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10758200000056

第56章 寻找自己的“麦田”

我时常陷入对“教育”二字的思考之中。现行的教育,似乎越来越重视“教”,而忽视“育”了。尤其表现在家庭上,为了孩子,家长是越俎代庖,很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的。什么兴趣爱好?读什么书?参加什么辅导班,就连吃什么饭菜都是家长做决定的,孩子只有顺从的份,只管接受就是了。

课外活动课,我把孩子们带到学校的阅览室,给他们看数学童话、数学杂志或者语文杂志。以往,每到阅览室,总是由老师或者阅览室的管理员给他们发放杂志,发放到什么书他们就看什么书。

那天,我吩咐图书管理员,我说,老师,今天就不麻烦你了,书在展架上,还是让孩子们自己选吧。他同意了我的请求。

我转过身来,对孩子们说,今天你们自己可以来书架上自己挑选好杂志看。

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我也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孩子们自己动手,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喜好来代替学生的想法。

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围在书架旁,小手一会儿拿起这本杂志,一会儿拿起那本杂志,一会儿又飞奔到那头挑选杂志,自由、兴奋洋溢在周围,仿佛一群小鸟欢腾在一片金黄的麦田里。

令人诧异的事情出现了。时间都过了一二十分钟,孩子们居然还是没有回到座位上看书。我走上前去。

怎么啦?没有选好吗?

我着急地催促,快点挑选,抓紧时间埃

孩子们挑选还是没有结果。个别孩子还不知所措地拿了本高中生阅读的杂志。

到底怎么啦?我大声地责问。孩子们终于回答说,我们不知道挑选哪本好?以往都是老师给选好的……

啊,原来不知道看哪本呢。这着实让人大吃一惊。一群五年级的学生,居然找不出自己看的书。这到底是谁让我们的孩子不会选择了呢?

我读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在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打瞌睡,下课铃声响起时,他醒了过来,抬头发现黑板上有一道数学题,以为是当天的家庭作业,便匆匆地抄到练习本上。回家后,他埋头演算,就是算不出来,但他不气馁,不妥协,锲而不舍,终于求得了答案。他把答案带到课堂,老师见了大吃一惊,瞠目结舌,原来那是一道一直被认为“无解”的数学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感悟到:这道题的解决,在于老师什么都没有告诉他,而是给高斯一个模糊的空间。如果我们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告诉高斯此题世人还没有做出来,估计高斯也不会再去考虑了。

教育从根本上并不是教的事,而是育的问题。知识是孩子们学到的,不是老师强加给他的。教育,要学会放手,而不是代替孩子做,该放手就要放手。如果我们一味地把孩子放在身边,什么事情都是我们大人去代替,那面对整个天空,孩子们该怎样学会飞翔呢?不只是选书的问题。设想下孩子们到了图书馆,面对浩瀚的图书,他们却挑选不出自己喜欢的书籍,无垠的麦田里,却不知道如何吃定哪棵是麦穗。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老师、家长等都不应该做孩子的智者,什么都告诉他们。该受到的挫折、失败、痛苦、坚强等都要让他们尝试,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也是一种应该承受或者学会的本领。我们应该学做守望者,给孩子一块天空,让他们自己去学会飞翔;给他们一片沼泽,让他们历经磨难,走出泥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人生的风雨里,逐渐茁壮、强大起来,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亮丽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