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10747700000044

第44章 影片类型:黑色悬疑影片

同类型影片:《唐人街》、《漫长的告别》、《再见,吾爱》(Farewell,My Love‐ly)、《夜长梦多》(The Big Sleep)、《体热》(Body Heat)、《蓝衣魔鬼》(Devil in a Blue Dress)、《蓝色丝绒》(Blue Velvet)、《CIA 惊世大行动》(Mulholland Falls)、《好莱坞庄园》(Hollywoodland)、《黑色大丽花》(The Black Dahlia)。

《追凶》(2005)

编剧:瑞恩·约翰森(Rian Johnson)导演:瑞恩·约翰森(Rian Johnson)

开场画面:一具女孩的尸体躺在排污管的出口。一个年轻的男子正在端详着这具尸体:死者手腕上带着塑料手镯,一头棕色的头发。他在想:为什么她会死?

推动(催化剂):两天前,年轻人布伦丹(Brendan,约瑟夫 ·高顿· 莱维特[Joseph Gordon‐Levitt]扮演)在学校的储物柜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他来到电话亭,给影片开始出现的被杀女孩打了个电话,这个女孩名叫艾米丽(E m ily,爱米丽·德·瑞文妮[Emilie de Ravin]扮演),是他的前女友,她现在遇到了麻烦。

铺垫:就像黑色电影常见的角色一样,主人公布伦丹(Brendan)是一个圣克莱门特高中的学生。他的世界里很少出现老师和家长,这些角色即便出现也都是侦探故事里小丑角色的化身。布伦丹因为艾米丽而远离了社会,艾米丽在离开布伦丹以后又交了男朋友,这些人都是“酷”家伙,其中包括吸毒的运动员布拉德·布拉米什(Brad Bramish,布莱恩 ·怀特[Brian White]扮演)和他神秘女朋友劳拉(Laura,由 Nora Zehetner 扮演)。我们还看到了布伦丹的其他前女友,性感的高中剧团演员卡拉(Kara,米根 ·古德[M eagan Good]扮演),卡拉的石榴裙下拜倒了一大批高中新生。

争论(辩论):艾米丽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在艾米丽还没死之前,布伦丹溜进了一次聚会,看见劳拉和壮汉塔格(Tug,诺阿 · 弗雷斯 Noah Fleiss 扮演)在交谈,塔格开着一辆福特的野马汽车,和布伦丹最后一次与艾米丽通话时看到的那辆车一模一样。第二天,在一家名为“咖啡和派”的小吃店里,布伦丹找到艾米丽的现任男友多德(Dode,诺阿 ·塞根[Noah Segan]扮演),布伦丹请多德转告艾米丽他想约个时间与她见面。

主题呈现:布伦丹终于见到了艾米丽,她要布伦丹不要管她。她说:“我不想被放到一边,被保护起来。”后来,她又说:“你并不是爱我,你只想占有我。”一个人能占有另外一个人吗?这是影片的主题。

第二幕衔接点:第24分钟,画面又回到了影片开始时出现的排污管出口。布伦丹把艾米丽的尸体藏了起来,以便赢得找出凶手的时间。他决定要追查此事,无论结果如何。

游戏:布伦丹找到了他的军师——“大脑”(M att O摧Leary扮演),“大脑”将助他一起破案。他告诉“大脑”,艾米丽在最后一次和他通话时提到了四条线索:“砖”、“塔格”、“可怜的 Frisco”和“别针”。“大脑”认为“别针”指的是“首脑”,也就是传言中镇里的毒贩头子。布伦丹在学校的停车场和“别针”的部下布拉德·布拉米什(Brad Bramish)打了一架,因此得到了与“别针”(卢卡斯·哈斯[Lukas Hass]扮演)见面的机会。“别针”和他的妈妈住在一起,家里的地下室是他从事毒品交易的场所。学校的副校长助理加瑞·邱曼(Gary T rue‐man,理查德·朗德垂[Richard Roundtree]扮演)在电话里教训了布伦丹,这个角色相当于每部侦探故事里出现的地区辩护律师。布伦丹在几个月前揭发了一个学生,因此成为了一个“告密者”,但是这次布伦丹拒绝了校长助理的要求,他说:“我不是你的人。”

B故事:劳拉是否值得信任是本案的关键。劳拉对布伦丹感兴趣,这也反映了占有的力量。就像所有坚强的侦探一样,布伦丹也需要爱。本片中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本片的主题,也是布伦丹寻求安慰之所在。

中点:布伦丹在处境危险之际得到劳拉的相救,这是本部影片的“虚假的胜利”,也是 A 故事和 B故事的交叉点。劳拉告诉布伦丹这个谋杀案的关键(也是线索之一)是一块丢失的由海洛因制成的“砖”。回到学校,布伦丹击退了一个挥刀的歹徒,他与“别针”结盟,陷入了“黑暗的一面”,他以告密者的身份获得了“别针”的信任,慢慢了解艾米丽的死因。

