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头脑充电大本营
10751800000045

第45章 巴依“老爷”买鸡

前些日子,巴依“老爷”的小聪明非但没有得手,还白白损失了七个银环,心疼得要死。一贯坑害别人的他,这口气怎能咽得下去呢?这不他又神气活现的出现在了集市上,不知谁今天又要倒霉了?

“卖鸡喽,公鸡5元3只,母鸡5元2只,快来买呀!”顺着叫卖声,巴依“老爷”来到了鸡摊前,只见他贼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嘿,老头儿,你这有多少只公鸡?多少只母鸡呀?”“各有30只。”卖鸡的老大爷颤颤巍巍地回答。

“好了,这些鸡我都要了。既然公鸡5元3只,母鸡5元2只,干脆公鸡、母鸡合在一起卖10元钱5只,也省得啰唆,卖不卖?”老大爷一想,10元钱5只,这样也不吃亏,于是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10(60÷5)=120(元)巴依“老爷”付了120元刚想走。听听阿凡提怒声地吼道:“站住,巴依‘老爷’,你又来骗人了!”一看是阿凡提,巴依“老爷”早已吓得两腿发抖。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说:“你……别……冤枉好人,我……我买东西给钱,怎么骗人了?”“怎么骗人了?只要我们按先前的卖法一算便知。”

说着阿凡提就算了起来:“公鸡应付5×(30÷3)=50(元);母鸡应付5×(30÷2)=75(元);一共应付50+75=125(元),而你只付了120元,少付了5元。还说没骗人。”

再看这位巴依“老爷”只好低头认错,赶紧补交了5元钱溜了。

阿凡提惩治“吝啬鬼”

新年快到了,阿凡提骑着毛驴往家赶。这天他来到了一个村庄,远远地就见村外一棵老槐树下坐着四个人。走近一看,只见四个人衣服打满补丁,愁眉苦脸,正在那儿唉声叹气。

阿凡提刚一下驴,有一个年轻点儿的就认出他来了,冲着其他三个人喊:“你们快看,阿凡提!这下我们有救了!”

阿凡提上前问是怎么回事,四个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叙述了经过。

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个村叫乌拉村,村中有一个老地主姓林,叫林泽会。可是他非常吝啬,那真是一毛不拔,于是,大家就送给他一个外号——吝啬鬼。这四个人是冯大、陈二、褚三、魏四,从远处来这儿打工。快过年了,四人便向“吝啬鬼”要钱回家。

老地主一听要拿他的钱,简直就像剜他的心一样。为了不付工钱,他想出了一条毒计,让他的儿子出了一道数学题——村上挖了一条水渠,312天挖了全长的27,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天挖完?并且还说,四个人用不同的方法解出这道题,他给双份工钱,否则一个铜子也不给。

这四个人都是穷苦人家,根本就没上过学,哪会这么难的数学题呢?家中的妻儿老小眼巴巴地盼着他们拿钱回家过年,偏偏老地主存心刁难,怎不令人着急?

阿凡提听完,捋着山羊胡儿,微微一笑说:“我来帮助你们惩治这个吝啬鬼”,于是在他们每人耳边说了几句。四人一听露出了笑容,大步向“吝啬鬼”家走去。

四人到了地主家先要求立下字据:如果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出那道题,就给双份工钱,解不出来一分不给。

老地主根本不相信他们四个穷光蛋会做这么难的题,自以为奸计得逞,因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写好字据,冯大说:“1÷27÷312-312或1÷27÷312×1-27.”

陈二接着说:“我也先求1天挖全程的几分之几,然后用剩下的分率除以1天的分率,也能求出还要几天,列算式为1-27÷27÷312.”

“我把总天数看作单位‘1’,312天挖了全长的27,也就是说312天是总天数的27,先求总天数,再求还要几天,列式312÷27×1-27或312÷27-312”,褚三笑着说。

“我与他们的分析不太一样,”魏四说,有一个全长的27,就需要312天,剩下的分率中有多少个全长的呢?根据倍比法可列出下列三个算式:

312÷1-27÷27

312×1÷27×1-27

312×1÷27-312.

“吝啬鬼”一听傻眼了,正在这时阿凡提踱了进来。“吝啬鬼”一看,明白了,大声叫喊:“阿凡提,都是你在捣鬼,这不算!”

