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
感冒是以外感风邪为主的四时不正之气(六淫)或挟时疫所引起的一种外感发热性疾病。即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又因为患者感受的病邪不同、体质强弱及邪之轻重,所以在证候表现上也有伤风、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时行感冒(即流行性感冒)之分。
“病因”六淫外袭,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袭,每多兼夹,尤以夹寒、夹热之邪为多,或夹时疫之气。尤以身体虚弱,卫气不固,每遇气候变化,寒热失常时尤易罹患。
“症状”感受风邪为主的为“伤风”,症见头痛、鼻塞流涕、怕风;夹寒邪的为“风寒感冒”,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咳嗽、痰稀白、脉浮紧为主;夹热邪的为“风热感冒”,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且胀、咽喉肿痛、微渴欲饮、咳嗽、痰黄稠、苔薄黄、脉浮数、汗出为主;若感染非时之邪(时疫),且发病急、病情比风热感冒严重,并有传染性,易引起暴发或大流行,故称“流行性感冒”,即古称“时行感冒”。
“疗法”
配穴方一大椎。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局部2~3下,立即在针刺部位拔火罐,以微出血为度,留罐5~10分钟起罐。根据患者自觉症状消除程度决定拔罐次数。如病情不减,可在原部位连续拔罐1~2次,至症状消失为止。
主治:风寒感冒。
效果:用本法治疗风寒感冒73例,疗效满意。
附记:引自《新中医》。
配穴方二风门、列缺、外关。头痛配风池、印堂;声哑配天突、鱼际,并可用照海。
方法:采用单纯火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主治:流行性感冒。
效果:效果颇佳。笔者临床验证,治疗流行性感冒55例,每日施术1~3次,全部有效。在治疗中,少数病例配用了一内服汤剂。
附记:引自《中医中药防治六病手册》。
配穴方三大椎、风池、合谷、肺俞。风寒感冒配列缺;风热感冒配风门、曲池;喉痒作咳配天突;鼻塞配印堂、鼻通;咽喉肿痛配少商、天突头痛配太阳、印堂。
方法:风寒感冒,采用单纯拔火罐法,留罐10~15分钟。背部穴位可用闪罐法或药罐法(常用方药为荆芥、防风、羌活、苏叶、杏仁、生姜各6g,连须葱头15g,煎水煮罐)。风热感冒,采用刺络拔罐法,以三棱针点刺后再拔罐;或用药罐法(常用方药为桑叶、桑白皮、菊花各9g,黄芩12g,生石膏30g,枇杷叶9g,芦根30g,金银花15g,连翘9g,用法同上)。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1~2次。
主治:风寒、风热感冒。
效果:屡用效佳,多年使用,每收良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四主穴,风池、大椎、风门;配穴,膏肓俞、心俞、胆俞、委中。
方法:风寒感冒,采用单纯拔火罐法,留罐10~15分钟,或用走罐法、闪罐法,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风热感冒,采用刺络拔罐法或针罐法,留罐15~20分钟。均为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各型感冒。
效果: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伤风可参照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与风热感冒同,可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3滴,再用火罐法或药罐法拔罐。每次可选用l~2个主穴和配穴,轮换使用,不必全用。
配穴方五主穴:大椎、大杼、肺俞、膏肓俞、膈俞;配穴:气海、百会、印堂、太阳、神庭、头维。
方法:风寒感冒用火罐法;风热感冒用水罐法。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1~2个。留罐15~20分钟,每日施术1~2次。
主治:风寒、风热型感冒。
效果:一般2~3次即愈,效佳。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
配穴方六大椎至胆俞止的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两侧循行线。
方法:采用走罐法(以姜汁作润滑剂),推至皮肤紫红色为度,然后将罐留在大椎穴、肺俞穴上15~20分钟。也可用排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待症状改善后,改用3~5日1次。
主治:各型感冒。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著。
配穴方七肺俞、风门、大椎、外关、天枢、中脘、足三里。
方法:采用走罐法、闪罐法和留罐法。肺俞、风门两穴用走罐法,至局部出现紫色瘀斑即可;大椎用闪罐法,一反复吸拔10~20次,外关、天枢、中脘、足三里4穴用坐罐法,留罐10分钟左右。后3穴适用于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每日拔罐1~2次,普通感冒,每日拔罐1次,胃肠型感冒,每日拔罐2~3次。
主治:普通感冒,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
效果: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论:引自《外治汇要》(二)。王启才经验。
配穴方八背部膀胱经的循行线上(共4条)。
方法:令患者俯卧或座位上伏案,光露背部,沿着膀胱经的循行线抹上麻油。然后取中号火罐1只,用闪火法把罐吸在患者背部,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下来回走罐多次,直到循行线上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度。四条循行线均应走罐。接着可把罐停在大椎穴上,留罐5分钟,最后用草纸把麻油擦尽。若能加灯芯草灸风池、肺俞穴则疗效尤佳。每日1次。
主治:感冒。
效果:治疗26例,均经1~3次治愈。
附记:引自《浙江中医杂志》。笔者用此法治疗风寒感冒25例,全部治愈。
配穴方九后颈项中段至骶尾部脊柱正中线;后颈项中段两侧至两侧肩外;第1胸椎至骶尾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方法:采用走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驱风油、风油精走罐法,分段刺激至局部潮红并有少数丹痧为度。
若患者消瘦,对刺激的疼痛反应甚重,或是小孩,可采用上述途径行疏排罐法,或涂上述药液后再用疏排罐法。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在大椎、肺俞、大杼穴区各闪罐5~6次,或行挑痧法。每日1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改隔日1次。
主治:感冒。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随证加减,如发热恶寒,咽痛甚者,加曲池、鱼际穴,用刺罐法,或于双耳尖穴位上放血数滴;如鼻塞甚者,加合谷穴,行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再于鼻骨下方的鼻通穴上涂风油精或驱风油;如喉痒干咳甚者,配天突穴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左右;如头痛甚者,于太阳、额中穴上涂云香精等药罐法或出针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若年老、体弱、病情迁延不愈、食欲不振、流涕不止、出虚汗者,取神阙、足三里(交替)两穴行艾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约15分钟;如恶心呕吐者,于内关、中脘穴采用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涂风油精罐法;如腹痛腹泻者,在腹部疼痛点及其相对应的脊柱两侧、足三里(交替),或以神阙为中心,于其上、下、左、右各隔二横指处采用针罐法,或敷姜、涂风油精、贴伤湿止痛膏等罐法。
