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语禅心
10752000000012

第12章 婆罗门杀子喻——认真做事,正品做人

“佛语”

昔有婆罗门,自谓多知,于诸星术,种种技艺,无不明达。恃己如此,欲显其德,遂至他国,抱儿而哭。

有人问婆罗门言:“汝何故哭?”

婆罗门言:“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殇,以是哭耳。”

时人语言:“人命难知,计算喜错,设七日头或能不死,何为预哭?”

婆罗门言:“日月可暗,星宿可落,我之所记,终无违失?輥?輯?訛。”

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

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儿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心生信服,悉来致敬。

“译文”

从前有个婆罗门,自称博学多识,对于各种星象占卜的技艺,没有不明白精通的。依仗着自己有这么多本事,总想显显他的能耐。于是他跑到别的国家,抱着儿子哭了起来。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他说:“从现在算起,我的小儿子再过7天就要死了。我可怜他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死去,因此而痛哭。”

当时别人对他说:“人的寿命很难尽知,计算推断经常会出现差错,设想到了7天也许他不会死,为什么要事先哭呢?”

他说:“太阳和月亮会有暗淡的时候,天上的星宿也许会陨落,但经过我所推算的事,还从来没有出现过闪失。”

这个婆罗门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和利益,到了第7天,他自己亲手杀了儿子,用来证明他的推算是准确的。

当时很多人等过了7天听说他的儿子果真死了,都感叹道:“真是个有智慧的人,说的话一点没错!”心中便生信服,都来向他表示敬意。

“禅心”

又是一个残忍到近乎恐怖的故事。婆罗门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竟然亲手把自己的儿子杀害了。这个故事已经不单单是笑话,婆罗门的行径只能用惨无人道来形容。虎毒尚且不食子,而婆罗门为了应验自己凭空许下的虚妄预言,做出了如此可耻的事情,可以预见到他所谓的星象占卜的灵验是如何实现的。假如人们明晓了其中的内情之后,恐怕没有一个人再会去他那里算卦了。

当然,寓言只能当做寓言来看,生活中如此极端的例子毕竟还是少见,可是类似于婆罗门一样爱慕虚荣的人们却不在少数。生存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个人尊重和自我满足,但当这种自我满足的欲望膨胀起来的时候,往往就会为了虚荣心而舍本逐末。为了实现自己夸下的海口,进而铤而走险,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就像婆罗门杀子的行为一样,用欺世盗名的方法得来的名利,终会有一天葬送在自己手中。

有位上了年纪的老住持打算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他的弟子,但其中两个弟子让他始终不能决定到底应把衣钵传授给谁。

这两个弟子在僧众中表现不凡,一个显得机灵,慧根很深;另一个为人正直,品性忠善。正是这样,让即将退位的老住持犯了难。

为使衣钵不失传,老住持决定在两个年轻弟子中选一个做自己的接班人。他在两个房间分别藏了两个包裹,事先规定,谁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包裹,并说出包裹里装的是什么,谁就能得到自己的衣钵真传。

大徒弟不到10分钟就找到了包裹,并看见了里面装的东西是什么,而二徒弟花了整整半个钟头才完成。当人们都以为大徒弟当选时,老住持却向两人分别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包裹里面装的是什么?”

大徒弟连忙答道:“里面有两卷经书,经书里面还夹了一些银票,而且放得很整齐。”而二徒弟却支吾了半天,不好意思地说:“我打开包裹只看到了里面的两卷经书,而且稍加阅读,发现是平日没有诵读过的经文,但我实在没有注意里面是否夹了些银票。”

老住持当着众僧侣的面,宣布让二徒弟继承他的衣钵。

不可否认大弟子的聪明和机灵,但他的聪明仅仅用在了证明自己聪明之上,反倒忽略了佛家的根本;忠厚正直的二徒弟虽然花了更多的时间,但却接受到佛法光辉的照耀,这不正是老和尚想要看到的,身为佛门中人所应具备的正品做人之道吗?

如此说来,只有诚实勤恳,外加不贪恋财利的正当品质,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名和利只是浮夸的假象,只会让自己疲惫于徒劳的辛苦,结果却往往一无所有。

不论做事还是做人,都需要有一份认认真真的态度和淡化财利的品性,那必将为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