“不算?可字据已立好,想赖账都不成了,要不要到县衙去打官司?”阿凡提嘲讽道。

“吝啬鬼”非常懊悔,可又无可奈何,只得付了双份工钱。

四个人对阿凡提千恩万谢,拿着钱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猴子分西瓜

一天,猴爸爸出差回来给明明和聪聪带回了一个大西瓜,明明和聪聪非常高兴,兄弟俩一边翻筋斗一边叫道:“吃西瓜了,吃西瓜了!”猴妈妈拿起西瓜放到桌子上对明明和聪聪说:“别高兴,这个西瓜由我们三人来分吃,但必须按我的要求来分,谁分对了,就把我分得的那一份西瓜奖给谁,行吗?”明明和聪聪连忙催促妈妈快讲。

妈妈说:“我分得的等于你弟兄两个分得的份数和,聪聪是弟弟,分得的必须是明明的2倍。”弟兄俩听了妈妈的要求后,一个眨巴着眼睛,一个挠挠头皮想开了。

一会儿,聪聪想起来了,他连忙拿起小刀把大西瓜切成相等的6块。自己首先拿两块,然后又拿一块送给明明说:“哥哥,剩下的三块是妈妈的。”妈妈一见问道:“聪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不甘落后的明明立即替聪聪回答:“我分得的一块是这块西瓜的16,聪聪分得的两块是这块西瓜的13,是我的两倍,妈妈分得的三块是这块西瓜的一半,也就是12,或者是这块西瓜的50%,正好与我和聪聪分得西瓜块数的和同样多。”妈妈听后,夸奖明明和聪聪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这时,坐在一旁的爸爸发言了:“你们兄弟俩还能说出算式吗?”

兄弟俩争着回答,聪聪说:“我分得两块是16+16=26,我和明明共分得3块是26+16,妈妈、我和明明一共分完的这块西瓜,是36+36.”明明说:“妈妈和弟弟共分的是12+13=56,妈妈、弟弟和我共分的是56+16=1.”妈妈听后开心地笑了。

爸爸说:“我也说一道算式,谁能说出其中的道理,16+12+13=()×(),”话音刚落,聪聪抢着说,“16+12+13=(16)×(6)=1.因为我分了这个西瓜的13,是2个16,哥哥分了这个西瓜的16,是一个16,妈妈分得的50%,就是3个16,一共有6个16,根据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知6个16就是16×6=1,”爸爸听后也夸奖明明和聪聪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这时妈妈却犯了愁,我这一份该奖给谁呢?小朋友,你能替猴妈妈想出好办法吗?

观音出的难题

悟空师兄弟三人偷吃了五庄观的人参果,与童子争执后又推倒了仙树,事后还夸下海口说能救活仙树。其实,悟空并无救树药方,但大话已经说出难以改口,只好厚着脸皮来到普陀山上求助于观音。

哪知观音已知晓此事,她对悟空说:“求我帮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谁叫你那样没规矩呢?”

悟空恳求道:“只要您帮我这次忙,以后随您叫我干什么都行。”

观音这才应允:“好吧,你先说说这样的一桶水注入这种钵里,要多少只钵?”

“条件呢?没有条件怎么算?”悟空挤了挤眼睛说。

“好精灵的猴头!”观音笑笑,“这只长方体水桶的底面是边长2.5分米的正方形,高3.6分米,这个钵的容积是6.25毫升。”

这就好算了,这桶水的体积是:2.5×2.5×3.6=22.5(立方分米),合22500立方厘米,即22500毫升,这样所需的钵是:22500÷6.25=3600(只)。

“你算得这么快,难道有什么诀窍吗?”

“诀窍倒也谈不上,仅仅是掌握这类题的规律而已,我先求出大体积(水的体积),再求小体积(钵的体积),最后根据”大体积÷小体积“则可求得答案。”悟空道。

正在此时,八戒寻来了。观音对他说:“悟空代我做了一道题,做得好极了,你也来做一道题:一个正方体油箱,棱长5分米,把这样一桶油注入容积是12.5毫升的瓶子里,可以装多少瓶?”

八戒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小朋友,你能帮八戒算一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