坏人逼近:布伦丹进入了“别针”的世界,影片的气氛从此开始变得紧张。副校长助理邱曼来到布伦丹所在的班级,询问关于艾米丽的情况。布伦丹现在变成了导致艾米丽失踪的嫌疑犯。布伦丹得知“可怜的 F risco”服用有毒的海洛因而死,因此,此案不仅仅是贩毒这样简单。在“别针”的家里,他发现了一块海洛因砖,并从塔格那里得知另一块海洛因砖不见了,被一块次品所替代。艾米丽是大家的怀疑对象,布伦丹现在也这样认为。他接受了多德的邀请,与“别针”一起去和塔格见面,见面后得知艾米丽怀有身孕,这令他大吃一惊。

一无所有:在排污管的出水口,多德准备告诉“别针”,他认为是布伦丹杀死了艾米丽。塔格在多德开口前杀死了多德,救了布伦丹一命,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才是杀死艾米丽的凶手,他认为多德要揭发的是他。布伦丹此时的处境比影片开始时更糟糕,他现在面对的不再是一条人命,而是两条人命。布伦丹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灵魂黑夜:布伦丹得知塔格以为艾米丽腹中的婴儿是他自己的,因此才杀死了艾米丽。他弄清了一切,除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谁告诉塔格艾米丽怀孕的消息?为了寻找安慰,布伦丹找到劳拉,但是一个无意中的言谈让他意识到她和艾米丽的死有关。

第三幕衔接点:我们再次回到影片的主题:劳拉试图阻止布伦丹去参加塔格和“别针”之间的摊牌见面,但是布伦丹没有理会。

结局:塔格和“别针”在火拼中杀死了对方。在警察来到之前,布伦丹逃离了现场。艾米丽的尸体在塔格的车里被发现,塔格的罪行败露了。劳拉是唯一清白的,她真的如此吗?

终场画面:布伦丹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这一切都是劳拉策划的。她操控了每一个人,是她告诉塔格说艾米丽知道塔格要杀她,这一切都是为了控制当中的每一个人。我们还得知了可怕的真相:艾米丽腹中婴儿的父亲是布伦丹。布伦丹向警方揭发了劳拉,但是他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为了解开谜团,他主动经历了“黑暗转变”。现在,这段经历将会永远改变着他。

§§第八章“愚者成功”型

“愚者成功”型影片有多种亚类型。在影片《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里,里斯·威瑟斯潘(Reese Witherspoon,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穿着一身粉红来到哈佛大学法学院上学,她带来了忠诚、诚实,还有时髦,这些都会帮助这个“不知其所的人”大获成功。

乡村傻瓜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无论这个角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傻瓜还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智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受到他人轻视,但这也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希腊神话中聪明的主角如尤利西斯经常扮演傻瓜。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帕克(Puck)的逗乐和智慧令我们忍俊不禁。小丑是皇家戏院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是转败为胜的英雄,尽管他们周围的人对此视而不见,我们却心知肚明。

讲述上述这些故事的影片就属于“愚者成功”型题材的影片。

塑造“傻瓜英雄”角色的关键在于给他设定一个要抗拒的“伟业”。我们的主角没有雄心大志,只想过平淡生活,相比之下,伟业这个目标才是真正的“傻瓜目标”。不用担心,我们的主人公不会变成名利场的一员,他不想这样!傻瓜没有革命的想法,他不会颠覆政府,不求高位,没有伟业,但是他的存在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有傻瓜的一面,让我们知道自己真实的想法,尽管这样并不能使别人相信。这个自我代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即便是在最愚蠢的日子里,我们仍然生活得有意义。

好了,这段就到此为止。

这种“愚者成功”型的影片有多种亚类型。第一种是“乔装傻瓜”,这种类型故事中的主人公刻意扮演他人的角色,他们通常假扮另外一种性别的人,例如影片《窈窕淑男》(Tootsie)和《肥妈先生》(Mrs 。Doubtf ire);第二种类型是“政治傻瓜”,主角就好比是皇家戏院里被别人误以为是智者的小丑,如影片《富贵逼人来》(Being There)和《雾水总统》(Dave);第三类是“性傻瓜”,如影片《四十岁的老处男》和《性福大师》(The Guru),这类影片中的主角表面是浪子,但实际上在性方面急需引导。这种类型题材的影片中还包括一类“出水之鱼”的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在原来的世界里不被欣赏,于是便到了一个新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原有的技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如影片《律政俏佳人》。这种类型的影片通常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在我们长大的小山村里,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一张汽车票加上一点运气,我们离开了小山村,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潜力。这就是别人眼里的傻瓜的幸福与不幸,我们喜爱并同情这个不被关注但又出人意料的角色。