配穴方十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
方法:采用单纯罐法(7岁以下者只拔神阙、肺俞两穴),留罐5~10分钟,起罐后,将药饼(制备法: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冰片0.2份,共研细末,装瓶密封,使用时用鲜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1cm的圆饼)贴到穴位上,胶布固定6~20小时,以不起疱为度。隔日1次,治愈为止。
主治:感冒。
效果: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如果反复感冒、气管炎者,每7~10日治疗1次,连续5次,可以提高抗病能力,达到预防发病的目的。若合并盗汗者,于神阙穴拔罐后撒上适量的朱砂末,然后再贴药;消化不良、哮喘者,点刺四缝,足三里穴贴药;大便不正常者、贴药于天枢、上巨虚两穴位上;贫血者,贴药于膏肓、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上;缺钙点刺四缝,并贴药于大杼、悬钟两穴位上;流涕,鼻塞贴药于新识穴上;扁桃体肿大、咽喉型气管炎,贴药于扁桃体穴上;发高热者,于少商或耳尖穴上点刺放血数滴。
取风门、大椎、肺俞穴位上拔罐,也可用针上套罐(针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屡用效佳。
头痛
盖脏腑经络气血皆上会于头,故无论外感或内伤都可通过经络气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头部而致头痛。头痛一证,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发其他疾病。中医认为,头痛一证,急性为“头痛”,慢性为“头风”。可分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又因其病邪随经络而致,故又有前额痛、后头痛、巅顶痛和偏头痛之分。见证不同,治当详察。
“病因”致因虽多,无非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所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所以外感头痛,以风邪为多,因“风为百会之长”,为病每多兼夹,故又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之分。内伤头痛,多因七情内伤、脏腑失调、气血不足所致。故又有肝火头痛、痰浊头痛、气滞血瘀头痛;或阴阳气血各有偏虚而引起血虚头痛、阴虚头痛、气虚头痛和阳虚头痛。
“症状”急性头痛多为外感,慢性头痛多为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主要有以下3型:①风寒头痛,症见头痛时作,遇寒则甚,痛连项背,恶风畏寒,口不渴,鼻塞,苔薄白,脉浮紧。②风热头痛,症见眩晕,头痛且胀,甚则如坐舟中,面目红赤,发热恶风,有汗,或尿赤短,大便干燥,或口渴欲饮,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③风湿头痛,症见头痛而沉重如裹,阴雨天尤甚,或伴有肢体困重疼痛,腰膝酸胀,有下坠之感,纳呆呕恶,苔白腻,脉濡缓。
内伤头痛,起病较缓,时发时止,缠绵难愈。主要有以下6型;①肝阳(火)头痛,症见头痛眩晕,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②痰浊头痛,症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③肾虚头痛,症见头痛且空,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耳鸣,眩晕,苔少,脉细尺弱。④瘀血头痛,症见头痛日久,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黯有瘀斑,脉细涩。⑤气血不足头痛,症见头晕目眩,乏力,面色咣白。⑥厥阴头痛,症见巅顶头痛,甚则呕吐痰涎、肢冷、脉沉细、苔白。
“疗法”
配穴方一前额头痛取太阳、印堂;偏头痛取太阳;头顶及后头痛取大椎或百会。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选择所取穴位周围显露的静脉血管,用2号三棱针刺入血管壁,使流出紫暗色淤血,血止拔罐5~10分钟起罐,然后用2%碘酒棉球消毒针孔即可。
主治:顽固性头痛。
效果:治疗510例头痛中,治愈(头痛及其他症状消失,3个月未见复发)30例;显效(头痛及其他症状大为减轻,能胜任一般工作,自认为不需治疗者)14例;无效(只治疗1次未见减轻者)6例。总有效率为88%。
附记:引自《陕西中医》。初次治疗无效者,且出血多为淡红或鲜红色,一般不再采用本疗法治疗。本组病例,每次出血量,最少者为3ml,最多者为50ml。血色越暗,疗效越好。百会穴部位,因有头发,故只用针刺出血,不必拔罐。7~10日话疗(出血)1次,一般3次为1个疗程。
配穴方二大椎、风池、太阳。风寒头痛配风府、外关;风热头痛配曲池、肺俞;肝阳(火)头痛配百合、太冲(只点刺)、胆俞、痰浊头痛配中脘、丰隆、足三里;瘀血头痛_配百会、膈俞;肾虚头痛配肾俞、气海、太溪。
方法:以上头痛均可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风热、肝阳、痰浊、瘀血头痛还可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使微出血,再拔罐。风寒、肾虚头痛可用灸罐法,即拔罐后加温灸5~10分钟;或用留针拔罐法,留罐20分钟。均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主治: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和肾虚头痛。
效果:效果颇佳。
附记:临床实践证实,凡头痛,按辨证处方用药,水煎;第一、二煎内服,第三煎用于药罐法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比单一内治,奏效尤捷。
配穴方三按头痛的部位取穴。前额痛(阳明经),取印堂、上星、四白、解溪、大椎;偏头痛(少阳经),取太阳、胆俞、风池、足临泣、行间;后头痛(太阳经),取大椎、大杼、风池、风门、天柱、昆仑;巅顶头痛(厥阴经),取百会、风池、肝俞、太冲。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对肌肉少的部位加面垫拔罐。留罐15~20分钟,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百会、太冲、行间穴只点刺放血,不拔罐。
主治:头痛。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每次选2~3个穴位,交替使用即可,不必每次全用。
配穴方四太阳、神庭、风池、大椎。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3分,去针后,再用火罐拔之。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
主治:头痛。
效果:屡用屡验。
附记:引自《陕西中医验方选编》。此法对外感头痛效果较好,内伤头痛次之。每次可选2个穴位,每日1次,交替使用;亦可全用,隔日1次。
配穴方五前额头痛取前额部位(阿是穴);偏头痛取太阳(健侧)。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取2号火罐拔之,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主治:前额头痛、偏头痛。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凡外感头痛,加大椎、阿是穴;偏头痛加胆俞(健侧)。验之临床,效果满意。
配穴方六大椎、太阳、天宗、天宗外0.5寸上下及0.5寸处。
方法: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直刺大椎、太阳,再用三针斜刺“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留针10分钟,起针后,进行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以出血为度。或用刺络拔罐法,先用2号三棱针在三角点上和太阳、大椎穴各点剌一下,以微出血即可,然后进行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以上均每日或隔1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头痛。
