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10732000000006

第6章 天地有中和之道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蕃育。”中国人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视野中获得了人生和社会的中和理念,于是中庸伦理由此发生。天地真有中和之道吗?

可以作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如果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阴阳各走极端、不中不和的环境,人类和动植物还能够生长发育得起来吗?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四千年前的中国古人所认识的宇宙,仅限于视力所及的日月星辰和大地。他们想像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太古”,天与地混在一片,有女娲开辟鸿蒙,使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天地各行其道,互相配合,于是有了一个“中和”、“自足”的环境:日月星辰,周行不殆;四时八节、二十四节兴起;天地间风雨调和,寒暑有节,于是便衍生出万物。所以老子《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生二,指混沌中分出天地,天地的运行进而生出阴阳、寒暑这些对立的两极。“二生三”指天地、阴阳、寒暑这些对立的两极及其相互配合的“中和”关系,衍生出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古人把“中和”看作生物的基本因素之一。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基义》中表述了这种观点:“寒暑与和,三而成物”,“三而一成,天之大经”。

爱因斯坦说:“统一、联系、和谐、协调是自然界的普遍性质。”中国古人“中和”的宇宙观有合理的因素。

根据现代宇宙学研究,宇宙起源于46亿年之前的一次大爆炸。地球和太阳系在大爆炸之后形成,宇宙从混沌进入“物质”的有序状态;地球在它的演进过程中,创造出宜于生命发育繁衍的“中和”环境。它有水和大气作为介质,它与太阳的距离不远也不近,它不太冷,也不太热,这就是“中和”。地球是唯一适宜于生命发育的地方。地球35亿年出现生物,从物质有序状态进入“生物”有序状态。地球上的生物杂多而差异,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有序而不违于和。

“有序”是信息科学的重要概念。据信息科学研究,“有序”这种分布状态是对“无序”(混沌)的均衡、协调,是使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因素分布于两极;而在两极之间,是能够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中间因素。这种“极——中——极”的有序化造就稳态结构。没有有序化过程和结构的稳态,就没有今日之宇宙。

任何一种稳态结构都有自己的两极与“中”,而且“中”在结构的稳态中似乎更为关键。两极,具体说来,是指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或系统内部相互对立的两端。两极能够共处,必得有中间因素。例如水与火,两不相容,直接面对,不是水浇灭火,就是火燥干水,它们势不两立;而如果有锅炉之类的中介,则水火成了一种稳态结构,不仅变得相容了,而且有特殊功用。又如原子内部的质子与电子势不两立,而如果按质子——中子——电子进行有序排列,则原子成了稳态结构。“中”能使不相容者变得相容,使势不两立者能够并存。没有“中”,结构就会解体。

天地有中和之道,这从日新月异的电脑技术似乎可以得到一些证明。计算机只用“0”和“1”(类似于阴阳),却足以计算例如大气环流这样复杂的模型。佛典“因缘和合而生物”的道理似乎在计算机编程上有所表现:类继承其父类,程序调用其子程序……而程序又是描述实际的工具。从计算机编程原理可以看出,有序与中和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它无处不在。没有它,计算机的方程式就不可能有解,更谈不上地球上的生命奇迹。

哲学家程颐说:“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河南程氏粹言》卷二)世界的秩序和生命的发育离不开“中和”。中国人的“中和”似乎比信息科学的“有序”更为高深。“有序”实现系统的稳定,对立面的相容与相安,而“中和”不仅如此,它同时关心系统的互补与结合以及整体功能的最优发挥。《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序”实现了“天地位”,而“中和”同时实现“万物育”。而且,中国人将“中和”推广到伦理生活和心理世界,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自然文明”。

(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爱因斯坦认为,这个世界是音乐的音符构成的,也是数字构成的。0.618从数字角度揭示了中和之道。

古希腊智者毕达哥拉斯对中庸智慧的最大贡献,是他发现了0.618的黄金分割率,人称黄金中道。

毕达哥拉斯路过铁匠作坊,被清脆悦耳的打铁声迷住了。在什么条件下铁锤敲击铁砧时才会发出音乐般的声音呢?走进作坊,他仔细测量了铁锤和铁砧的尺寸,发现凡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者,它们之间都存在着0.618的比例关系。他以哲学家的敏感,认定0.618的比例关系隐藏着对立面和谐共存的秘密。法国美学家泽辛把这一比例称为“黄金分割率”,人称黄金中道(Golden Mean)。“黄金中道”后来成为中庸之道英译名。

在大自然的美中,黄金分割率随处可见,例如一些草本植物的造型,一些动物的毛色配比和身段配比。就拿我们经常看到的花瓣来说吧。如果你观察一朵多重花瓣,就会发现一列奇异的数字:从花蕊算起,由里往外,各层花瓣的数字依次是1、2、3、5、8、13、21、34、55……这一数列有一个规律,从第三项起,每项均为前两项之和。这就是数学上著名的斐波纳奇级数。这数列,愈到后面,前后两数之比愈接近0.618.原来生物生长繁衍的最优原则与铁锤铁砧和谐比例如此一致!0.618真是几何学的瑰宝。

