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10752200000008

第8章 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为了引起学生的体验,把学生的认识过程置于特定环境中,对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教学内容有促进作用,对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入的体会,从而形成教学小高潮。我们要创设出一种以形象为主体、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的场景和氛围,它是通过教师对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的创建,使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和认识的发展得到促进,它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就是在情绪高涨的氛围里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儿童脑力劳动的特点本身,在于思维的感情色彩,在于智力感受。”这表明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是以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他还提出:“所谓课上得有趣,是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思考使用什么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种急剧上升的、兴奋的情绪的推动下来思索、体验和感知。所以说,动人的情境创设是教学成功的必要的环节和艺术媒介。

但在实际教学课堂过程中,有些教师常常在台上聚精会神地讲,对学生说“这个词”是什么,“那个词”可以这样认为……很明显,教师讲得用心、自信、精准,但从学生那里得到的反馈来看,学生的“接受”与老师的“传输”却是成反比的。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能创设有效的情境。

教师应该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呢?

要营造一个恰当的情境,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深刻地挖掘教材中情和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精准、清晰、生动、灵活、恰当地营造出一个与教育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相吻合的情境,从而有利于敲击学生情感的闸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对动人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采用:

1.生动讲述法

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讲述,它也是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最基储经常使用的艺术方法。所以,这就需要老师把充裕丰厚的感情融入到对具体形象的叙述之中,以师心感动生心,以师情激发生情。

2.观察演示法

观察演示法就是通过调查、示范、进行小实验等形式来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例如一位老师在讲授《繁星》时,他就提前准备了一个投影,讲授时以天花板为天空,当打开投影仪,天花板上群星灿烂,学生仰望“天空”,对夜间星空的情调趣味和当时作者的心情有了很好的体验,他这样做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作者创作本文时的心态和背景。

3.质疑问难法

质疑问难法就是老师有目的地提出疑问,营造问题情境,以此来吸引学生动脑思考,自主学习。例如在讲授《输血与血型》时,某老师创设了一组问题情境:①血型是什么?AB血型又是什么?②怎样判断血型?你会验血吗?③为什么会称O型血的人为万能输血者?④为什么在输血前要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这四个问题对知识的探讨是逐步深入,贯穿成了能与全课知识有关的问题情境。

4.组织讨论法

讨论是一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单纯讲授是不能替代它所能达到的效果的。对课堂知识给予一定的组织讨论,可以营造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温馨的氛围。通过讨论,学生能体会到贵在参与的快乐,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5.音美配合法

结合音乐、美术来进行课堂讲授,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可以把音乐、美术的美感作用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对学生的审美、创美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讲《金杯之光》,谈到我国女排排除万难,坚韧不拔,拿到世界冠军时,就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将录音机打开,雄浑、昂扬的国歌从中传了出来,同学们不谋而合地站起来,对着国旗行队礼,场面很是感人。因为那时受到情绪的感染,同学们心里那个长大后也要让祖国以他为荣的强烈愿望被激发了出来。

6.联系实际法

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时如果适当地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位教师讲“青春与理想”的话题时,把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事例与之相联系并让学生讨论,既让学生对是非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又增加了学生的热情。

7.实物刺激法

实物刺激法就是借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客观事物,把学生带领到大自然或社会大课堂中,以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创作欲望或体验情感。著名教师李吉林就很重视这一点,她时常让孩子们融入到大自然,以求近、求实、求宽的原则去对周围世界的生物场景进行考量,并因势利导,把野外活动基地设立在学校附近的田野。

8.师情感染法

俗话说,情感就是以情感情,它是处理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时最常用的方法。如一位教师教授《周总理,你在哪里》时,先把自己对周总理满怀的无限哀悼之情作为切入点进行讲授,说到痛处时,教师的眼泪流了出来,同学们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也马上融入到了角色之中,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创设动人的情境,除了对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灵活运用,还要注意对教材的感情基础和实性内容要准确把握,对学生的情绪变化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期待”心理与“满足期待心理”更是要特别重视,还要将心比心用真实情感去影响学生,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了解世界,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