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小常识
10754000000009

第9章 害怕影子的人——避免投资过程中的焦虑和紧张

有一个得了疑心病的人,一天晚上,他一人独自在路上走,突然发现身后有个黑影一直紧跟着他,他心里很害怕,回头看了看,发现地上有一串脚印也一直跟着他,那个黑影与脚印连在一起,他于是就加快了脚步,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走。可是一路上,黑影和脚印一直紧随其后,无法摆脱。路人见他神色慌张,问他怎么了,他又觉得说出来尴尬,就一直藏在心里,独自害怕得要死。等到他路过家门口时,他怕自己把身后的东西也带进家里,就没有进门。就这样,他为了甩掉影子,就不停地拼命跑,最后耗尽体力,心力交瘁而死。

理财感悟:

故事里的人很愚蠢,他不懂得只要有光亮就会有影子的道理,企图通过跑开来甩掉身后的影子,真是愚蠢之极。即使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身影,他也大可以站在阴暗之处,而不必费这么大劲甩掉它,结果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其实关键的病因还在于故事的主人公心理脆弱,疑心太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肯定也有这样的人,只是没有他这么严重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理财投资,确实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心理姿态。缺乏过硬的心里素质,必然会经不起理财风险的考验,最终也会心力交瘁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避免投资理财过程中出现的焦虑呢?下面给大家一点点建议:不入险地。人往往会在面对不熟悉、不了解的事物以及陌生、没把握的情况下出现焦虑与恐慌。所以,要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就需要在有把握的领域和情况下做事情,这就避免了出乎意料的特殊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投资时,首先应该投资自己了解的公司,用自己多次反复证明正确的模式做投资,要在有把握,或者说把握性比较大的情况下投资,不要进入一种险地,在不熟悉、不了解的环境中跟风或者碰运气,否则出现焦虑情绪会是必然的。

留有余地。做事情要留有余地,不能做极端的事情,尽量给自己安排好退路,留有回旋的余地,避免因为一时的小错而使自己一败涂地,陷入无法挽回的绝境,无路可退。要保持心态平和,因为只有你在做事时考虑周全,给自己安排好失败后的退路,那么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能输得起的人,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分的焦虑了。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这么做,而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去投资。那么,成功了,当然皆大欢喜,但是一旦失败,你就可能一无所有,倾家荡产。这种事情做起来,你一路上绝对会提心吊胆,心态会很紧张。

目标尽量保守。目标太高也会导致投资人焦虑与紧张。把投资收益率定得过高,必然会把投资过程变为一种痛苦的折磨。一个投资人定的目标过高,做起事情来肯定是急于求成,不能做到心平气和,也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容易触发紧张和焦虑。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制定的投资目标要尽量保守。著名“股神”巴菲特最高一年的投资收益率也只不过是50%,他的长期复合投资收益率也就20%。事实上,如果一个投资人能够把20%作为自己的投资目标,并且能够持续实现,其实就已经非常成功了。反之,如果追求超高的投资收益率,投资人必然会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不强迫自己硬要坚持。如果在投资实践中,投资人基本上做到了以上几条,但是还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那么就应该以养心为主,不为难自己,不勉强自己硬要坚持,保重身心健康才是关键。如果投资过程中出现焦虑,就要考虑是否应适时退出。

总之,要做到不强迫自己,不机械坚持原则。毕竟自己是投资过程中的体验承担者,如果自己的体验是非常难受的,就要放弃这种体验,因为这样做才能祛除导致你心里不顺畅的诱因,才能根除后患,得到一个健康的身心,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吗?千万不要有强迫症,就像马拉松比赛,有些人一口气跑完丝毫不累,而有些跑到一半就身体不适,气喘吁吁了。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放弃,硬着头皮坚持到底必然会危及生命。同样的,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保护好身心健康。根本出路是提高人生境界。投资过程中的焦虑,看上去好像是由于投资行为导致的,其实焦虑问题在最根本上是一个修养和心态的问题。修养问题和心态问题更进一步讲是人生态度问题。因此可以说归根结底,投资的成败和投资的实质其实是做人的问题。根据一些中医学者的统计,从古到今,高寿的人大部分具有少欲望、性格开朗平和、心胸豁达宽广、知足常乐、不争名夺利的性格特点,而且长寿的人大部分都能够心怀别人、心怀天下,但又甘于平淡。从表面上看,貌似健康长寿是基因问题,但中医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生境界问题。同样,在投资过程中,克服焦虑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投资技巧和技能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心态问题。因为在投资过程中总是要面对利益、成败与得失。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人的内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而能不能维持心静如水,能不能做到淡薄从容、知足常乐,这就是一个人的心态和修养的问题。所以如何优化心理情绪的过程,又暗含了投资是人品问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