值得注意的是,从比值看,斐波纳奇级数是一个从粗略(例如1/2、2/3、3/5)到越来越精确(例如34/55)的无穷系列,可以用来满足不同实践目的的最优化选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往往是模糊的,因而也是粗略的。

0.618在美学和艺术上蕴含着一种神奇的魅力美。把二胡的千金放在琴弦的0.618,基音丰富,出现泛音;独唱演员站在舞台的0.618位置,歌声格外和谐悦耳;人体齐腰的下半身与身高之比为0.618,人体显得健美;女性腰围与臀围之比在0.618~0.7时,最具女性美。国旗的宽与长之比为0.618,每个五角星上的交叉点也都为0.618,因而国旗显得庄重、光彩。

和谐是美,美是实现了的和谐。凡是系统内部有归一化的中心,并且有辗转连续的对称特性,都可以用0.618找到具有和谐比例关系的“优位”。“0.618”黄金中道是毕达格拉斯研究铁锤和铁砧的和谐比例关系时发现的,是“中道”的数字化。它说明了美不仅是一种主观认同,而且是一种客观存在。

0.618作为“优选法”,在化学配方、工艺实验、仪器调试和农药稀释等需要确定比例、配比、常量的许多领域,都能大显其“优”。上世纪中叶,数学家华罗庚走南闯北推广优选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解放牌汽车油器优选化节油一项,每年即可节约汽油百万吨。

1964年,华罗庚来湖南株洲硬质合金厂推广优选法。我曾请教他0.618的优选法与中国古人伦理生活的中庸之道有无相通之处。华老对我说:“我是搞数学的,我没有研究过中道。不过,我认为应该有相通之处。优选法是科学,0.618是对自然界‘优位’的定量描述。中庸之道是古代中国人的哲学,可能其中有对大自然中道的定性体验吧。”

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坚持这样的信念:既然独唱演员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上演唱的整体效果可以最佳,那么在人生的舞台上,在人际关系的舞台上,在人性的现实中处理伦理问题,也一定存在一个整体效果最优的中位。只是这个领域模糊,只能“约之以中而行之以诚”罢了。

而且,我也相信中国古人所谓“天之道”:概率论实验告诉我们,在大数范围内旋转钱币所得两面的概率,越来越接近1/2;在大数范围内统计人类自然生育的概况,男女比率接近1/2.这是地球上的概率平衡,是地球上的“大数定律”,它说明在地球大环境中,有一种不为人知的阴阳平衡机制,在冥冥之中起作用。中国古人名之为“天之道”。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

孔子说:“无过无不及。”

司马光说:“抑其太过,举其不及,大要归诸中和而已矣。”

(三)圆乃中和之极致

中国古人认为最完美的形式是“圆”。南宋袁采说:“万物做到极精妙处,无不圆者。”

圆有什么奇妙之处呢?圆,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它最简单又最神奇。人类随处都能见到圆。且不说宇宙中太阳、月亮和无数星星无一不圆,就连大地上瓜果、树干、藤蔓也无一不圆,水滴是圆的,随口吹出的肥皂泡个个是圆的,甚至连人的脑袋、眼球和手指头也是圆的。从白天黑夜(地球的自转)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从潮汐的周期活动,从动物以心脏为中心的体循环和液循环,等等,人们处处感觉到周而复始的圆周。大自然的圆不仅启迪了中国人的智慧:制造了锅、碗、盆、桶、钱币、车轮和球等无数的圆的物体,而且形成了“圆”的哲观——圜道思维以及圆活变通的处事方法。

圆是“最小”和“最大”的统一。

对于圆和球,数学家下过精确的定义:距某一定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或集合,在面,则是圆;在体,则是球。大自然不会下定义,但却有它自己的章程或规律,古人称之为“道”。这个“道”就是最小势能原理。在周长一定的任意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当体积一定时,球的表面积最小。当肥皂膜吹离框架,肥皂膜表面的收缩力(吸引力)把自己的面积收缩得最小,使自己免遭破坏,以维持自己的稳态和“生命”;而内部的空间则扩展得最大,以适应空气的膨胀力(排斥力)。这种最小和最大的统一就成了圆的肥皂泡,吹一千次也是如此。这就是最小势能原理在起作用。从经济学看,它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和增大容量。从生命科学看,它是“生命”体的自存之道,可以最有成效地适应环境。

对“最小势能原理”的体悟,中国人有圆融成事的中庸精神。对外,尽可能收敛、稳健,避免与环境矛盾与冲突,因而谦逊、含蓄、温柔、留有余地成为中庸之德;对内,则尽可能扩大心理空间,容人、容物,包括在无可奈何之中原谅自己,讲包容、讲气量、讲天地襟怀,成为中庸之德。