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满意。
附记:此法系据《外治汇要》针罐法加大椎、太阳穴而成。此法适用于各型头痛,若系风寒头痛、风湿头痛,痰浊头痛,可用单纯拔火罐法;肾虚头痛可用拔火罐后加温灸,并加肾俞穴。
三叉神经痛
现代医学之三叉神经痛,统属祖国医学的偏头痛范畴。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三叉神经支配区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剧烈疼痛,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发病,其中部分患者与月经周期有关;男性亦可发生,而以中老年人为多。
“病因”西医的三叉神经痛病因不明。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与偏头痛的病因基本相似,多因痰浊l中阻,或风邪上窜,清阳被扰所致。病在少阳经,与肝胆有关。风邪上窜,每多兼夹,或夹寒、夹热,而成风寒或风热阻络。或肝火上逆,或气虚血瘀阻络而致。
“症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是,多沿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钟)、日发作数次、电击或刀割样、火灼样疼痛,来去突然。在鼻旁、口周、牙龈等处可有压痛点(扳机点),如果触及这些部位可以诱发,通常多发于三叉神经的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单发于眼支(第一支)者较少见。其痛多从上下唇、鼻翼、眼眶等处开始向外放射。
本病多为慢性,可延至数年或数十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疗法”
配穴方一太阳、胆俞、肝俞。
方法:①药垫拔罐法。用白芷15g,川芎6g,细辛3g,共研极细末,再加冰片0.3g同研,然后加面粉6g和匀备用。每取15g用白酒调和成药膏状,做成3个中空药饼(药饼大于罐具口径),分贴于3个穴位上(每次取一侧穴位),然后进行拔火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起罐后,药饼仍贴于原处,3~4小时后取下,同时配用塞鼻方(细辛0.9g,公丁香3粒,瓜蒂7个,赤小豆7粒,冰片0.2g,麝香0.1g,白芷3g。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取黄豆大的药末塞入鼻孔内,左侧痛取右鼻,右侧痛取左鼻,每日2次。②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留针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火罐10~15分钟,每日1次。③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火罐,留罐5~10分钟,隔日1次。
主治:三叉神经痛、偏头痛。
效果:多年使用,治验其多,效果满意。
附记:一般用第一法治疗,亦可用第二法,若系肝火上逆或瘀血阻络,宜用第三法为善。
配穴方二三叉神经第一支痛取攒竹、丝竹空、阳白、中渚;第二支痛取迎香、四白、禾髎、角孙、合谷;第三支痛取下关、大迎、颊车、翳风、内庭。风寒阻络型配风池、外关;风热阻络型配曲池、大椎;肝火上逆型配曲泉、侠溪、支沟;气虚血瘀型配膈俞、肝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方法:均可采用单纯拔罐法。风寒阻络者也可用闪罐法;风热阻络、肝火上逆者还可用刺络拔罐法;气虚血瘀者也可用留针拔罐法。以上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三叉神经痛。
效果:屡甩皆效。
附记:高渌纹经验。笔者临床应用,每次取主穴和配穴各2~3个,轮流使用,如上法用之,多收良效。
配穴方三大椎、风池、合谷、太阳、胆俞、膈俞。
方法:均采用单纯拔罐法,对风热、肝火、血瘀型也可用刺络拔罐法,气血不足者可用留针拔罐法。均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笔者临床使用,一般取患侧穴位。若病情重者亦可加取健侧穴位,或两侧可交叉使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不可过多,同时要见暗淡红或紫红色为宜,风热阻络,肝火上逆者不拘。效果甚佳。
配穴方四风池、翳风、下关、手三里、合谷。三叉神经第一支痛配阳白、攒竹;第二支痛配太阳、四白、巨髎;第三支痛配颊车、大迎。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得气即可,不必深刺),留针1~5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取主穴2~3个,配穴1个,不必全用。
主治:三叉神经痛。
效果:效果良好。
附记:应注意避风寒、安静、多睡,忌食刺激性食物。
配穴方五委中、曲泽、手三里、肝俞、足三里。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闪罐、留罐和走罐法。委中、曲泽两穴先行刺络放血,然后用坐罐法,吸拔余血;外关、足三里两穴用闪罐法,反复吸拔20余次;手三里穴用坐罐法,留罐10分钟左右;肝俞穴用走罐法,至局部出现暗紫色瘀斑为止。每周拔罐1~2次。
主治:三叉神经痛。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二)。王启才经验。
配穴方六气户、风池、丝竹空、颊车(均取患侧)。
方法:采用贴药拔罐法,每次选两穴,交替使用。以面粉调少量玉树神油或松节油、樟脑水、薄荷水等,做成厚约0.27cm的药饼,贴于穴位上,然后拔罐10~15分钟。隔日1次,6次后改为每周1次,12次为1个疗程。
主治:三叉神经痛。
效果:据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口腔科常荣庆报道:用上法治疗三叉神经痛18例,均获即时效果。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随证加减:若肾气不足者,加肾俞;肝气过旺者,加肝俞或大杼。
配穴方七三叉神经第一支痛取阳白、头维;第二支痛取四白、上关、颧髎、太阳;第三支痛取颊车、大迎、承浆。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毫针刺激穴位,然后将火罐拔在相应部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三叉神经痛。
效果:多年使用,确有一定效果。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加减:风寒夹痰型配风池、大椎;肝郁化火型配肝俞、胆俞;胃火上扰型配胃俞、脾俞、大肠俞;气滞血瘀型配肝俞、膈俞、气海俞。此法在针、罐协同作用下确有效果。拔罐仅为辅助疗法,要结合针灸、中药、西药等治疗,疗效始著。
又取下关、合谷、外关。配穴:三叉神经第一支痛者加阳自;第二支痛者加四白;第三支痛者加地仓后移1寸处。先以毫针刺各穴(下关穴直刺深达1.5~2寸,以针感向上、中、下面颊部放射为佳),留针约20分钟。起针后,于下关和阳白、四白、地仓穴上施行单纯罐法或涂云香精(不涂针口)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1~2日施术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屡用效佳。
配穴方八气户、风池、颊车、四白。风寒外侵加合谷、大椎;风邪化热加曲池;肝郁化火加大杼、肝俞;阴虚火旺加肾俞、飞扬。
方法:采用隔饼拔罐法。先用手指在穴位上重按使其有酸胀感觉,然后将面团做成比火罐口径略大的厚约2mm的薄片,贴于穴位上,将火罐吸拔于穴位面饼薄片上,隔10~15分钟取去,如无水疱则隔日再用此法。出现水疱后须待退后再用此法。每次选两穴,一般6次以后改每周1次,12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
主治:三叉神经痛。
效果:多年应用,疗效颇佳。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张莉经验。笔者临床验证有效。
偏头痛
