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10752100000011

第11章 育人从育德开始

真正好的品格是同理智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品格教育一定要想办法努力将学生对于品格的积极思考与判断提升。引导学生就道德困境、现实生活问题展开讨论,可以澄清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促使学生发现自己思考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更高层次的道德思考,提高其判断是非、面对生活的能力。

所谓品格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一种必须具备的道德品格、增进其身为一个有效的道德主体进行生活的能力为主的教育。被列入品格教育内容的有友爱、信任、宽容、尊重、理解、责任、自信、自尊等适应现代社会与个体发展要求的人生品格。教师如何对学生开展品格教育呢?

1.建立良好团体,构建积极的品格发展支持氛围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研究证实,学习会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采取适宜方式,改善同学关系与师生关系,尽早在学生心中创造一种强烈的班级团体意识。通过同学自我介绍等游戏与活动使大家互相了解;通过语言与实际行动,强调每个人都是班级团体的一个有价值的成员,都能够为班级发展作出贡献;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对班级进行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为班级发展负责的良好的机会。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负责能力表示信任,对学生的创意加以激励,并适时提供指导。时间证实,学校在开展了一系列的团体建设活动以后,能够发展出学生高水平的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共同的兴趣,这能够让学生们相互尊重、关心,会令学生们对集体负责任,希望能够对团体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采用角色扮演,吸引同学积极参与教学

教师们一定要认识到,那些在品格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而是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引入一定情境之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其对品格的理解,同时也提供实践良好品格的机会。角色扮演的基本过程是让学生进入一个特殊的情境,表现故事中主人公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学会体验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影响。

3.进行品格讨论,并把品格话语引入班级日常生活

一个真正的好的品格是同理智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学生的品格教育一定要努力在对学生品格的积极思考与判断进行提高上。具体来讲,可以引导学生就目前道德困境、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这能提高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更高层次的道德思考,提高其分辨是非、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对于个体品格发展而言,熏陶或者是陶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使用尊重、理解等品格话语,或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的形式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词汇,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这些主题,并将它们吸收进自己的话语体系之中。

4.开展社区服务学习、小组学习

社区的服务学习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形式,他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直接的学习经验,令学生们在真正的生活和社会条件中对社会知识以理解。如果得到良好实施,服务学习可以增进学生的社会认知,理解社会问题,较充分地加入社区发展之中,发展公民品格、责任意识以及其他积极的品格。

小组学习是学生喜欢的教育形式。小组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当学生作为小型的、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成员而对其学习的评价是依据小组中所有成员的进步而进行时,他们会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增加成就感与自信,发展对同学的尊重与关心。由此可见,这样的学习方式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品格教育的丰富的内容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