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小常识
10754000000022

第22章 龟兔赛跑续篇——笨鸟先飞,理财及早

在上一次龟兔赛跑中,因为掉以轻心,兔子输了,但他很不服气,发誓要赢回来。于是他们再次约定进行投资比赛,并找了“傲人理财”的王老师做裁判。王老师说:“现在有两个角色,你们可以自己挑选:(1)一个从现在起每年投资1万元,平均每年能挣1000元,投资20年;(2)而另一个前面十年都没有动静,第11年才开始投资,他也每年投了1万,但是每年赚得1500元。请你们选其中的一方参加比赛,到第20年看谁赚的钱多。”

兔子想了想:以前我虽然先跑得快,但后面睡大觉去了,而乌龟却不停地跑,这次我跟乌龟换个角色,让它先跑,然后我不停地追,不信跑不过它。于是就挑了后面那个角色。结果到了20年后一看,兔子傻眼了:龟前面20年挣了2万;

而兔子用了10万元的本钱,只挣了1.5万元。于是王老师宣布乌龟再次获胜。“怎么,我又错了?”这时兔子还没弄懂。是的,龟只早做了10年,20年来一直默默耕耘;而兔子却在随后的10年里不停投资,可最后还是没有赶上。所以,这会儿又给兔子上了一课。兔子终于明白了:“笨鸟要先飞。只要我早比别人飞上几年,就是再能飞的鸟也难赶上我了。”

理财感悟:

很多家庭都觉得自己没有多少余钱,觉得现在没有必要开始理财,等到手中钱宽裕了再开始保值增值。为什么是这样的状况呢?因为很多小孩从小到大,一切都是父母包办的。花父母的钱花惯了,自己挣钱晚,也不懂得理财,以至于在工作多年以后都很难养成理财的习惯。这个问题其实源于我们的教育。在国外,很多家庭,从小孩子三岁起就开始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而我国在理财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却比较欠缺(古代的重农轻商观念),使得我们中的很多人没有理财的意识,理财也就这么被忽视了。古语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是告诫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和生命,要善于利用每一分钟时间不断完善自己,向未来攀登。而不要等到年老体弱时,才懊悔自己年轻时虚度光阴。到那时再后悔,已经晚矣。以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笨鸟先飞,同样也适用于理财投资。即使在天赋上你不及别人,但是你比别人勤奋,肯花时间和精力,还是可以弥补甚至超越别人的。我曾看过一个例子:从现在起每个月定投1350元,20年后可以为你的小孩积累100万元的教育金,30年后可以为你积累300万元的养老金。时间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只是我们并未发觉。让我们尽早开始投资,用点点滴滴的积累,只要通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相信就可以为自己积累下一大笔的财富!从现在开始,不要拖延。今日复明日,一直等到强大的生活压力逼迫你,你才万不得已开始?要知道,实现目标的代价不是越来越便宜,而是越来越昂贵。看一下国外的父母如何从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日本的家庭,在给孩子买玩具时,父母会清楚地表态:玩具只能买一个。如果想要另一个的话,就要等到下个月。孩子长大以后,有的家长会要求孩子记录每个月零用钱的收支情况。在英国,大多数银行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30%以上的英国儿童会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金融机构。

在法国,孩子10岁左右时,父母会在银行为孩子设立一个“独立账户”,并划入一笔钱。但是一旦拥有自己的账户,父母就不再“定期”给零用钱了,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智、科学地“理财”。美国家长将理财教育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会有相应的教育要求,如:

3岁时,能辨别硬币和纸币;4岁时,应知道钱币的不同面值,还要认识到个人是没有能力把所有商品买下的;

5岁时,知道钱币的等价物;

6岁时,能数大量硬币,并能找数目不大的零钱。美国家长允许孩子使用零花钱,为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主做出消费决定。他们认为,让孩子早接触钱、了解钱,学会赚钱、花钱、与人分享钱财,将有利于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以后也更能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

名人名言:

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李大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