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行政管理学
10748700000025

第25章 5—1案例“红顶商人”现象

新华社记者2004年2月1日至2月6日在安徽省芜湖市调查采访时发现,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行为,在芜湖市已是人见不怪,“红顶商人”现象在芜湖已成建制、成系统、成系列地出现,一身双职成为普遍现象。起初,记者对芜湖国土资源局的一位副局长的称呼产生了兴趣。这位名叫季兴善的公务员,同时还兼任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这位副局长告诉记者:“叫局长或叫总经理我都答应。”

无独有偶。记者采访芜湖市财政局副局长汪斌时,他掏出印有他名片和监督电话的财政局服务联系卡,开始侃侃而谈,谈至兴起,他又递给记者一张名片,上面除他的副局长身份外,还印有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头衔。汪斌指点记者:“在外面谈生意时我就用这个。”

据记者了解,芜湖市从市委书记、市政府领导到市财政、纪委、建委、经贸委、国土资源局、开发区管委会,乃至审计、监察等局的主要负责人,都是戴着“红顶”的商人,双重身份在当地干部中被认为是荣耀和“当然”。芜湖市委宣传部的同志还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我们的市委书记就是奇瑞的老总嘛。”

对这种“红顶商人”,各方态度不一。芜湖市一名普通干部对记者说:“我们都知道中央和公务员法关于党政干部不得在企业兼职的规定,市领导怎么能不知道!只不过‘红顶商人’集权力和财力于一身,一手制定政策,一手利用政策赚钱,可以给个人带来的利益空间实在太大了。”

芜湖市有的群众说,政府成立建投公司,垄断市政经营,是典型的与民争利行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率先垂范”,有一身两任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出下面一群“红顶商人”毫不奇怪。

资料来源:崔开华、赵立波主编《公共管理案例精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案例讨论题

1.“红顶商人”为什么会大量产生?

2.从实施公务员法角度,谈谈怎样解决“红顶商人”。

§§第六章 行政领导

内容提要

领导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组织目标和社会环境等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是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行政领导活动必然受一定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行政首长负责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领导体制;提高行政领导效能,必须研究行政领导基础和素质。

学习重点

1.行政领导职责和方式

2.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3.行政领导基础和素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