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小常识
10754000000006

第6章 弟弟的生财秘密——理财的基础在于资金流动

富翁卡尔在临死之前,将他生前全部的财产包括房屋和田地统统换成了金币,然后平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兄弟俩在得到财产后,开始了各自的生活。哥哥个性保守,他在一棵老榕树下挖了一个深坑,把分来的大部分金币都埋在了深坑里,只在身上留下一点。哥哥贪图享受,每天过着逍遥舒适的生活。虽然一开始,哥哥手里有些财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手里的金币也慢慢花光了,他开始发愁自己以后的生计。几年后,哥哥收到弟弟的来信,信中说弟弟把父亲原来卖出的房子和田地又都买了回来。哥哥大吃一惊,回信问弟弟:“你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呢?”弟弟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让哥哥来自己的家里做客,然后领着他到密室里参观。结果,哥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原来弟弟现在的财富至少是当初分得的金币的5倍以上。

弟弟将自己的生财之道娓娓道来:“我发现即便堆在房里的钱再多,总有一天大金山会变成小金库,最终有一天也会花光的。但是如果将其换成地产和房产,然后将房子租出去或者地上种上药材卖给药材商,我的财富就能够越积越多。只有让自己的钱再生钱,我才会有数不尽的财富。”弟弟一语点醒梦中人,哥哥大悟道:“我才明白,父亲给我们一笔财富,不是让我们把钱埋在地下,坐吃山空,而是给我们本金,让我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

理财感悟:

现金的真正价值在于流动,而不是单纯地占有。即便你拥有财富,但是你不去运用、投资,也只会坐吃山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个人资产中的现金流,如果没有“活水”注入,是注定要干涸的。所以,笔者这里强调的是理财的第一步,就是要善待手中的金钱,去进行卓有成效的投资,而不是留在手中任其慢慢“归零”。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的投资,才能使你的财富变成富足的金矿脉,源源不绝。

有孩子的家庭就知道,一个孩子每年的开销有多大。曾经看过一个关于台湾地区家庭孩子教育支出的调查。1976年,台湾地区家长为每个孩子一年的教育支出为新台币2142元,但到了2001年,平均一年要付出4.5万元。教育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从1976年的3.89%增长到2001年的9.03%。其中择校费,包括就读私立学校的费用就是很大的支出,这比读公立学校花费更多,因为现实情况是公立学校有限,所以大部分的家庭花在学校资源上的费用就占了很大一笔。尤其是近年来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家长们舍得为孩子花钱投资,所以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支出应该尽早有计划地安排。

在我们中国,大人给小孩子压岁钱是一个传统。“春”这个字在中国人的概念中象征着希望与成长,这与人们对财富的期望不谋而合。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新春第一笔财富当属压岁钱。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压岁钱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在有的富裕家庭,孩子收到四位数压岁钱不在少数,也有个别孩子收到的是存折、金银饰品等多种多样的“压岁礼”。不过有远见的家长就应该考虑了,如何让财富“动”起来,如何积攒并运用好这一笔额外的资金,为以后孩子的教育做好充足的准备。

选择可以有很多种:

“压岁基金”:股票型基金是不错的选择。中行陕西省分行理财师陈蓓就为自己的孩子定期投资了一份基金。她认为在孩子尚无自我理财意识的时候,家长可先拿出孩子的压岁钱投资3~5年基金,待到孩子长大点后,逐渐与孩子一起决定理财方式,管理理财账户。交行李以恒也认为,利用中长期理财为孩子储备教育金,股票型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长们可适当选择一两只做长期投资。一般来说,这类基金的管理能力经受过牛熊市的考验,相对优质且稳定,而且从经验来看,股票型基金的成长收益率要远高于同期存款或投资型保险。压岁钱买教育保险。提早为孩子筹备保险账户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压岁钱为孩子强制“储蓄”保险渐渐流行开来。从保障角度来说,保险能在风险来袭时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从收益角度来讲,很多分红险、万能险的收益都会略高于定期存款收益,部分万能险还有保底收益。而且,现今很多保险公司都设有教育保险,家长可选择趸交或期交的方式,在孩子中学、大学甚至毕业后都可领取一定数额的保险金。这笔强制“储蓄”为孩子的关键时刻预留好了高于定期存款收益的资金,而且还有充足的保障,这就是保险的作用。

名人名言:

如果一个人从现在开始每年存1.4万元,如果他每年所存下来的钱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因而获得每年20%的投资回报率,那么40年后,按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方式:1.4×(1+20%)40,财富会成长为102810000元。

——李嘉诚

财富向最能够增值的地方流动,这是经济学铁的定律。

——牛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