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学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10751500000031

第31章 那天我动手打了学生

静静的办公室、气急了的面容和高扬的手。

清脆的声音、发红的脸庞和低垂的头。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但那一幕,仍然挥之不去。

事实上,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他那天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又和同学动手的了,如今留在我的头脑里的只是那个中午我动手打人的场面。

那应该是2001年,当时我带的是高中二年级的一个普通班级。班里有几个学生比较调皮的,甚至在当时整个学校几千名学生中都是出了名的。

那天中午我打的这个学生就是其中一个。权且叫他学生M吧。

M应该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学生,主要表现有一是非常聪明,二是非常好动,三是非常调皮,再就是行为习惯非常不好。

在他进入高中的第二个学期的第二个月,他就因为一件事而在学校出了名。

那次发生的事本来和他没有关系。是班级里的一名学生和别的班级的学生发生了争执,而他也不管事情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就私自加入其中,并且动手打了别的班级学生。事后,在学校保卫部和政教处共同处理的过程中,他一直不承认自己的过错。我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那天夜里已经是十一点钟了,他站在学校政教处那间办公室里,直直地站着,丝毫没有认错的样子,尽管学校团委、政教和保卫几路人马一再批评教育。最后,考虑他还只是一个刚入校的高一学生,学校给了他一个留校察看一年的处分后,让他再到我这个班主任这里来报到接受教育。

还有一次,在化学课上,他不听老师讲课,自己私下摆弄一些小东西。老师发现后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当着其他同学的面,在课堂上和化学老师顶撞。结果弄得化学老师几乎不想再到这个班级上课了。

另外,他在班级还很霸道,常常一副小痞子的样子,还自以为很了不起,学生们也都不敢去招惹他。当然,老师在的时候,他也很能装模作样。

直到学校给他一个留校察看的处分后,他好像有点害怕自己被学校开除,多多少少比以前有了一点收敛。但是,他的那种习惯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依然是那种“小错误不断”的状态,只不过他都比以前做得更为巧妙,大多采用一些欺骗手段瞒过老师。

其实,对于他的这些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还是比较清楚的。但是,我不太和他计较。因为,我知道这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初中时都已经是这样的了。如果说是让他马上转变过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他的个人习惯和错误的认知,一般的说教对他来说如同东风过马耳,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再者,如果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他还是很能狡辩的。所以,我一般都是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不直接采取正面说教。但是,我清楚,还需要等待机会——我和他正面的深层次的接触肯定少不了。

过了不久,他还是终于又和另外一个学生发生了矛盾。这一次距离给他留校察看处分已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他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

这次究竟是什么原因,他没有给我说明。他只说是在和学生闹着玩的时候不小心把脸给弄破了。因为他知道,如果还是因为打架,他就要被学校开除了,尽管这次是他自己吃了亏,他也不敢声张。

但是,我没有相信。因为,如果是开玩笑,怎么会把眼镜打到如此烂的地步——镜腿折断,镜片摔碎;如果是开玩笑,怎么会如此的激烈——从教室的门口打到了距离教室有五十米之远的打字室门口,并且还在打字室的门框上留下了一片血迹。

那天,我真的很生气了,因为这次影响非常恶劣,很多学生当时都在现场,只是出于害怕而不敢告诉我。我感觉这也是一个我一直在等待的机会吧,我决定要让他醒一醒了。

中午十二点钟,放学后,我留下了他一个人,在其他的学生全部走了之后。整个走廊是一片寂静,我把他带到办公室——其他人早已经走完了,只留下了一个静静的空间。

去办公室的路上,我一言不发,走进办公室,我还是一言不发。就这样看着他,静静的,一直待了有五分钟的时间。

M的脸上有了明显的慌张,一脸的狐疑,摸不准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突然,我问他,“你说今天为什么把你叫到这里来了?”

“我怎么知道?我不太清楚。”他吞吞吐吐地不大敢说。

“那你想一想,我为什么把你叫到这里来了?为什么不叫别人呀?”

