更现代化,我还花费了自己近四个月的工资,特地从省城买回来一台电脑,开始在网上零距离触摸教育。在乡村寂寞的生活里,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独自关上房门,陪伴我的是心灵的写作,还有教育在线、白鹿洞以及师道的教育论坛,在屏幕上开始心灵的抒发和对教育的追寻。网上,我不仅结识了教育上的名人、编辑老师、特级教师,还有很多热心教育的朋友,抵达心灵的帖子解开我教育教学的困惑,促进我教育成长的脚步。

魏书生曰:眼向内看,超越自我。回忆曾经一段乡村小学的教育工作经历,我深深明白,作为一名教育者,无论在人生的低洼还是高岭,一颗为学生的爱心,时刻都不能贬值,爱孩子,爱教育,这是教育者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