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如何开店赚钱
10732200000074

第74章 发展商圈的技巧

商店的位置怎样,会影响顾客前来消费的意愿,乃至影响商店经营的成功与否。因此,商店店址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就消费者购买时要考虑的因素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在选择商店的地址时,不可忽略消费者的期待。

消费者购买商品要考虑的因素:

(一)距离远近及时间长短

离店距离的远近,步行需多少时间,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费时的多少等,都是消费者到商店要考虑的因素。当然,其距离愈近愈好,时间愈短愈好。

(二)购物便利性

商店的商品,是否备齐?消费者所要购买的商品是否一次可以购足?消费者希望不必多跑其他地方就能买到所要的商品。

(三)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总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因而价格的大众化,是每位消费者所期待的。

(四)购物时的选择性与自由性

消费者期待更多的商品讯息,对于商品也希望有更多的比较机会。如果商店能提供更多的商品讯息及商品种类,消费者会乐意上门购物的。

(五)消费的舒适度与愉快感觉

商店的空间应宽敞,停车要方便,同时商店也不仅仅是贩卖商品。其商店的展示效果很重要,要让顾客如同观光一般,有愉快的感受。

在考虑到消费者的立场后,对于商店的立地条件的分析,则是开店不可或缺的程序。例如,考虑开店地点的出入人流量多寡,调查附近相同种类的商店有几家,营业情形如何,商店的内容怎样,未来此区域的发展如何等,这些都是开店前不可忽视的。

(六)商店选址

商店经营应考虑的最基本的因素,须慎重决策。否则,就不能掌握住商圈的特性。

1.居住的条件

商店地点附近的住户情形必须掌握。这些商店附近的住户,可能是我们的基本顾客,所以,人口的多寡、生活水准的高低、消费习惯、年龄结构、职业结构、人口增长率等,都要认真加以分析。如果能掌握这些住户,他们就是商店的长期顾客。

2.交通条件

商圈的大小和交通设施的完善有密切关系。按一般人的观念会考虑到商店要花多少时间(不论是步行也好,坐车也好)。如果时间太长,往往会影响前往的意愿。所以,如果是交通设施发达的地区,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消费;如果是交通辐射中心,则因为人流量大,每日所带来的顾客数量也非常可观。因此,交通网的分布、交通工具的便捷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

3.吸引力条件

开店附近的各项相关条件,如公司行号、文教设施、商业机构、娱乐机构等愈多愈全,表示该地区吸引客流的力量愈大,也就是“集客力”强。因此能经常吸引各种不同的人,带来本店流动性的顾客。

(七)商圈特性

由于顾客购物的需求,与商品供应种类、功能不同,在顾客购物时,针对娱乐、餐饮等,应有不同的考虑,因而形成的该地区某一类型业种适合经营的氛围,即该商圈的一种特性。这种商圈特性与商店的立地环境是不可分的,应依立地环境区分之不同,以适合各个不同的业种。

1.住宅区

因顾客固定,所以可经营消费性商品,如食品、日用品、杂货等,这在住宅区是最稳定的消费品。

2.文教区

因近邻学校、文化单位等,是文具、书籍或文化用品等需求量较大地区。

3.办公区

在办公机关集中地,上班族来自其他地区,上班时间又只限朝九晚五。因此,上班之余可品味流行的服饰、餐饮等。这样的一些需求,显得比别的地区大。

4.商业区

商业区因汇集各种不同的商店而形成市集,可吸引更多的顾客人流,是适合各种业种竞争的地点。

5.娱乐区

能容纳除娱乐设施以外的各种相关业种。由于可吸引大量外来顾客消费,因而比较适合经营观光、游憩、餐饮等业种。

6.综合区

不管是商住综合区还是工业综合区,因具有各种不同的商业机能,所以只要选择适合地点,都各有适合经营的空间。

(八)商圈范围

商店的势力范围,是指顾客可能前来店里购物的影响区域。因顾客到店里,不外乎走路、骑车、坐公共汽车等,时间的长短、停车是否容易,都会影响顾客前来消费的意愿。因此,若以时间为考虑因素,则徒步10分钟以内到达为主要商圈,10~20分钟为次要商圈;若以距离为考虑因素,则半径250~500米左右,是俗称的徒步商圈。商圈大小,还与贩卖的商品种类有关。若是选购便利性商品,以时间为考虑因素,则10分钟以内的路程是主要商圈。若是选购性商品,如服饰、家具等商品,以时间为考虑因素,则一般为10~20分钟的路程;以距离作考虑因素,则在1公里的范围内。

(九)商圈大小

商圈之形状,不一定是圆形,其大小受商店经营与商品种类、商店规模大小、有无竞争商店、交通状况等的影响。

1.商店经营形式

若商店提供种类齐全的商品,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则商店的吸引力较大,商圈范围亦更大;若注重促销方法,其商圈范围也较大。

2.商品种类

依商品的不同性质划分,则便利品商圈范围最小;选购品范围次之;特殊品的商圈范围最大。

3.商店规模

百货公司、大卖场、购物中心等大规模的商店较之于小型的便利商店、专卖店,当然规模大的商店,其商圈范围更大。

4.竞争状况

竞争同业多,相对来说商圈范围就较大,但如果竞争商店位置相背离,则商圈范围变小。

5.交通状况

如果交通网愈密,交通愈便捷,则商圈的范围愈大。

(十)商圈分类

一般商圈的分类,常以抽象距离的远近作为分类基准,不论是以距离表示,还是以交通工具分布状况作基准,其分类大致如下:

(1)徒步商圈

半径在250~500米左右的范围。

(2)生活商圈

半径在500~1500米左右的范围。

(3)地域商圈

半径在2000~4000米左右的范围。

(4)都市部分商圈

由于交通路线密集,换车方便,故成为辐射地区,此影响范围大。

(5)都市全城商圈

商圈范围覆盖整个都市,交通或人流量来自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