偏头痛又称偏头风,是由于脑血管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剧烈头痛,现代医学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其痛多在一侧;多呈周期性发作。本病多见于女性,常在青春期发病,其中部分患者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男性亦有发生,以中老年人为多见。
“病因”《临证指南医案》云:“偏者,主乎少阳,而风淫气郁为多。”病发一侧,位居少阳,肝胆互为表里,故发病与肝胆有关。多因痰浊中阻或风邪上窜、清阳被扰所致。肝为百病之源,五脏之贼,故凡肝气、肝风、肝阳之邪皆可循经上达而致本疾。
“症状”偏头痛多痛在一侧或两侧,时痛时止,一发作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以后逐渐减轻而至缓解。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痛前常有先兆症状出现,如患者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或眼前出现闪光、暗点,有时在出现面唇和肢体麻木、失语等先兆症状后20~30分钟即出现偏头痛,剧痛难忍。多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本病多为慢性,可延至数年或十数年之久,缠绵难愈。
“疗法”
配穴方一天宗、太冲、三阴交、风池。
方法:对肝阳上亢型,以针用泻法,先刺太冲穴(患侧),再刺天宗穴(患侧),挤出血1滴;对气血虚弱型,以针用补法,先刺三阴交,后刺天宗穴,挤出血1滴;对气滞血瘀型,针刺天宗穴(患侧),挤出血4~5滴。针后,于天宗穴处,取一直径5~6cm火罐,用闪火法拔罐,半小时后取下,太冲、三阴交、风池只针刺,不拔罐。每隔1周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
主治:偏头痛。
效果:治疗51例,总有效率为92.1%。
附记:引自《天津中医》。一般1~3次即见显效或痊愈,顽固者6次可见显效或痊愈。
配穴方二风池、印堂、太阳、阳白。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或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或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微出血),再拔罐,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偏头痛。
效果:屡用有效。一般用1~3次即可见效。
附记:引自《医学笔记》。加减:血瘀型者配肝俞、膈俞、曲泽、委中;虚寒型者配肾俞、命门、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方三委中、大椎、外关、胆俞、肝俞。
方法:采用留罐、闪罐和走罐法。委中穴先行刺络放血,然后用坐罐法,留罐5分钟左右,此法适用于剧烈头痛者;外关穴用闪罐法,反复吸拔10余次;大椎穴用坐罐法,留罐10分钟左右;胆俞、肝俞两穴用走罐法,至局部出现暗紫色瘀斑为止。发作期每日1~2次,缓解期2~3日1次。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多偏于一侧,亦有双侧者。
效果:临床屡用,确有较好疗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二)。王启才经验。笔者临床验证有效。用时应对头痛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予以确诊。
配穴方四太阳(患侧)、太冲(患侧)、肝俞(患侧)、印堂、合谷。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尖刺后拔罐10~15分钟,以出血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天。
主治:偏头痛。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张莉经验。
中暑(发痧)
中暑,俗称“发痧”。是指发生在夏季的一种急性病证。若不急救,或治不得法,其死甚速。
“病因”多因长期处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夏、秋季节)作业,湿热秽浊毒气侵入人体,使气血滞塞而发病。
“症状”猝然头昏、头痛、心中烦乱、无汗、眼发黑、四肢发冷、指甲与口唇乌青,甚则口噤不能言、神昏、转筋抽搐,或壮热烦躁,或气短、神志不清,或腹痛剧烈,欲吐不出。
“疗法”
配穴方一曲池(双)、委中(双)、舌下两青筋。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轻证,先用三棱针点刺,微出血即可,血止后再进行拔罐(舌下不拔罐),留罐10~15分钟。若系重证,先用手(或筷子2~3根)蘸水拍打曲池、委中,待青筋显露后,再用三棱针点刺放血10ml左右,待血止,再行拔罐(出血量15~20ml止)。起罐后,用2%碘酊涂擦针孔即可。若昏迷或口噤不开者,先用皂角散(皂角研细末),取少许吹入鼻孔后,再行上法疗之。
主治:中暑。
效果: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附记:若系重证,还可加刺少商、中冲、人中、十宣穴放血少许,效果尤佳。一般1~2次即可见效或痊愈。
配穴方二主穴:大椎、委中、外关;配穴:中冲、十宣、脊椎两侧、关冲。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5分钟。脊椎两侧用梅花针重叩刺3~5遍,用走罐法,中冲、关冲、十宣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不拔罐。
主治:中暑。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一般1次,最多2~3次即愈。
配穴方三曲池、委中、曲泽、十宣。腹痛配神阙,神昏配人中、关冲。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神阙穴不针刺),留罐5分钟,每日1~2次。人中、关冲、十宣只针刺出血,不拔罐,主治:中暑。
效果:疗效满意。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放血多少,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轻重而灵活掌握,但每次出血量以不超过50ml为宜。验证临床,多1次即愈。
配穴方四主穴,大椎、外关、脊椎两侧;配穴,十宣、关冲。
方法:大椎、外关用刺络拔罐法,脊椎两侧先用梅花针重叩刺3~4遍,然后用走罐法,至皮肤紫红色为度。配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少许。
主治:中暑。
效果,屡用效佳。多1次见效或痊愈。
附记:如1次不愈,隔1小时再治1次,必效。
配穴方五背脊部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全程、太阳、额中、中脘。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涂云香精罐法(背部膀胱经采用疏排罐式),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针对某些突出症状,选取有关穴位行闪罐法5~6次(如胸闷、心悸选肺俞或心俞;恶心、食欲不振取脾俞、胃俞),每日1次,一般施术1~2次即愈。
主治:中暑。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1~2次即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笔者临床验证多例,多1次见效。
配穴方六大椎、曲池、支沟、承山、曲泽、委中、心俞、厥阴俞、风门、肝俞、肾俞。
方法:采用留罐、闪罐、刺络拔罐和走罐法。取大椎、曲池、支沟、承山等穴用坐罐法,各留罐10分钟左右;取曲泽、委中两穴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再用坐罐法吸拔余血,各留罐5~10分钟左右;取心俞、厥阴俞、风门、肝俞、肾俞5穴用走罐法,至背腰部出现暗紫色瘀斑为止;取阳陵泉穴用闪罐法,反复吸拔10余次。
主治:中暑先兆及轻症中暑。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l~2次即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二)。王启才经验。若为中暑重症,应结合其他方法急救。
