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10752000000068

第68章 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力保大局,降低损失

“佛语”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

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

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

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

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

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

世人闻之,无不嗤笑。

“译文”

从前有一对夫妻,有三张饼,二人一起分,每人吃一张,还留下一张饼。他们约定好:“如果谁先讲话,就不给那个人饼。”

约定好之后,为了得到这张饼,都不敢先说话。

不一会儿,有一个盗贼进他家偷东西,凡是值钱的东西,全让贼拿到了手。

夫妻二人因为之前约定好不说话,眼睁睁地看着贼偷东西而不吭声。

贼见他们不说话,就在丈夫面前侮辱他的妻子。这位丈夫瞪着眼看,还是不说话。

妻子喊“有贼”!并对她丈夫嚷道:“你这个傻瓜,为了吃一张饼,看见小偷也不叫唤!”她丈夫拍着手笑着说:“哈!老婆,这张饼我要定了,不再给你了。”

当时的人们听到此事,没有不嘲笑这个丈夫的。

“禅心”

蠢人往往在致命的关头,还在关心着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在他的一生中微小的事情占据了巨大空间,使得他看不到眼前的机遇和存在的危险。

一张饼的价值有多大?恐怕这里将成为一个无法估量的数字。夫妻二人都关注于一张饼,结果却眼睁睁看着小偷进到房间里面偷盗,甚至宁愿自己的妻子受到侮辱还要保持沉默,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够多吃到一张饼,可笑之余让人可怜。

事有轻重缓急之分,规章制度只是用来规范正常的秩序,当面对特殊情况的时候理应特殊对待。盲目的一刀切,只会耽误掉很多不可再来的机遇,甚至会延误能够挽救众多性命的最佳时机。而只有打破了固有的规矩才能够寻到创新之处,看到一片不一样的天空。丈夫如若及早一步行动,打破彼此之间不成文的约定,恐怕事情的后果会大有不同。

故事中的夫妻两人都只是在为自己的利益思考,并且都指望着对方犯错借此获得胜利。生活中,没有人可以避免一辈子不犯错,但是知错能改就值得表扬。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别人的错误上面,从而忽略了自己的错误之处。更有甚者会为自己的错误冠以美好的名称,使其看上去冠冕堂皇,要知道,自己造下的恶果终见天日,隐藏越深所受的惩罚越大。妻子只知咒骂丈夫的无动于衷,实不知受到凌辱也是自己无动于衷的后果所致。

两个和尚一起值更时,甲和尚感到脚上有东西在爬,用手一抚,被蝎子蜇了,他马上捉住了那只蝎子。乙和尚就连声“阿弥陀佛”,非常冷静地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放它一条生路吧。再说了,它也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出于自卫而为之。”

甲和尚打消了惩罚蝎子的念头,随手将它放了。

三天之后的又一个晚上,甲乙两个和尚又一起值更时,乙和尚刚往蒲墩上一坐,“哎呀”一声站起来,他的屁股也被蝎子蜇了。乙和尚气急败坏地朝蒲墩上乱踩一番。待烛光映亮蒲墩时,那只蝎子已经被踩得稀巴烂。

当甲和尚口念“阿弥陀佛”未及说话时,乙和尚气愤地说:“那天它蛰你,我为它讲情,救了它的性命,它居然恩将仇报,又把我蛰了,这个没良心的,确实该死。”

难以想象的是,甲和尚看到乙和尚所作所为之后的惊愕表情。劝勉别人不犯错误应先保持洁身自好,以身作则才更具有说服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把自己当做最好的师父,来教导他人以及更多的后来者。

要因地制宜、机动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不因小的教条而放任更大错误的产生。时时刻刻以身作则,与自己周边的人共同创造一个更为和谐的大环境。如此,才会用最短时间生产出最多的价值。

永远要记得,力保住大局才能稳保住自我,做好自我才有利于大局的安定。彼此之间环环相扣,一同努力才可以从茫茫迷雾中走出,看到明天初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