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10752000000008

第8章 认人为兄喻——实事求是,身体力行

“佛语”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

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

旁人语言:“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

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译文”

从前有一人,相貌长得很好看,人也聪明,还拥有很多的钱财,整个社会没有不称赞他的人。

当时有个蠢人,见到这样的情形,就对别人说那个出色的人是他的哥哥。蠢人之所以这样叫他,是因为他有很多的钱,需要钱的时候能派上用场,就是这样的原因才叫他哥哥。当蠢人看到那个人需要还债的时候,就说他不是自己的哥哥。

别人对他说:“你是蠢人,为什么要用钱的时候说那个人是你哥哥,等见他还债的时候又说那不是你哥哥呢?”

蠢人答道:“我要得到他的钱财,这就是我认他当哥哥的目的,其实他根本不是我哥哥;如果他还债,我当然说他不是我哥哥了!”

人们听了这样的话没有不嘲笑他的。

“禅心”

唯利是图,这不仅是用来形容故事中的蠢人的词汇,更能够恰当形象地描绘出当今社会部分人的丑恶嘴脸。那个蠢人似乎更加明白怎样使自己平步青云的道理。事实上,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面爬,待到成功的时候却使出过河拆桥的招数,那么不管你已经获得了怎样的成功都是被人所不齿的。

俗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既然自己困难时受到了恩人的接济,当某一天脱离苦境就应该学会报答当初的恩惠。乌鸦尚有反哺之情,何况人乎?倘若能够效仿当初的施予者,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给予更多的人以帮助,那这份爱便会在天地之间发扬光大。正所谓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三个和尚在一间庙里相遇。

“这庙为什么荒废了?”不知是谁提出的问题。

“必定是和尚不虔诚,所以菩萨不灵。”甲和尚说。

“必定是和尚不勤快,所以庙堂不修。”乙和尚说。

“必定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说。

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何不留下各尽所能,看看谁最成功。于是甲和尚虔心礼佛,乙和尚重修庙堂,丙和尚化缘讲经。不久后,香火鼎盛,访客不绝,破庙又恢复了往日兴盛的局面。

“都因为我礼佛虔心,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

“都因为我重修庙堂,所以庙宇堂皇。”乙和尚说。

“都因为我讲经化缘,所以香客众多。”丙和尚说。

从此,三人日夜争执不休,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

牛顿曾说过,“如果我能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三个和尚的相互协作使得寺庙的香火鼎盛了起来,但是三个和尚过重的私心却又使得寺庙重回到了破败的从前。与人结交、协作,重要的是从中掌握自己所不会的技巧,从而更好地为整个团队来服务。如果始终把自己的个人私欲放在第一位,不失一切时机地去从别人身上窃取好处,那结果往往是自己失却了曾经奋斗过的一切。其结果必然是,从什么地方来,重又回到什么地方去。

实事求是,身体力行,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才会迎来自己灿烂的春天。

当然,也不要像故事中的有钱人一样盲目结交一些居心叵测的朋友,否则就只有吃不了兜着走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