疟疾
疟疾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四时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发病为多。
“病因”多因蚊虫叮咬感染疟原虫所致。但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起居失宜等因素,亦是造成正虚邪入的内在条件。
“症状”间歇寒战、高热、出汗、休作有时,每隔1日,或2~3日发作1次。
“疗法”
配穴方一分2组:一为大椎、陶道、脾俞;二为曲池、间使、至阳。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两组穴交替使用。先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少许,然后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主治:疟疾。
效果:屡用皆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二肝俞、胆俞、大椎、身柱、内关、至阳。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分钟。或用刺络拔罐法、药罐法(常用方药为柴胡5g,常山15g),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疟疾。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可每次取3个穴位交替使用,亦可1次全用。
配穴方三第7颈椎各旁开1寸处。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用火罐拔之,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主治:疟疾。
效果:通常1次即愈。
附记:引自《陕西中医验方选编》。
配穴方四大椎、大陵、公孙。
方法:采用灸罐法。前2穴,先温灸5分钟,然后拔罐,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公孙穴只灸不拔罐。
主治:疟疾。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弓f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五大椎、陶道。
方法:采用单纯拔火罐法,亦可用刺络拔罐法,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
主治:疟疾。
效果:屡用效佳。
配穴方六主穴:陶道;配穴:脾俞、肾俞、命门、关元。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主穴(中刺激),待针感传至第6~7胸椎内,即出针,然后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若效果不显,可加配穴。拔罐后,温灸5~10分钟。
主治:疟疾。
效果: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
配穴方七大椎、陶道、身柱。寒重配中脘、公孙、内关、足三里;热重配后溪、液门、疟门、申脉;高热昏迷配人中、百会、疟门、十宣。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15~2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高热昏迷可用刺络(放血)拔罐法。公孙、人中、百会、十宣只针刺或点刺放血,不拔罐。每于发作前1~2小时治之。
主治:间日疟。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此为笔者师传经验。不仅可治间日疟,治疗其他型疟疾,效果亦佳。
配穴方八大椎、陶道、至阳。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随即拔火罐,留罐5~10分钟。隔日1次。本法可单独使用(拔罐),若配合针灸应用,效果会更好。
主治:疟疾。
效果:屡用有效。一般用1次即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支气管炎(咳嗽)
支气管炎,属祖国医学的咳嗽、痰饮等病范畴。临床以咳嗽、咳痰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冬两季为多。
“病因”古谓:“五脏六腑,无不令人咳,咳证虽多,无非肺病。”说明原因虽多,皆责之于肺。无论外感或内伤,皆可诱发本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两大类。急性支气管炎(中医称外感咳嗽)多因外感风寒、风热和燥热之邪,或由口鼻而入,或由皮毛而受,侵袭肺卫,以致肺气失宣,肃降失常,肺气上逆、痰浊滋生;或感受燥气,肺津受灼,痰湿黏腻所致。慢性支气管炎(中医称内伤咳嗽)多由脏腑有病,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所致,或由急性转化而成。二者又多相互转化,如急性失治或治不及时,可转化成慢性;而慢性继发感染,又可引起急性发作。
“症状”急、慢性支气管炎,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可分为以下七型: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干咳)、痰湿阻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脾肾阳虚。外感咳嗽,初起有喉痒、干咳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1~2日后,咳出少量黏痰或稀薄痰,以后逐渐转化为黄稠痰或白黏痰,可持续2~3个星期。急性初起,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渐则以咳嗽、咳痰或干咳无痰为主。内伤咳嗽,多数早、晚咳嗽加重,痰多呈白色、稀薄,或为黏性、泡沫样痰。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如经久不愈,严重的可导致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疗法”
配穴方一分两组:一为风池、身柱、风门、外关;二为天突、经渠、大椎。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或用针刺后拔罐法,先以毫针刺入,留针5~10分钟,出针后,再进行拔罐15~20分钟,每日1次,均每次选1组穴,交替使用。
主治:风寒咳嗽。
效果:屡用皆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二大杼、曲池、风门、肺俞、尺泽、鱼际。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进行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或每次选3穴,交替使用。
主治:风热咳嗽。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三大杼、肺俞、天突、尺泽、外关、经渠、三阴交。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水罐法。先用毫针刺入,留针5分钟,出针后进行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罐后频饮热开水。每次选穴3~4个,交替使用。也可单用水罐法。
主治:燥热咳嗽、干咳无痰。
效果: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忌油腻食物,多饮热开水。
配穴方四大椎、身柱、大杼、定喘、肺俞、风门、厥阴俞、膏肓、心俞、天突、膻中、华盖、旋玑、神藏、气户、库房、云门、中府。
方法:采用水煮罐法。每次拔罐6~8个俞穴,时间持续15分钟,每日1次。次日,在两痕间交替取穴。凡拔过的穴位,均有紫红色斑痕。15次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临床共观察88例,其中66例治疗2个疗程,22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6例有明显感染征象(发热、白细胞增高、咳脓痰),于拔罐前短期应用抗菌药物,其他在治疗过程中,均不加用抗菌药物。按全国统一的慢性气管炎疗效标准,88例中,临床控制21例(占24%),显效28例(占32%),好转26例(占30%),无效13例(占15%)。从症状来看,以对喉痒、咳痰、咳嗽的疗效较好,胸闷和气短次之。
