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10752100000025

第25章 帮学生克服羞涩心理

在青少年人际交往中,怕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比如:男生不和女生讲话或一讲话脸就红;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到讲台前面唱歌、讲演或者表演节目时扭扭捏捏、脸红心跳、抓耳挠腮的;遇到困难不好意思向老师、同学或长辈寻求帮助,而独自闷闷不乐的;害怕远离父母,一个人不敢出远门……

古人云:“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如果做了坏事而不懂得害羞,反而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倘若过分怕羞,又将有碍彼此的接近,就像一道厚厚的屏障,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城堡”中孤独地徘徊。这对自己的健康成长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极其不利的。

当然怕羞心理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许多名人都曾有过怕羞的心理弱点,像美国前总统卡特、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好莱坞大影星凯瑟琳·赫本等都曾坦率地承认,过去的自己曾经是一个不具有十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人。这说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主要是与后天的因素有关。因此,各位青少年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毅力去克服人际交往中的怕羞心理。如何去努力呢?笔者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增强自信心。怎样才能培养自信呢?首先,应该破除自卑思想。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要老是被自己的短处所束缚和困扰,要经常想想自己的长处和以往成功的经历,就会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马克思曾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异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异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可见,每个人都不能盲目迷信别人而自轻自贱,要牢牢树立“我能行”的思想。其次,要多看些知识性读物,多培养一些兴趣。使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起来,见解更深一些,这样就有了与人交往的本钱,从而增加自己的信心。最后,要“避己之短,扬己之长”。一些人可能因自己长得不好看、身材矮孝不苗条或有些生理缺陷,以及家庭生活条件不宽裕等而导致自卑、怕羞。要懂得“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大家知道,盲人阿炳双目失明,却拉得一手好二胡,依靠的是听觉和触觉来体验和创造生活;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虽然相貌丑陋,但他矢志科学,在哲学上的成就使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荣誉,这不也是一种巨大的补偿吗?人们对他们充满了崇敬,又有谁说他们是丑陋的呢?况且人与外界的联系和交往是多方面的,不必庸人自扰。失去了月亮你再伤感,你又将失去满天的星星!

第二,淡化别人的评论。怕羞,往往是怕被人否认,结果是越怕羞越不敢说,越不敢说越怕羞,如此恶性循环使其在羞怯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其实别人评论是很正常的,不必过分看重,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这样也就在交往时少了一种束缚和顾虑。

第三,学会意念控制。当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场合时,自然有可能紧张、羞怯,这时候,可以稍缓一缓再进入社交场合,暗示自己镇静下来,提醒自己什么也不要想,就像在熟悉的场合一样。这样,怕羞的心理就可能减少一大半了。

第四,情感接近法。这种办法对于克服与领导、长者、异性交往中的恐惧心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具体办法是,当你与他们在一起时,不要过分考虑他们的身份、地位、年龄及性别,而不妨这样考虑:假如他是我的长辈,是我的兄弟姐妹……首先从自己的情感上与他们“缩短”距离,就不会感到拘谨难堪了。

第五,难堪训练法。对付怕羞,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体验难堪,增强对难堪的承受力。比如,每天主动与人交谈几句话,交谈对象要不断变换,包括同学、老师、父母、兄弟姐妹、邻居、亲戚等,开始时可能会感到思想负担很重,但此时决不能退缩,坚持一个时期就会变得十分自然。对于一些集体活动也要积极参加,要把它作为自己锻炼能力、培养意志的好机会。在集体活动中,要力争发言、唱歌、朗诵或其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开始时间要短一些,三言两语,以后逐渐加长,对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苛求,闹一些笑话也无妨。另外,有关对外联系和同别人打交道的事情,如寄包裹,选购商品,向邻居借东西等,要尽量多做些。据报道,日本的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为了培养、锻炼学员的自控能力,专门让学员站在大街上和闹市中心大声唱歌和朗读报纸,这种使人难堪的方法,对于帮助你消除腼腆羞怯心理,有明显作用。(周荣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