这种题材的影片包括三个确定无疑的元素:(1)一个“傻瓜”,通常是一个被人忽视的男人或是女人,他对自己的能力抱有天真的幻想;(2)一个“团体”,这种成就是傻瓜主人公自己主动挑战或是被动面对的,大部分“跳出水的鱼”类型的影片中会出现类似的情节;(3)一种变化,这种变化通常是由一种看似神圣的环境给主人公提供的,这种变化通常包括了“名字的变化“,这是这种类型影片中常见的情节。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三个因素。

“傻瓜”(即“愚者”)形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这个人物在一开始时是被人忽视的,而且主人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一切,这是所有这种题材电影的出发点:比如《律政俏佳人》中的里斯·威瑟斯潘(Reese Witherspoon)、《富贵逼人来》中的彼得·塞勒斯(Peter Stellers,影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窈窕淑女》中的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影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影片《闪亮的光彩》中的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影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甚至包括影片《莫扎特传》(A madeus)中的汤姆·休斯(Tom Hulce,影片中莫扎特的扮演者)等等,他们开始都是失败者,被人看不起既是他们的劣势,也是他们最强大的力量。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悲伤的家伙们被人轻视,或是完全被人否定。尽管他们知道自己具备成功的条件,也能够不去理会他人的看法,但是没有人看得起他们,或是把他们当作威胁。

对于每个“愚者”(傻瓜角色)来说,影片中总会出现一个知情人的角色。这两个角色成对出现在许多该种题材的影片当中。知情人知道傻瓜具有神奇的力量,有时这种力量在影片开始对知情人造成威胁。这些“聪明家伙”通常在试图与主人公竞争的过程中被命运倾轧,从而认识到主人公的特点。这类角色包括《莫扎特传》中的角色萨里埃利(Salieri)和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的丹上尉,还有影片《粉红豹》系列(Pink Panther)中的总检察官德莱弗斯(Dreyfus,由赫伯特·洛姆[Herbert Lom]扮演)。需要注意的是,“愚者成功”型题材的影片和第十章中要讨论的“超级英雄”型题材的影片有所不同:后者当中的英雄知道自己有特殊的能力,也清楚“特殊”的代价,这也是他为什么是超级英雄的原因;但是在“愚者成功”类型的影片中,只有知情者知道这一切,这让他备受折磨,同时刺激他在可能的时候去试图挫败我们的傻瓜英雄。

我们的傻瓜英雄所要反抗的“伟业”让他显得与众不同。当傻瓜与“伟业”面对面时,败下阵来的通常是“伟业”。很多“出水之鱼”型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困境,这里的“鱼”指的是我们的主人公,而“出水”指的是我们的主人公身处新的环境。我们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到担心,担心他会失败和死亡。其中常见的是“乡巴佬进城”的故事,影片中的乡巴佬发现自己身处大都市,周围是看不起他的城里人。

这些“鱼”故事可以有种种变体。《律政俏佳人》中里斯·威瑟斯潘(Reese Witherspoon)扮演的艾莉·伍兹(Elle Woods)难道不是最不可能在哈佛法学院成功的学生吗?影片《傻妹从军》(Private Benjamin)中的戈尔迪 · 霍恩(G o ldie H aw n,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也是同类型的角色,只不过她穿的不是粉红色衣服而是卡其布军装。如果说这些角色什么相同点的话,那就是“成就”越是看不起他们,他们越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成就”的传统观念,单一的评判标准,陈腐不变的无知,这些都是影片中的傻瓜能够战而胜之的原因。这种胜利对于我们而言也是甜蜜的,因为我们也时刻碰到怀疑我们的人。

这些主人公的日子过得可不容易。

最后,主人公经历的“变化”并不是寻常的改变。所有的故事都包含变化的主题。关于这一点,我已重复过多次。但是在“愚者成功”型题材的电影中,主人公可能会获得一种新的人格。这种题材故事通常有“愚者获得一个新名字”的情节,如影片《肥妈先生》中由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扮演的主人公最后变成了“道菲尔夫人”(这个名字出现在一家报纸的新闻标题中),影片《富贵逼人来》中的园丁查恩斯(Chance)变成了“Chauncy Gardner”(“园丁”对应的英语单词为 gardener)。在“出水之鱼”类型的影片中,傻瓜主人公在“着陆”后会改变自己原来设定的目标,比如在《律政俏佳人》中,艾莉·伍兹放弃了自己的男朋友,变成了一个出色的律师。她饱受轻视,终于赢得出头之日。最终我们发现所谓的“愚者”其实是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

我们喜欢读“愚者成功”类型的故事,因为我们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每次来到一个新学校或是搬到一个新地方,我们被告知要入乡随俗,却发现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一切才真正值得珍惜。

人都是一样的!

编剧们想创作一个从没有讲过的“愚者成功”型的故事,这种想法是愚蠢的。试试看,也许你可以证明你并不是一个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