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技巧
10748600000018

第18章 诚实也应有“度”

“诚”是相对的。人若过分诚实,肯定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其实,诚实主要是体现在对真诚度的把握上。

一个诚实的人如果没有高明的手段,就无法战胜邪恶,最终只会被邪恶所吞噬。诚信不等于老实。做老实人是为了求得一种良心上的安宁与道德上的清静,但这对经商致富没有太多益处。

诚恳待人的确是为人之道。可是,在多数情况下,它却感动不了伪善、阴险奸诈的小人以及刚愎自用的“圣人”。

有人对“真诚与不真诚”发表见解:“生活离不开真诚。离开真诚,骨肉疏离、朋友冷淡、社会苍凉,就像到了冥界。”的确,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太需要“诚实”的品性了。

然而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将‘太诚实’看成是一大丑陋呢?”表面上看,这确实有点矛盾。有一种太诚实的人,胸无城府、性格耿直,一见到他人,不管熟不熟悉,见面后就大大咧咧、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他自以为坦率,但这种真诚不分时间、场合、对象和情况,具有很多缺陷。

这种“诚实”主要因为对社会理解得太简单,无法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付出了很多不必要的代价。

通常,“太诚实”的人多是秉性耿直、敢于讲真话的人。从理论上来说,做人的确应该这样。但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智慧型的诚实,它需要同时具备诚实的品格和高明的手段。那些太诚实的人通常只具备了品格,却不具备手段,他们常因诚实而付出代价。

唐代赵蕤曾在《变通学》中写道:“忠臣应比奸臣还要奸,不如此,忠臣就难以伸张正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一个人如果太过单纯老实,就会“上当受骗”,甚至会被“过分真诚”打得头破血流。

在我们的印象里,老实人大多是不易获得财富的,他们头脑里有太多条条框框,观念的僵化极大地制约了老实人突破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有时,他们没有敢于冲破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老实人要从内心深处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首先就要去尝试沿着他人成功的足迹,摸索自己的道路,也要思考财富是如何降临在那些成功人身上的,这也可以使自己经过摸索慢慢走向成功。

世界巨富福勒为世人所熟知。他的家境不好,为了生计,5岁时就开始参加劳动,9岁前就像大人一样以赶骡子为生。当时,他在母亲的鼓励下不断思考如何致富。每天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如何发家、如何创造财富上,怎样走向富有的念头占据了他的全部心思。

最终,他把杂念统统抛到脑后,选择了肥皂业。起初,他就像现在许多推销员那样,挨家挨户地推销肥皂。无论遭到耻笑还是拒绝,他都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十几年之后,他终于拥有了两万多美金,这对当时的他来说尤为重要。

一次偶然的机会,福勒获悉,当时为他供应肥皂的那家公司将要拍卖出售,售价是十几万美金。听到这个消息,福勒兴奋极了。他很快与那家公司达成协议,先交一部分钱作为保证金,余款要在十几天内付清,否则那笔保证金(也是他的全部财产)将不予退还。虽然对方的条件有些苛刻,可福勒仍然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一个字:

“行!”其实他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路,但他感到的是一种成功的兴奋。是致富的念头和对人生的积极心态让他如此冒险!

于是福勒开始筹款,凭着做推销员的经验和在社会上建立起来的好人缘,朋友们借给了他十几万美金,这时他只差一万元了。但当时已是协议所定期限的前夜,所以对他来说,那笔差额已不是个小数目。若是筹不到这些钱,就意味着他多年的积蓄化为泡影。

这时他开始发愁了。但凭借着致富的念头和积极的心态,他没有悲观失望,更没有想要放弃,他在深夜再次走上街头。

成功之后的福勒说:“那时,我已用尽一切资金来源,当时已是沉沉深夜,我在房间里跪下祈祷,祈求上帝能为我引导一个人,能及时借给我一万美金。那晚,我驱车走遍城市大街,直到在一幢商业大楼下看到灯光的一刹那,我想我的机会来了!”这便是著名的“福勒找灯光”的故事。

当时已是深夜,福勒走进那幢有灯光的商业楼,在昏黄的灯光里看到一位因工作疲乏不堪的先生。他心中有的是勇气和智慧,为了顺利履行那家公司的协议,他不加思索地问:“先生,你想在很短的时间里赚到一千美金吗?”当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时,这位先生感觉有点惊慌失措。“当然想。”那位先生回答说。“那么,给我开一张一万元的支票,等我归还您的借款时,我将另付您一千美金利息。”福勒接着说。他向这位先生讲述了自己正面临的困境,并把有关资料拿给那位先生看。这位先生被福勒的胆识和魄力深深打动了,于是便如数给福勒开了一张支票。

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经营,机遇终于在那天深夜降临了。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他主动出击、用心经营,终于使自己迈人世界巨富的行列。

福勒这种“寻找灯光”的精神正是一些老实人所缺乏的。所以,不要奇怪为什么好运总是在别人那里。机遇绝不是随机事件,它眷顾的是有准备的人。

创业是我们这个时代较为时兴的字眼。但许多人创业初始,首先面临的就是资金问题。只有先搞到资金,才能赚到属于自己的金钱。老实人要创业致富,没有资金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正因为本身没钱,才会尽量想办法去挣钱。通过福勒的故事,不由得给老实人一点启发:不妨先利用别人的钱去赚取自己的钱。

有一种说法叫“你能调动资金,你就是有钱人”。这种说法似乎有点不合乎逻辑,但只要搞过经营的人,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事实上,如今哪位优秀的经营者不是调动资金的高手?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没有哪一位富翁敢说完全是靠自己挣钱的,成功的大亨一般都会和银行打交道。所以,要想成功,关键是如何去调动资金。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关系,却又不懂其中的“门道”,那就只有干着急的份。

做生意赚钱的前提都要落到“钱”上。而在这一方面,一位乡下老汉卖鸡蛋赚来的一元钱,与洛克菲勒的一亿美金并没有本质区别:自己的10万元和从银行贷来的10万元,也没什么本质区别。

老实人得从观念上改变自我认识:尽管钱少,但并不是没有金钱资本,哪怕我只有一元钱。只要我有追求财富的自信,能够主动出击,积极寻求。而这些恰是老实人所缺乏的。

如此看来,太老实也并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