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40岁女人最应该注意的事
10757800000056

第56章 不要过分溺爱孩子

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在爱孩子的同时,做妈妈的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溺爱孩子。

现今,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庞大,几个大人整天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对于“双独”夫妻的家庭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孩子在大人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爸妈心中说是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绝不为过,他们对孩子的疼爱可谓是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对于孩子的要求,绝对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在他们看来,孩子的要求又不高,而且有条件何不满足他一下呢,岂不知,他们这种想法会导致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对孩子无限的满足与过度的呵护反而更易养出不孝顺的孩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总是倾其所有满足孩子。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对孩子的太多满足,已是司空见惯了。这对于孩子是好还是不好呢?一位40岁的女性带着孩子参加教育咨询,对专家说:“我这个孩子吃的、穿的、玩的,什么都不缺,而且什么都是最好的,但他还总是不快乐,经常抓着自己的头发,把头往墙上碰……”正说着,这个男孩爬上了一个不足1米高的水泥平台,好像是要跳下来。这位妈妈立刻冲过去,要孩子下到安全地方,男孩脸上的阳光,立刻被乌云遮盖。

什么都不缺的孩子不快乐,可不是个别的现象,这引起了一些教育家的反思。一位教授从自己的一次体验中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我在诱人的西点柜台一下子买了4块奶油裱花蛋糕,终于可以满足一下自己压抑已久的欲望了。前几口的感觉是享受,吃完第1块时,欲望差不多已经没有了,剩下的3块蛋糕就成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连说自己愚蠢。可见过度满足是会消磨快乐的感觉的。”家长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给孩子过多的享受,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快乐。那么,做妈妈的怎样做菜算是不溺爱孩子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不搞特殊待遇

如果时时处处给孩子特殊照顾,有好东西给孩子留着,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高在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

2.不过分注意

很多家庭都习惯以孩子为中心,家里的事务安排都围绕着孩子。亲朋好友来访,也常常是围着孩子逗他玩。对孩子过于注意,孩子更容易骄傲,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中心,而且人人都喜欢自己。如果在客人面前过于注意孩子,孩子为了表现自己会忽略应有的礼貌。

3.不轻易满足

对孩子的要求要慎重考虑,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妈妈总是害怕孩子哭闹,因此对孩子百依百顺。容易被满足的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不包办代替

不少妈妈将子女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心当保姆、奴隶,生活上包揽一切,学业上越俎代庖。上海、天津对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51.9%的学生长期由妈妈整理生活、学习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离开妈妈就束手无策。甚至有的上小学的孩子还要妈妈搂抱着睡,偎依着坐。其结果导致孩子缺乏爱心,丧失自信,形成依赖、懒散和懦弱的不良个性。

妈妈应鼓励和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既培养了他的劳动习惯和自立能力,又增强了责任感和自信心。

5.不过分袒护

有时爸爸管教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有时父母管教孩子,爷爷奶奶出来说话:“你们不要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就像贾政、贾母管贾宝玉一样。不仅会使孩子的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只有一家人统一认识和方法,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当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家中成人都应流露支持的态度,要配合默契,不让孩子发现内部的分歧,即使某个成人教育不当,也不宜当即干预,要背着孩子统一思想,统一方法,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和成长所需要的精神养料,才是最重要的。爱孩子,不能剥夺他发展自己的机会。因此,妈妈不能过分地管束孩子,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去实践、去学会如何应付危险的局面。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克服困难、迎接人生各种挑战能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