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活着真好1:点燃生命的烛光
10749400000045

第45章 从满足中获取快乐

知足就是对已经得到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满足。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要求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它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也是对现有潜力的充分发掘,为今后的创新和进步提供平台。

心理学家曾对一些美国乐透奖的得主做研究。按理说,这些人一夕之间得到千万的美金,应该会乐透了,而且从此可以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结果却发现,这些幸运者在刚得到奖金的时候,的确非常快乐,但是几个月后,快乐的情绪就逐渐消退下来,到后来几乎和一般人一样。换句话说,他们虽然比别人更有钱,但却没有比一般人更快乐。

那么,到底怎样才会使人快乐呢?

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写道:“人生的幸福,与其靠偶然撞上一次大运气,还不如每天都有小运气。”

的确,小小的快乐往往比轰轰烈烈的享乐有更多的幸福感。伊利诺大学研究指出,轰轰烈烈的快乐往往会阻断了长期的满足。那些只有小小快乐的人,才能拥有持续的幸福感。

正如一位教授所说:“真正的幸福在于快乐的次数与时间,而不是强度。”

我们对生命即使有无限的企图,也必须落实在有限的成就上,哪怕是今夜静谧地读了一篇好文章,做了一件“小小如意的事”,我们都应该为此而感到踏实。

一位经理说:“我最大的快乐是从喧哗的宴会回来,可以泡个热水澡。”

有人因吃到一盘充满童年回忆的萝卜炒蛋而心满意足;有人则因早上搭公车,结果一上车就有位子可坐而高兴;有人为能在天明时静观破晓,夜晚月下小酌而倍感愉悦;有人为穿着很美的一件衣裳,或丈夫送的一束花而雀跃不已。

我们必须学着去品尝小小的满足。看一本好书、在洒满月光的阳台上啜一口好茶或聆听一首小夜曲,都是单纯的乐趣。

对有的人来说,在书店里看看书,或是一个人沉思冥想,都是单纯的快乐。也有的人喜欢与小孩嬉戏,偶尔与老友相聚,这些简单的事都能让其快乐。

如果人人都能经常为一个小小的幸运而心存感激;为一份小小的友情,真诚地感动;为一个小小的礼物,欢呼不已;为一份小小的关心,充满怀念;那么一个人真的不需要很大的财富或智慧,就会很快乐。

事实上,我们早已拥有让生活快乐起来的一切元素,缺少的只是予以欣赏品味的意识。

人生是否快乐,关键看你是否知足。那些总认为别人的东西都是好的人,是永远也找不到快乐的。一个人在生活中能不过分注意缺憾,要知道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心情就会快乐无比。否则,总怀抱怨之心,心理就会阴云淫雨,烦恼不尽。

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教师,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立刻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声。

这时候教师指着咖啡杯的碎片说:“你们一定对这只杯子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形。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如果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情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

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质教育课,学生们通过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无法改变失败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如果我们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也不能改变事实分毫,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的太少,而在于自己向往的太多。向往本身不是坏事,但向往的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又不能达到,就会构成长久的失望与不满。

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让我们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怀一颗知足感恩的心,享受成绩,享受成功,感受快乐。

心灵小贴士:

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只有懂得知足的人,才会拥有无尽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