附记:引自《新医药学杂志》。
配穴方五大椎、肺俞(双)、脾俞(双)。
方法:采用闪火罐法。先在应拔部位及罐口涂以凡士林油膏,用闪火法将罐具扣拔在大椎穴上,待5分钟后将火罐向一侧滑动至肺俞、脾俞;起罐后,用同法施于大椎向另一侧滑动至肺俞和脾俞。如此施治至背部两侧皮肤呈现充血或瘀血为度。2~3日治疗1次。年龄幼小或体弱儿童,只取大椎、肺俞(双),用闪罐法拔罐,至皮肤潮红为度。
主治:支气管炎(咳嗽)。
效果:效果甚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六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哮喘配大椎、定喘;脾虚配脾俞、足三里、丰隆;肾虚配肾俞、膏肓。
方法:用罐法与敷贴法相结合。先用单纯拔罐法,留罐5~10分钟。起罐后继用敷贴法,将药饼(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红参1/10,冰片适量,共研细末,用鲜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1cm的圆饼)贴于穴位上,以胶布固定6~20小时。每年三伏天或三九天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3个疗程。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坚持治疗,能收良效。
附记:高渌纹经验。7岁以下小儿,只拔神阙、肺俞。本法是采用拔罐与贴敷配合的一种疗法,比单一疗法的疗效为优。
配穴方七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第1~7胸椎两侧各穴及胸骨上面诸穴。
方法:采用单纯拔火罐法:一般用1.5cm口径的火罐(小儿用较小的火罐)。每日1次。第1次拔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等穴;第2次拔第1~7胸椎各穴及胸骨部位诸穴。每次留罐10~15分钟,交替使用。严重者可在脊椎两侧用走罐法,3~5日拔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久咳不止的急、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疗效甚佳。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
配穴方八分两组:一为大椎、风门、膻中、中府;二为身柱、肺俞、大杼、膏肓、丰隆、曲泽。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5~20分钟。2组穴位,每次选1组。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屡用有效。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民间疗法》。
配穴方九胸骨两侧中心上下2.5~3寸各旁开两横线(共4条线成弧形);背部脊椎(与胸骨相对应部位)两侧各旁开1.5寸和2.5寸(共4条线)。
方法:用走罐法(闪火法走罐)。先在胸骨部由外向内横向(每条线)走罐各4遍;再在背部脊椎旁每条线由上至下各走罐4遍,均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每次拔罐后加用药饼贴敷。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效果:用此法和配用贴敷疗法治疗88例,分别治疗1~5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8%。
附记:贴敷药方及用法如下。①甘白喘息膏:甘遂、白芥子、细辛、白芷、姜半夏各等份。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6个药饼(直径约2cm),分别贴敷两侧心俞、肺俞、膈俞穴上。外以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贴8~20小时后取下)。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②青黛杏鱼膏:鱼腥草15g,杏仁、青黛、蛤壳各10g,麻黄6g,甘草、桔梗各5g,冰片0.3g。先将前7味药共研细末,入冰片共研和匀。每取药散适量(约20g左右),用葱白3根(捣烂)和生姜汁适量调成稠糊状,做成3个药饼,分别贴敷于神阙(肚脐)、肺俞(双)穴上,再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贴8~20小时后取下)。主要适用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配穴方十大椎、肺俞(双)、神阙。急性咳嗽配风门、身柱;慢性咳嗽配脾俞、肾俞、足三里;咳喘配定喘。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或配用贴敷疗法(同配穴方九)。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
效果:多年使用,颇有效验。
配穴方十一天突、尺泽、肺俞、脾俞、丰隆、足三里。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入,留针3~5分钟,出针后,即进行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慢性咳嗽(痰湿阻肺型)。
效果: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一般每次取3.穴,交替使用。
配穴方十二肺俞、定喘、厥阴俞、肝俞、支沟、行间。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2号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拔火罐(用水煮排气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内伤咳嗽(肝火犯肺型)。
效果:一般1个疗程即效。
附记:一般每次取3穴,交替使用。
配穴方十三肺俞、肾俞、太溪、天突、膏肓、三阴交。
方法:采用药罐法(用药煮罐或贮药罐)。煮罐药方(熟地黄、枸杞子、沙参、麦冬各6g,杏仁、川贝、紫菀、蛤壳各5g,五味子3g。煎水,煮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
主治:慢性咳嗽(肺肾阴虚型)。
效果:一般10次左右即效。
附记:此为笔者师传经验。每次用穴,不必全用。一般分2次交替使用。若阴虚火旺,可间以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
配穴方十四肺俞、定喘、脾俞、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
方法:采用灸罐法。每次选用3~4个穴位。先拔火罐,留罐10~25分钟。起罐后,再加温灸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慢性咳嗽(脾肾阳虚型)。
效果:疗效尚属满意。
附记:病属慢性,必须坚持治疗,方能收效。
配穴方十五分两组:一为太冲、少商、丰隆、风门;二为大椎、膻中、肺俞。
方法: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在第一组穴位上点刺微出血,再用梅花针叩刺第二组穴,然后用可调式吸罐器拔出血。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主治:外感咳嗽。
效果:治疗170例,1个疗程痊愈者115例(占68%);2个疗程痊愈者15例(占9%);3个疗程痊愈者9例(占5%);3个疗程以上者,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痊愈者29例(占17%);无效者2例(占1%)。
附记:引自《江苏中医》。
配穴方十六第1~10胸椎脊柱两旁的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大椎、身柱、中府、胸部和背部哕音明显处。
