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10751500000006

第6章 班主任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情景切片”

一位女教师的故事

她是我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认识的一位女老师。

如今,这位老师早已退休在家,而且,她直到退休的时候,也还是一位中级教师。因为,她只是专科毕业,没有拿到本科毕业证,按照企业内部的规定,是不能参与高级教师的评选的。

也许在其他人的眼里,她已经和其他人一样,出现在菜尝商店里,出现在生活中的各种普普通通的场合里,甚至人们已经全然不会再想到她曾经还是一位教师。但是,我敢肯定地说,她教过的学生,一定会记得,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位老师。

这位老师姓何,当初我和她在一个年级,同一个备课组,都带初中的语文课,还都担任着班主任。而她好像运气也特别的不好,班级里的学生调皮的很多,有些学生甚至在当时的学校里都是出了名的差生。但是,从没有见过何老师埋怨过学生。

在何老师的班里,还有一位最为调皮的男生。学习方面就不说了,光是捣蛋这一方面的事情,就能让人一提一大串,如,课堂上在老师转身板书的时候,给老师照相;把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凳子偷偷地拉开,让学生一下子跌坐地上,引起哄堂大笑;把前面两个女生的头发用强力胶粘在一起;在前面学生的后背上贴上画有乌龟的纸张,如此等等。

可是,就是这样,何老师也从没打骂过这个学生,从没有看不起这个学生,而总是说,孩子嘛,总是需要教育的。

为了教育这个学生,何老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课间、放学之后,只要有机会,有时间,总把这个学生喊过来,问一问情况,有没有违反纪律的地方,指出错误,提出改进的要求。而只要一看到这个学生有点进步,就及时地给予鼓励。

后来,何老师还多次到这个学生家家访,甚至就连这个学生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了希望,都不好意思地对何老师说,老师,你就不要再对这个孩子费心了。在家长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何老师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做法。经常找这个男孩子谈心,并给他买了笔记本、钢笔等学习用具,来鼓励这个学生。

真的是皇天不负苦心人。正是在何老师的坚持下,这个男生终于明白了,也终于有了转变,他自己也说,自己谁都可以对不起,就是不能对不起何老师。

后来,这个男生真的变得让人不敢相信,学习、日常行为、遵守纪律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起色,当年毕业后就考上了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成了一名医生。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当初何老师的坚持,如果当初没有何老师这样善良的老师,像这个男生这样的学生们,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前景。

也许,有些老师具备很多优点,但是,如果没有善良的品性,就不会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更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因为,善良是为人师者的根基,因为,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育者,养子使作善也”,也许正是对教育本质的诠释吧。

“反思”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太挑剔,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求全责备。但是,事实上,做一个善良的人,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讲,应该是一个要求,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一生能遇到一个善良的老师,确实是一种福气。

诚如人们所说:“善良的人优于伟大的人。”善良的人带给人们的,总是最为美好的希望。作为班主任,身负引领学生之重任,如果没有善良的品性,那么我们真的不敢想象,在这样的班主任手下,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学生,又会将学生们引领到何处。作为班主任,言传与身教,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你的善良的品性,恰恰能让学生们感知到老师的温暖,体会到人性的美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的善良会带给学生们以美好的品性,让学生们学会宽容、善良的美好品德。像上述故事中的何老师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学生在她的手下,由她引领,是一件让人放心的事,而且,这样的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也一定会注重学生们善良品性的培养。

我们教育的本质不也正是标明着“人性向善”的大字吗?如果我们的社会中充满了善良,岂不是一个让人乐意向往的社会吗?

马克·吐温说过:“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会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作为一个心地善良的班主任,他能够以和善的心态对待教育,对待教育的对象。善良之心是爱心的最好体现。正处在成长中的学生,不可能没有过错和闪失。面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过错和闪失,班主任如果都能够以自己的和善的心态、善良的目光去看待、去评价、去鼓励学生们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在老师温和善良的目光注视之下,尽管老师没有一点点的指责和呵斥,但是,那慈祥的目光,无语之言给予学生的感动和勇气,又岂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和呵斥所能比拟的呢?“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我们一定要知道,播种善良,收获希望。没有了善良,就会让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学生在老师的善良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让学生在老师的善良之中追逐自己的向往和追求,让学生在老师的善良之中成长、成才和成功,让学生在老师的善良之中学会做一个善良的人。

“建议”

(1)呵护善良的品性

“人之初,性本善。”当初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拥有善良的品性,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善良能够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关爱,让我们的学生在善良的温暖和熏陶中走向善良。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学生这种善良的品性,注意培养学生这种善良的品质,让学生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也许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关心更多的是学生学习,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学生的升学率。其实,这些关注更多的是伴着功利目的的关注,而不是长远未来的关怀。也许在我们关注这些的同时,还更应该关注对学生们善良品性的培养和呵护。

(2)摒弃市侩思想

不可否认的是,处于社会中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市侩习气的影响,这些习气又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会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表现出来。即如我们的教师,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的一些习气。这些思想和行为,会让我们的善良打折,会让我们的教育效果打折,会影响到正在成长中的清纯的学生,让学生清澈的眼神里多了一丝疑问和不解,会污浊了善良的品性,让人健康的品性受到侵蚀,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注意摒弃这样的市侩习气,让这种不良的习气远离我们的学生。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里,有《我不喜欢你的世故》这篇文章,文中写道:我对你暗示了不少次,身上的俗气不去掉,早晚会被周围的人抛弃。你现在还是学生,一旦进入社会,人与人之间有了利害冲突,你就有可能成为危害别人的人,轻则搅得别人没办法正常做事,重则会对同事、朋友下毒手。不过我现在还是想告诉你,有些事是很可笑的,只是你不知道。比如,年轻人在老年人面前世故,还认为老年人看不出来,这就很可悲,当然也很可笑。

我们可以容忍青年的幼稚,但是我估计没有人会喜欢一个青年的滑头。

一个人在青年时代,他的骨头要是出问题的话,他很可能一生都站不直。真可惜啊!

的确啊,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有意识地摒弃这些不良意识,培养学生诚实善良的品性,也是班主任份内之事。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善良品性

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毕竟接触社会不是太多,外界影响不是太大。尤其是在品性这个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有着善良的品性的,很值得我们老师们去发现,去保护,去表扬。而在我们的现实中,班主任往往会因个人的喜好而忽略了对学生这些美好善良品性的发现,甚至,同样的事情,宁愿相信是学习好的学生做的,而不相信后进生会有着善良的一面。这种行为,也往往会让学生们寒心,会让学生心中的美丽过早凋零。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发现和呵护学生的善良品性,让学生善良的品性,在我们的浇灌中成长、开花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