他抬起头来,胆怯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应答。

“你再想一想,这几天又都做什么‘好事’了?”我特别强调了一下“好事”。

“我们是闹着玩的……我又……”他好像清楚了我为什么把他叫到办公室了,嗫嚅着说。

我不知道怎么就一下子站起来了。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课本,照着他的脸搧了过去。

“啪”的一声,他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我看得分外的清楚。我没有说话。他一下子吓住了,吃惊地看着我,泪水马上就流出来了。

“你把老师都当成傻子了,全世界就你一个聪明!有你这样闹着玩的吗?你的脸怎么破的?地上的血迹又如何解释?你这小儿科水平还想骗我吗?你以为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你的处分到期了吗?”我一连串的追问,他一时回答不上来,就一直站在那里,一声不吭地流泪,也不争辩,也不回答。

周围一片死寂,仿佛能听到空气流动的声音。在这样的环境里,被学生称作“从来不使用武力”的我,第一次动手打了学生。这好像也让他格外吃惊害怕。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一脸沮丧。

“坐下吧”,又过了几分钟冷静了一下,我又说道:“你早就该挨打了,我今天打你,不是作为老师身份打你的,我是代替你的父母来教训你,让你知道你现在都做了些什么。”“也许你的父母现在还以为你正在学习,可能根本想不到你会在这间办公室里挨批吧。”“想一想你的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你呢?又是怎么做的?做为一个男子汉,你平时在学校里的所作所为,能对得起你的良心?能对得起辛辛苦苦的父母吗?”这一下子,他的眼泪又刷地流出来了。因为,我知道他的父母为了他确实付出的太多了。父母都是一般工人,尤其是母亲最近又刚下岗。他还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弟弟,全家都指望父亲一个人的工资生活。父母为了他,真是操碎了心。因为他的淘气,在他上初中时父母就常常被叫到学校。在他上了高中以后,父母还是每隔一两个星期就要到学校看看他,主要的还是担心他在学校出事。在这件事发生前不久的一个清早,他母亲还亲自骑自行车到学校来过一次,尽管只有一块钱的车票,他的母亲也没有舍得买。从心里讲,我之所以忍不住生气动手打他,也和他太不争气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有关。

面对我的责问,他一直不吭声,只是一直在啜泣。当我最后问他“你是否感到了委屈?你对这件事怎么想的,你说说”时,他低着头无语地摇了遥但我还是能够感觉到他内心的沉重。

最后我明确告诉他,这件事情到此结束。他和同学打架一事,既然别人都说不知道,你们也说是闹着玩的,那我也不再追究了。但是,以后坚决不允许再有违犯学校纪律的行为。他点点头算是答应了。

我也没有想到,从那以后,这个学生真的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上、纪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直到他毕业,也没有太大的出格行为。但是,由于原来的学习基础较差,当年高三毕业时,他还是落榜了。

能让这个故事延续下去已经是第二年的事了。那个时候,我已经又下到高一带新的班级去了。在和原来班级一名学生的一次谈话中,无意听学生说M毕业后,已经到一家旅行社当导游去了,每天在全国各地跑,每个月也能拿个七八百块钱。但是,我想他如果复读的话,还是有希望考上一所高校的,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对他个人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但是,暂时还没有人能和他联系上了。

说来也巧,就在第二天,我在学校旁边的一条小路上,正好就碰到了他。见到我,他还有点不好意思。我问他,怎么不到学校再复读一年。他说,不想再读了,再说了,已经开学两个月了,学校不会收学生了,而且自己的学习也不太好,可能也没有老师会收自己。

最后我说,你看这样行不,你回来复习。根据我的了解,你复习一年,完全有希望考上一所高校。至于班级,我来给你安排,你看怎么样?不要再去做什么导游了。也许是我的话打动了他,第二天,他果然来学校了,根据我的安排到了一个复习班学习去了。

这一年,他真的考取了一所本科院校。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从心里高兴,不仅是为他,也是为了他的父母。当然也有我自己由衷的高兴。

后来,第一个寒假结束时,他从学校回来后,就到我的办公室来了。和我聊了很久,谈自己的学习,谈自己的学校,还有他的生活。真难以让人想象这就是当年那个调皮不听话的学生。

这个个案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是,我想说的是,虽然说老师是不允许打学生的,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现在。可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老师手中真的一点惩罚的权力都没有了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我们不能体罚学生,但是,老师还是应该有一点最起码的惩戒权。

事情已经过去多年了,打过的学生也只有这一个。如果放在今天,还真的不敢去动手的。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就那么生气地打了那个学生。这种教育的方式肯定是不对的,也没有打学生是正确的这种含义在里面。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确实有一些极让人头痛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自己的学习、纪律较差,而且,会影响到其他人,影响到整个班级。这样的学生确实让人感到教育的失败。但是,作为班主任,你又不得不每天面对这些学生。所以,如何对待这些学生,如何处理好和这些学生之间关系,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班级整体的运行,关系到班级管理的质量。

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最大的感受就是为这些学生着想,不要试图放弃。因为,你一旦有了放弃的念头,行动上肯定就会表现出来,而这些又肯定会被学生所感觉到,那么,双方就会形成分力,就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好办。

即使是自己对这些学生有看法,也要真诚地和他们说明。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相信一切都会相应地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