方法:采用走罐法。先在膀胱经走罐至局部紫红,然后在其他穴位上选用单纯拔罐法或各种针罐法、灸罐法。挑罐法宜用于慢性气管炎。涂姜、蒜汁或云香精等药罐法,敷贴姜、蒜或伤湿止痛膏等罐法,均留罐10~15分钟。急性者每日施术1次,慢性者隔1~2日施术1次。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临床屡用,均有一定效果。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如果咳痰清稀,体质虚寒或实寒者,宜采用灸罐法,若有发热、咽痛者,在大椎、身柱等穴位上宜用刺罐法,或施行耳尖穴点刺放血数滴;咽痒咳嗽甚者,加用艾条温和灸天突穴10~15分钟;痰多者,加丰隆穴(交替),施行单纯罐法或各种结合罐法;出虚汗者,在复溜、三阴交、涌泉、合谷等穴位选1对施行艾灸罐法或单纯艾条温和灸15分钟;体质虚弱、食欲不振、病为慢性者,取足三里穴(交替),施行出、留针罐法或各种灸罐法。
配穴方十七外定喘(大椎穴旁开1.5寸处)、肺俞、中喘(第5~6胸椎棘突之间旁开0.3寸处)。
方法:采用抽气罐加药液法。每次取1穴(双侧),施行小抽气罐加药液(药液制备:自芥子、细辛、延胡索各30g,甘遂10~20g,共研细末,浸入75%乙醇500ml内1周,过滤取液装瓶备用),1~2ml吸拔20~30分钟,使皮肤出现深红晕。若术区起疱,下次治疗时未消,可于该点上方或下方施术;也可采用涂药罐法,留罐15~20分钟。均为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屡用效佳。一般连治3个疗程即见显效或痊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十八大杼→膈俞、大椎→至阳、孔最→尺泽、足三里→丰隆、天突→膻中。
方法:采用走罐法。先令患者取俯卧位,显露背部,在背部涂适量的润滑油,用闪火法将罐拔于背部,沿着膀胱经和督脉所选的穴位来回走直罐,至皮肤出现紫红色淤血为止。起罐后将背部的油迹擦干净,然后令患者仰卧位用同样的方法在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和任脉的经穴来回走罐,至皮肤出现紫红色淤血为止。一般每周走罐1次,每次可选2~3条经脉走罐。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医学笔记》。临床验证有效。
配穴方十九①肺俞、大椎、风门与大杼之间;②中府、天突、膻中、气海、足三里。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任选一组穴,留罐15分钟。②组穴起罐后,再拔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穴,留罐15分钟。也可于上述穴位点刺后拔罐,或针后再拔罐。①组穴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1个疗程,②组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日,再行下1个疗程。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屡用有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病属慢性,治非一日,坚持治疗多效。
肺炎(风温)
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致,多发于冬、春季节。临床一般分为大叶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两种。属中医风温范畴。
“病因”中医认为,多因寒温失常、劳倦或酒醉后当风等导致人体正气不足,卫气不固,复感风热之邪,或风寒入里化热所致,或由感冒引起。
“症状”大叶性肺炎,多突然发病,以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咳铁锈色样痰为主要症状;听诊有湿性哕音。支气管肺炎,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翼扇动为主要症状。较大儿童可出现寒战、胸痛、痰中带血。
“疗法”
配穴方一分3组:一为风池、大杼、合谷;二为身柱、膈俞、内庭;三为肺俞、曲池、足三里。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针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次选1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支气管肺炎(痰热喘咳)。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凡有高热,当配用中药或西药内治。若有高热:皮肤青紫、面翼扇动、面色淡白,或高热已退,伴有泄泻、食欲不振,应转西医急救。
配穴方二大椎、身柱及肺部听诊时哕音较明显的相应区,患侧肩胛区及侧胸区稍下端。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3~10分钟,隔日治疗1次。
主治:大叶性肺炎。
效果:屡用有效。
附记:高渌纹经验。
配穴方三大杼、身柱、肺俞、孔最、肺部哕音相应区。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在应拔部位用三棱针点刺,以微出血为度,然后进行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起罐后,随证选用下列外敷方药。①栀黄傲:栀子30g,雄黄9g,细辛6g,桃仁、杏仁各15g。共研细末,用米醋调和成稠糊状,敷于肺俞和胸部哕音相应区。要经常保持药物湿润,如干燥,用醋调湿后再敷。适用于痰鸣长久,迁延不愈的各种类型的肺炎。②麻杏石膏散:麻黄、杏仁、生甘草各9g,生石膏、鱼腥草各30g,大青叶、葶苈子、桑白皮各15g。共研细末,每取适量,用米醋调成稠糊状,分别外敷于肺俞、胸部哕音相应区和肚脐上。要经常保持药物湿润,如干燥,用醋调湿再敷。均为每日换药1次。
主治:各型肺炎,特别是急性肺炎(肺热咳喘型)。
效果:效果甚佳。
配穴方四大椎、身柱、肺俞、风门、膈俞。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5~7分钟,每日治疗1次,连拔3日。
主治:高热、喘促痰鸣、经久不愈的肺炎。
效果:疗效甚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本法有开闭宣肺之功。
配穴方五分2组:一为大椎、风池、肺俞;二为身柱、风门、膈俞。头痛发热配外关、合谷、昆仑、行间;高热烦渴配商阳、少冲、内庭;咳嗽胸痛配定喘、尺泽、中脘、章门。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刺人即出针,然后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次选1组穴,配穴针后不拔罐。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大叶性肺炎。
效果:屡用多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本病亦可用刺络拔罐法,或单纯拔罐法。
配穴方六第1~10胸椎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内侧循行线、大椎、身柱、哕音明显处或X线阴影相对应的胸、背部,胁肋部及疼痛区。
方法:采用走罐法和单纯拔罐法。先在膀胱经走罐至局部潮红,或涂云香精密排罐。起罐后在肺俞、督俞闪罐5~6次,然后在其余穴位上用单纯拔罐法或毫针罐法、刺罐法、挑痧罐法、皮肤针罐法、敷贴姜(蒜)、伤湿止痛膏等药罐法。留罐均为10~15分钟,每日1次。病情缓解后隔日1次。
主治:各种肺炎。
效果:屡用有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若属虚寒、实寒类型者,宜用灸罐法。如果发热恶寒甚者,于曲池穴上行刺罐法(小儿刺少商,不可拔罐),或双耳尖各点刺放血数滴;头痛甚者,于太阳、额中穴上施行涂云香精、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胸闷、气急、恶心欲呕者,于内关或膻中穴施行针罐法或敷姜罐法;痰多甚者,于丰隆穴上施行毫针罐法;痰液清稀者,宜行灸罐法;出虚汗者,于复溜、合谷、涌泉穴中选1对穴位行灸罐法或单纯艾条温和灸10分钟左右;属于虚寒类型,病情迁延日久、食欲不振者,于足三里穴(交替)位上施行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10分钟左右;大便干而多日不解者,于大肠俞或小肠俞、天枢或丰隆穴上采用单纯罐法或毫针罐法。
