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10740300000038

第38章 苍龙游戏邕江水,南国天堂小南京——邕江水岸,毛泽东思今怀古

邕江穿南宁城而过,河面宽敞,水流平缓。历史上,南宁素以商贸发达著称,溯左江而上可达龙州,溯右江而上可达百色,顺邕江而下可达梧州、广州、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东向的水上通道。尤其是明朝商贸更旺,明嘉靖年间驻南宁广西左参议汪必东有诗云:“西粤观诸郡,南宁亦首明,正音前汉叶,奇货左江通”,南宁发展成为左、右江商品集散中心。南宁的“繁华不亚于中原城市”,有“小南京”之称。清朝桂东南及广东、福建籍商人大量西来经商,利用水运,沟通南宁与粤、港商品交流。清代诗人黄体元的一首诗说道:“大船尾接小船头,北调南腔语不休。照水夜来灯万点。满江红水乱星浮”,向世人展现了邕江当年货运繁忙的景象。

1958年1月7日的南宁,正值冬季。虽然没有北方的雪花飘飞,却也凉风刺骨。下午两点多种,梁亚华等几个青年运动员正在南宁市水上游泳池进行冬季训练,练得正欢,忽见教练招手叫他,梁亚华连忙上岸。教练把他带到一位负责人那里。那人告诉他,马上准备,有紧急任务,具体任务就是陪首长在邕江冬泳。

首长冬泳?梁亚华心里琢磨着,冬泳可不像夏天游泳那么自在。梁亚华边想边干,动作倒也不慢,“二〇五号”小汽艇准备妥当,开到邕江边。谁知那里已经有几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正在紧张地测试江水的温度,选合适的地点。

20分钟后,首长到了,竟是毛泽东!他在省委领导的陪同下,走下轿车,显得有点迫不及待。

毛泽东1月5日乘飞机从杭州到长沙,看了木偶剧和花鼓戏,6日又乘飞机到了南宁,别出心裁地想游一次冬泳。毛泽东主意一定,那是谁也劝不动的。

“主席,水温17度半,有点凉。”卫士张木奇报告说,意思是想劝他再考虑考虑。

毛泽东说:“17度半还凉吗?没关系,勇敢些,能游的都去游。”他不但没改主意,而且鼓励卫士们同他一起下水。

毛泽东在“二〇五号”小汽艇上更完衣,汽艇就朝江心驶去。也许是想适应一下气温,毛泽东穿件睡衣站立船头,浏览邕江两岸景色。好在不一会儿就到了选定的地点,梁亚华等早已划着舢板来迎接。

天刮着小北风,江心的风尤其凉。除了几个经常冬训的运动员,卫士们穿着泳裤不停地搓身,还是起了浑身的鸡皮疙瘩。毛泽东先用江水浸湿毛巾,擦抹胸前和脊背,然后又把双脚浸到江水里。

“主席,冷不冷?”边上的人忙问。

“下决心就不冷。”毛泽东说着,扶着舢板的边缘下了水,梁亚华等也连忙跃进水中,护卫在周围。

毛泽东又朝卫士们招呼:“不要怕嘛,越怕越哆嗦。下去一游就没事了!”有了他的鼓励,卫士们便争先朝水里跳去,一时冷得有些透不过气来,有人想说又不便说什么,只好咬牙坚持,一会儿便适应了。

这些细小的表情没有逃过毛泽东的眼睛。他摆动双臂,做了几个轻松自如的动作,没事人一样边游边朝卫士们看了一眼,说:“不过如此!”脸上竟有些孩子般的得意。

毛泽东确实游得挺尽兴。时而蛙泳,时而潜泳,时而侧泳,有时又在激流中踩水,游到酣畅处,便拿出他的绝招:面向蓝天,手脚不动,仰卧在水面长达几分钟不下沉!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卫士们的脸色有些发青,实在耐不住的已缩着身子往岸上跑,手忙脚乱地往身上套衣服。

“主席,上来吧!”随队医生担心天寒水冷,影响毛泽东的健康,已经不止一次劝他。

“再游10分钟。”毛泽东坚持说。

10分钟过去了。毛泽东已经游到了沙石公社新码头附近,游程已1000多米。经大家再三劝说,毛泽东终于上了船,披上衣服,他又神态自若地坐在船头晒太阳。

张木奇不断地活动着身子,问毛泽东:“冷不冷?”

毛泽东看他一眼:“下决心就不冷,不下决心就是20度也冷。”停了会儿,他又转脸问李银桥:“带酒了没有?”

毛泽东平常不太喝酒,就是喝,也只来点红葡萄酒。只要不招待客人,每餐几两米饭,两三样菜也就行了,外出自然想不到准备酒。

李银桥知道毛泽东感到冷,只是不肯承认。他想了一个主意,就是拧一条热毛巾来替他擦擦身驱寒。

毛泽东被大家围着,正听着你一句我一句的惊讶和赞叹,看到李银桥要拧热毛巾,连忙摆手表示不冷。可李银桥分明看到他身上已经被冷风吹得起了鸡皮疙瘩。

李银桥和张木奇见状,便不再说什么,径自拧了热毛巾,替他用力擦身。毛泽东朝他们笑笑,也就没再吭声,全身的皮肤在揉擦下渐渐红润了。

1月10日下午两点多,毛泽东再次畅游邕江。这次,他从凌铁渡口登上“喷水二号”小汽艇,由南宁航运分局船员周桂南驾着“二〇五号”小汽艇护卫,十多名随行人员陪游,并游过了水深流急的母猪湾,到津头渡口上岸。

上岸后,他还走到广西军区三〇三医院后门西面的两棵大树下,与一些医生护士和伤病员见了面。看到战士们自觉地排起整齐的一列长队,他赞赏地笑了。这是他亲手缔造的一支人民军队啊,每到艰难曲折的关键时刻,他总能想起他们。他坚信,军队会毫不犹豫地跟党走,上刀山下火海。就在毛泽东与战士们交谈的时候,附近地里的农民、摆渡的群众、下班的工人闻讯,又把他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对两次在邕江冬泳,毛泽东颇为得意。后来他对老友周谷城这样说道:“我在南宁时,打算游泳。南宁的同志这也怕,那也怕,就是不愿意让我游。其实凡水皆可游,南宁的水是水,南宁的水也可游。这不是很合乎三段论吗?只要大前提下加上几个条件:水只有一脚背深游不得,近沸腾了的游不得,结成冰块的游不得。”

1月22日,参加完南宁会议的毛泽东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了四万多名各族群众。

也是不凑巧,安排下午4点钟的接见,不到2点钟,天就下起雨来。南方雨水勤,雨水多,一下起来,就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还没出发的毛泽东眼望屋外,在想着什么。一会儿,他让卫士请来省委的刘建勋和韦国清,对他们说:“这雨老是不停,别让群众淋坏了,我们还是早点去吧!”

的确,安排四万多人的接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公园披上了盛装,接受检阅的人群早已按指定的地区排好了整齐的队伍。他们在等待,即使是风吹雨淋,也在朝一个方向等待着、翘望着,谁愿意放弃这难得的机会呢?

4点的接见提前到了2点多,毛泽东冒着雨来到公园。沸腾的人群欢呼着,盖过了风声雨声,冷雨和热泪一起流淌。

雨越下越大了。在连声的“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中,在青年们敬献的鲜花束中,毛泽东迎着人群走过去。他的步子迈得很大,脸上和御寒的风衣上早已滴满水珠。

接见结束,毛泽东对刘建勋和韦国清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天还在下雨,别让群众淋着了,叫他们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