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提问的艺术
10738700000002

第2章 课堂提问的概述

在课堂提问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如果教师恰当地运用提问艺术,就可以很好地开启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智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因此,教师提问是否运用得当,问题引导是否在点上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课堂提问的类型

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目标的不同来设计问题,一般来说,这样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六种问题类型。

检测学生的低级认知问题

低级认知问题主要是用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及理解。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采用记忆性问题提问的方法,主要是用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提问,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的。比如这样的问题: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这就属于低级的认识提问,这样的提问对学生的思考力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2.采用理解性问题的提问方法,主要是用来检验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的程度和物理运行规律的认识程度。比如,把一个物体整体浸放在液体中的不同深处,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为什么?这种提问就属于理解性的提问,对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有一定作用的。

3.采用应用性问题的提问方法,主要是用来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只船如果从河里开到海里去,是沉下去一些呢,还是浮上来一些?为什么?这就属于应用性提问,对准确判断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的。

对于初级认知问题,学生的回答通常只有一种确定的答案。

检测学生的高级认知问题

高级认知问题主要是用来帮助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内容也包括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等。比如,如果没有摩擦,世界将会是怎样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他的说法有道理吗?能够实现吗?对于高级认知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确定的,因此教师对答案的评价就不是简单的对与错,而是优与劣了。

怎样精心设计好一堂课的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1.问题的设计应当难易适度,一般应遵循以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便能正确答出为宜。如果问题设计难度过大,可以另行安排学生全班讨论后再回答,还可以把问题的难度分解为不同的小问题,对学生进行逐一提问,这样效果可以会更好。

2.问题的设计应当题意明确,提问的问句不能有歧义,提问的问域也不能过大,这些都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当注意的。不能因为问题的用词与造句不当引起学生的困惑、误解和猜测,这样不仅耽误了学生正确理解问题的时间,也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比如,一个人将足球踢出了50米远的距离,人对足球会做功吗?这个问题的题意就不是很明确。

因为足球离开脚以前,人对足球做了功。球离开脚之后飞行50米远的过程中,人对足球是不做功的。又比如,0℃的冰是否比0℃的水更冷些呢?问句就有歧义。问题中的“冷”字究竟是表示实测温度还是体感温度呢,学生无从判断。

再比如,什么是力?力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前后比起来,前者问题问域明确,后者问题问域过大,会导致学生不知怎样回答。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估计学生的答案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就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答案,尤其是针对错误的答案,教师应当在设计问题时提前准备好应对的策略。

教师须注意在选择应答对象上的适宜性

在教师的问题提出后,要给全班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时间停留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并选择合适的学生来回答问题。不同难度的提问要选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回答。要关注到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对于差等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的关注。

教师应注意正确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回答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当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学生不正确的表述,并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出错的地方与解题运用的思维方法上的不足,以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回答。最后,帮助学生归纳内容、总结答案,最终将简明的答案告诉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