治疗肺炎,应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法仅为辅助治疗作用。
配穴方七风门、肺俞、膏肓、肺部湿哕音处。邪壅肺卫加大椎、孔最;痰热壅肺加尺泽、曲池、阴陵泉;肺灼阴伤加肾俞、膈俞、鱼际、心俞。
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尖刺或梅花针叩刺后,拔罐(留罐)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天。
主治:肺炎球菌性肺炎。
效果:临床屡用,确有较好疗效。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张莉经验。
胸膜炎
胸膜炎由感染、肿瘤的变态反应及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病变。属中医“痰饮”、“胸胁痛”范畴。
“病因”中医认为,痰饮多因内有水湿痰饮,复感外邪,交阻胸胁,肺气受阻,肃降失司所致。
“症状”发热、胸痛、渗出液多、呼吸困难等。
“疗法”
配穴方一大椎、内关、支沟、气户、足三里。发热配曲池、列缺;咳嗽有痰配丰隆;气喘配膻中;胸痛配阿是穴(压痛点)与阿是穴相应的夹脊穴。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3~5分钟。每日1次。发热,曲池、大椎穴用刺络拔罐法。列缺刺络放血,不拔罐。
主治:胸膜炎。
效果:有一定效果。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病情严重者,应配合中医内治。
配穴方二分2组:一为肺俞、大椎、风门、足三里;二为膈俞、膏肓、大包、胸乡、玉堂。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3~5分钟。每日1次。每次选用1组穴,交替使用。
主治:胸膜炎。
效果:屡用多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三身柱、大椎、肺俞、阿是穴(胸痛压痛点)。
方法:一般用单纯拔罐法。严重者可用刺络拔罐法。留罐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胸膜炎。
效果:治疗14例,(其中6例配用中药内服),全部有效。
配穴方四风池、风门、陶道、尺泽、外关、合谷、阳陵泉。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强刺激,出针后,拔火罐,留罐3~5分钟,每日1次。
主治:胸膜炎初起,头痛、恶寒、发热。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
配穴方五身柱、厥阴俞、尺泽、太渊、阳陵泉、足临泣。湿性胸膜炎加肺俞、心俞、肾俞、肝俞、三阴交。
方法: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针强刺激,出针后拔火罐,留罐5~10分钟。临证取穴,每次用3~4个穴位,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各类胸膜炎。
效果:屡用效佳。
附记:引自《医学笔记》。
配穴方六大椎、陶道、灵台、至阳、肝俞、水分、阳陵泉、章门、三阴交。
方法:采用灸罐法。先拔火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后加温灸5~7分钟(或3~5壮)。每日1次。临证用穴,每次只选4~5个穴位,交替使用。
主治:慢性胸膜炎。
效果:屡用多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本病必须坚持治疗,其效始著,少则不显。
配穴方七疼痛部位、胸膜摩擦音明显处、肺俞、膏肓、魄门(病侧)、风门(病侧)、膈俞(病侧)、大椎、足三里(交替)。
方法:①采用单纯罐法或涂云香精、风湿跌打药酒等药罐法。若发热恶寒甚者,加曲池行刺罐法,或双耳尖点刺放血数滴。②在疼痛部位、胸膜摩擦音明显处、肺俞、大椎穴等部位采用毫针罐法、刺罐法、皮肤针罐法、灸罐法,其余穴位采用单纯罐法。
上述各法均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待症状缓解后改隔1~2日施术1次。
主治:胸膜炎。
效果:屡用效佳。并附验案说明(略)。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临床验证有效。如能配合药物治疗,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肺结核(肺痨)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中医称肺痨、痨瘵等。
“病因”中医认为,此病多因肺津不足,气阴两亏,或阴虚火旺所致。
“症状”咳嗽少痰,或咯血,或痰中带血,咽喉干痒,潮热或五心烦热,盗汗,疲乏消瘦,面白唇红,掌心发热,腰膝酸软,食欲不振,脉细数。一般分气阴两亏和阴虚火旺两种类型。
“疗法”
配穴方一肺俞、肾俞、膏肓俞、足三里、神阙。
方法:采用药罐法。气阴两亏型用月华丸加减;阴虚火旺型用秦艽扶羸汤加减。取药煎水煮罐,或取汁贮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歇3~5日再行第2个疗程。
主治:肺结核。
效果:治疗35例,随证选用上方,头2煎内服,第3煎煮罐拔之。总有效率为85.7%。
附记: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治当缓图。应以内治为主,并辅以药罐疗法,疗效尚属满意。
配穴方二肺俞、膏肓、大椎、身柱。咯血者配中府、膈俞;潮热盗汗者配复溜、神阙、大溪;食欲不振者配脾俞、中脘、足三里;腰膝酸软者配关元、志室。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留罐15分钟。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肺结核。
效果:有一定疗效。
附记:高渌纹经验。
配穴方三风门、肺俞、心俞、膏肓。
方法:采用涂药拔罐法。先用白芥子糊(白芥子适量,炒黄,研成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涂于应拔部位,然后拔火罐15分钟。以皮肤发红、发痒,继而出现水疱为佳。7日治疗1次。
主治:肺结核。
效果:屡用有效。
附记:高渌纹经验。笔者曾用此法治疗数例空洞型肺结核,开始单用此法,确有一定效果,继而以内治为主,辅以此法,缓缓图治,终收全功。
配穴方四肺俞、大椎、阴郄、尺泽、膏肓、肾俞。咳嗽配督俞、太渊;痰多配脾俞、中脘;发热配身柱、复溜、曲池、间使;盗汗配后溪、三阴交;咯血配膈俞、列缺;大便泄泻配大肠俞、天枢、气海;食欲不振配脾俞、中脘、足三里。
方法:采用针罐法(针刺后拔罐)或药罐法(方药同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肺结核。
效果:屡用有效。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每次选用4~5个穴位,轮换使用。如系阴虚火旺者,亦可用刺络拔罐法;如气虚偏甚者,亦可拔罐后,加温灸肺俞、肾俞、脾俞、中脘穴(各灸1~3壮)。
配穴方五肺俞、膏肓、大椎、身柱,与病灶相对应的胸和背部、足三里(交替)、三阴交(交替)。
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或毫针罐法;若肢体欠温、遇寒易感冒者,可选择其中2~4个穴位,施行艾灸罐法或敷姜罐法,其他穴位行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若是小儿患者,在胸背部穴位行单纯拔罐法,留罐5~10分钟(四肢穴位行针刺即可,不拔罐)。病证表现显著者,每1~2日施术1次,症状缓解后,改3~4日施术1次。
主治:肺结核。
效果:屡用有效。并附验案2例(从略)。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随证加穴,痰多甚者,加丰隆穴(交替);咯血者,加孔最穴(交替);潮热者,加劳宫或涌泉穴;盗汗者,加阴郄或神阙穴;遗精频、腰酸软者,加关元俞;闭经者,加血海穴;食欲不振者,加脾俞。以上配穴可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出、留针罐法,但神阙穴忌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