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10752100000013

第13章 让写周记成为一种习惯

每天都阅读着一组学生的周记,每天都给学生写周记回复,每天都走进学生的内心真实情感后花园,发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思考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亲近了很多。

从中也总结了学生写周记的七大“定律”:

(1)谈时间,独伤感。

几乎每篇周记都以时间“现身”开头,如时间过得可真快,一个星期又过去了,离高考更近了,然后抒发自己内心的“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的感慨,当然也有很多学生是雄心壮志,励志前行的。

(2)谈学习,析利弊。

上交班主任的文章应该说说自己的学习现状,这是学生的思维,分析各科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上课、自修课情况进行阐述,对自己的学习心理进行“诊断”,对自己的成绩进行长远的规划,也有些细化到知识的理解,上课内容的掌握,上课思维的分散,自修课的认识与利用情况,考后的松懈及调整等等。

(3)谈班级,抒情感。

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较多的一个方面,每个学生非常熟悉自己的班级,对班级也有许多心里话,通过周记反馈班级纪律,同学关系,班委的管理方式与效果,日常的值日卫生状况,存在的班级问题及建设性意见等等。同班主任倾述与沟通,让班主任来洞察与思考,当然,也有极少数同学语言有些偏激,措辞有失偏颇,就成了一些抱怨与牢骚。

(4)谈父母,报恩情。

学生喜欢在周记里说说自己的家庭背景,父母的现状,长辈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大部分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的坚持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报答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因此,很多学生感恩父母的学习动力盖过自我驱动的奋发图进,“为了母亲的微笑”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心声”。

(5)谈活动,讲感受。

如果学校、班级、寝室、小组近期有什么活动,学生一般都非常乐意主动地讲述活动内容和感受,把自己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笔尖流淌在纸上,有很多文章见识独到、思维深刻而有建设性,极富价值,也有利于班级日后活动的更好开展。

(6)谈困惑,图解决。

中学阶段,学生的周记中反映了许多的心理问题,有成长期的,有学习型的,有情感类的,还有人际关系的等等,希望在考虑再三之后,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班主任的聆听、正确指导、有效解决。

(7)谈人生,定方向。

通过周记,学生把隐藏在内心的话语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晒晒,这些“隐私”学生一般平常很少讲,内向的学生更是捂得紧紧的,但却在他(她)信任的班主任面前大胆地表述出来了。在书面交流中,更容易让学生坦诚地敞开心扉,希望得到班主任的理解、肯定与支持,在成长中得以鞭策自己,成为行动的见证人。

而这些周记中的常用“定律”中,都蕴含着教育的契机,蕴藏着教育的大智慧。班主任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心理学基础,针对鲜明的个体进行引导、关注,面对学生的问题思索多方面多角度的“为什么”,然后有策略地进行阶段性的多方面多角度的“怎么办”,最后才有可能在某方面某角度取得“暂时性成功”。允许学生心理幼稚,允许学生问题反复,允许学生错误再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不断改进自己的方法,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那么成功就在向你招手,学生的心灵就会向你招手!

“定律”在手,成竹在胸,再来翻阅学生周记,你就多了一份好心情!(潘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