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行政管理学
10748700000033

第33章 7—1案例 太原实行网上公示和听证论证制度

山西省太原市“十五”期间先后对30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在网上进行了环保公示,举行了听证、论证,其中对群众不满意的54个重大建设项目先后予以否决或另行选址。

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资源型的老工业城市,长期以来,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焦化、冶金、电力等行业规模和产量的无序扩张,更加重了太原环境压力,群众举报投诉不断。据了解,仅2005年太原市受理的环境污染举报就达4626件。

从2003年开始,太原市控制污染首先从新建项目这一源头抓起,优化企业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环评公众参与,健全社会监督机制,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不断增强环境决策民主化。明确规定凡投资1亿元以上的、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具有环境安全风险的、厂址在市区范围内的重污染项目,环保审批将在立项选址时提前介入,实行公众听证或公示制度,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再确定是否批准这个建设项目。

在太原市环境保护网查询新建项目审批时,记者发现制度实施三年来,太原市环保部门先后对300多个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前都在网上进行了公示,其中对群众不满意的晋安化工厂顺酐项目等54个新建重污染项目先后予以否决或另行选址,并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的太原鑫盛纸业有限公司等10余个违法建设项目进行了紧急叫停。

2004年太原刚玉集团公司拟在民营经济园区新建钕铁硼生产线,环保部门派人察看现场后,认为拟选厂址距杏花岭区淖马村较近,又紧邻太原东山过境高速公路,建议其另行选址。但是,这个企业仍坚持拟选厂址,并通过各种渠道说情。鉴于上述情况,太原市环保部门责成专人到淖马村挨家挨户地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结果绝大多数村民不同意在此建厂,环保部门随后坚决否决了这个项目。

太原双东电化厂原是太原市市区范围内一家重污染企业,近几年因污染问题与周围群众纠纷不断,而且距离大运高速公路比较近,市政府要求这个企业搬迁。2005年这个企业实施关停后,拟迁至距市区较远的一个名叫观家峪村的偏僻山沟,在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征求村民意见时,村民坚决不同意在此建厂。太原市环保部门迅速召开了村民座谈会,又举行了听证会,在广泛征求了村委会干部和村民的意见基础上,与82户村民达成并签订了整体搬迁协议,搬迁费150万元由太原双东电化厂来支付,从而确保了公众对环境事务的有效参与。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太原的有力推行,从源头上控制了新的污染源的产生,使《环评法》落到实处,也大大提高了环保部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威望,2005年全市万人行风测评结果显示,太原市环保局获得全市第一名。

资料来源:www。XINHUANET。com

案例讨论题

1.太原市推行的网上公示和听证论证制度为什么有助于从源头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试述这两项制度对于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意义。

2.结合案例谈谈行政决策的公民参与的途径、制度保障。

§§第八章 行政实施

内容提要

行政实施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行政实施活动构成了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本章主要研究行政实施的概念及其特征,行政实施的地位、作用及其原则,行政实施的前提及其手段,行政实施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

1.行政实施的概念及其特征

2.行政实施的地位、作用及其原则

3.行政实施的前提、手段和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