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教师师德的8项修炼
10752300000026

第26章 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

对于教师而言,敬业精神和品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这是从事教师职业并堪负使命不可或缺的。所以,对于每一个教师而言,敬业精神都是极其重要的。

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敬重自己的事业,才能热爱工作,开拓并进,取得成功。身为一名教师,对本职工作充满热诚是将这份工作干好的前提。一个对老师工作不热情的人,得过且过,别人怎样我怎样、学校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老师,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班级“维持会”的“会长”,算不上一个称职合格的老师。只有对教师工作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才会对教师的这份工作产生激情。有了一种非干好这工作不可的强烈的欲望,会想方设法地去学习、掌握老师必备的知识,虚心向那些行家里手学习,这样自然能搞好班级工作。所以说,教师一定要高度的重视自我,将教育学生视为自己的事业,教师要拥有一份敬业的精神。

出色的“敬业精神”是每一个老师,尤其是老师应该具备的良好素养。对于学生们来说,教师一直在学生们耳边教导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对于老师而言,亦是如此。首先必须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对教师的这一份职业充分的热爱,要精心地去爱护和关心自己的学生。优秀老师要比其他的老师做更多的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更需要敬业精神,也需要更大的责任心。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将学生和学校之间进行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教师也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老师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一方面老师需要做到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迅速及时、准确无误,并能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另外一个方面,教师应当时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上的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方面的活动,在思想上面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并且及时的向学生反馈班级里的工作,从而做到让学生和学校两方都满意。

试想,老师如果没有了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没有了责任心,也就没有做好这一份工作的积极性,如果失去了对工作、对学生最起码的责任心,何来出色老师一说?

敬业的精神是教师的立足之石,究竟我们要怎样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呢?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将敬业精神树立起来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需要依靠教师的主观努力,需要凭借教师的自爱、自敬、自重一步一步的确立起来,要令自己逐步达到爱业、乐业、精业、勤业、创业等敬业精神的比较高的境界水平。

理智从教,爱岗敬业

立志是教师爱养敬业的前提,反之,敬业又是立志岗位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只有立志才能爱岗敬业,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实现远志。在市场经济的大氛围中,在价值观和利益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教师从事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既然教师立志从事教育工作,就应当爱岗敬业,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无怨无悔,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以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定位在“桃李满天下”以及学生的成才上面。

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教师既然立志从教,必然会爱岗敬业,专心致志,以达到事业有成的理想目标,把精力集中在受教育者的培养上。所以,一是要自觉地坚持教书育人为本,将教书育人、科研工作以及社会服务等职能相互统一结合在一起,让其他的只能为教育与人这一职能服务。二是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关心和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三是根据社会需求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自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把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四是要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对学生言传身教,教学相长,为人师表,要使自己能够成为学生们尊重、社会知名的学者和专家。

矢志不移,默默奉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志从教是很不容易的,而做到矢志不移,一生始终如一地爱岗敬业则更难。所以说,教师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一个宽阔的胸怀。为此,一个是在各种各样价值观的冲击下以及利益机制的驱动面前,教师要增强立志从教的坚定性,淡泊名利,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害。二是面对由于某些制度不完善的政策欠公正等引发的矛盾和困惑,要增强适应性,不断提高自己识别、分析和抗干扰能力,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实际情况,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以主人翁的姿态,善于从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对待、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态。三是无论自己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不忘提高自己的素质来适应教书育人的要求。四是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坚持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统一,既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学术风格和水平,还要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合作,努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班级情况的针对性方案。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亲其师信其道,你的班级会是最棒的,你的学生也是最棒的,你当然是最优秀的老师!

§§追求乐业:师德修炼的理想境界

教学,是美丽的。教学,是快乐的。教学,是幸福的。做一个快乐的教师,给学生带来快乐,给自己创造快乐,在快乐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实现终生从教的最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