(四)“中”有不同的形态

0.618的黄金中道,是铁锤和铁砧关系和谐的秘密;最小势能原理,是圆(例如肥皂泡)存在的秘密。天地有中和之道,中乃道之本。

“中”有不同的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实体”和“非实体”两大类:

实体的就是有形的,甚至看得见的。

例如,在我们的身体里,消化系统以胃为中,呼吸系统以肺为中,循环系统以心脏为中,而我们整个神经系统以大脑为中。在我们的形体上,头脚以胸腹为中,左右手脚以躯体为中。

例如,在系统的正态分布中,有中间状态的实体:空间上有左中右、上中下、大中小;目标群体中有超格品、合格品,不合格品;原子核中有质子、中子、电子;在黑与白的连续体中,“灰”是中间部分,早晨和傍晚都有“灰蒙蒙”的时候。在一切规定质的稳定性的场合,都有量的中介。

在系统的转化中有中转环节。例如冰、水、汽,水是中转环节;左岸、右岸、船或桥,船或桥是中转环节……

在系统的内部对立中有平衡点。例如杠杆的“支点”、钟摆的中轴、正负数之间的“零”,以及一切矛盾共同体中的“正反合”。

在政治伦理、经济伦理和日常伦理生活中存在中间实体。例如,在先进和落后之间存在中间群众;在富裕与贫穷之间,存在中间阶层;法律规范在禁止与提倡之间存在“允许”的自由空间;道德规范在“失当”和“应当”之间,存在着“正当”的中性行为;在“自私”和“无私”之间,存在着“有私”而不犯禁的中性品质;社会态度在赞成与反对之间,也有“无可无不可”(弃权)的中性表态。

无处不在的这类“三分”之中,“中”是实体的,有形的。但“中”还有非实体的,无形的一类。

例如,在宇宙天体和太阳系里,恒星、行星、卫星各行其道,运行有序,既不会被太阳或邻近的星球吞没,也不会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就是因为它们有一种由相互间的斥力和引力(两极)所决定了的合力以自控。这个合力是可以计算的一个常量,它决定星球自身运动的轨道和速度。要发射地球卫星或月球卫星,首先要决定一个“守度”的常量,保证它有自己运行的合适轨道,保证它不出轨。

如同宇宙间不同质量的星球有不同的轨道;人际间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距离。“中”在人际关系中的内容复杂,但人际关系中的“距离”肯定是一个要素。因为“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的平衡造成的。引力胜过斥力,则能把对方拉过来;斥力胜过引力,则把对方推出去。拉得多近,推得多远,就是力的“平衡”问题,也是“距离”问题。

前面所说的铁锤和铁砧的和谐比例关系0.618,它也是非实体的,无形的,仅仅存在双方质量(实际上是力作用)之中。

不管“中”是实体的、有形的,还是非实体的、无形的,“中和之道”所说的“中”,都是指两极的关系。把“中”作为关系概念把握,才有“中和智慧”和“中庸之道”。正如毕达哥拉斯所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五)“中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

朱熹说:“道之本原出于天”。什么是“道”?王夫之认为道是“天地人物之通理”。既然天地有中和之道,那么一切人情物理都有中和之道,中和也就成为中国哲学基本范畴。

《中庸》说:“中,天下之大本也;和,天下之达道也。”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然变而通之,未始不由乎中和也。”

中国古人把“中和”视为事物存在的首要因素,中国文化“重生”“惟和”。《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只有“中和”才能生育万物。

事行失“中”则失“和”,事行得“中”则得“和”。“中”与“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中”是“和”的原因,“和”是“中”的结果。“中”是“和”的手段,“和”是“中”的功夫。要了解“中和”在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意义,必须了解“中”在中庸哲学中的外延。

“中”在中庸哲学中的外延有三:一是客体和对象领域里的“中”;二是主体和行为领域里的“中”;三是实践领域里的“中”。

从基本要素的逻辑构成上看,一与二属一级范畴,三属二级范畴,它包括前面二者。

第一,从客体和对象的领域看,每一事物、每一系统都有“两极”和“中”。上面已经举过许多例子。“中”,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都是使系统内部对立得以统一和稳定的要素,在化学中为“平衡”,在物理中为“常数”,在数学中为“方程有解”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列宁在《哲学笔记》中都提出了“两极”和“中介”的概念,宇宙万物都有其自处之“中”,这是客体与对象之“中”,是“中”概念的一级范畴。

第二,主体和行为之“中”,包括中正的立场、中正的目标和中正的临场发挥等。“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静心屏气,全神贯注,对准靶心,站好姿势,拉满弓弦,记住要领。射击场上,教练反复教导如何射中靶心,但能不能射中,要看各人的本事及临场发挥,即使教练上场,也不见得回回十环,主体行为之难,大致类此。

主体行为之“中”,首先要心放得正,为个人的喜怒哀乐所支配,肯定不能中。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主体和行为之“中”是一级范畴,它表现为人在实践中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一面。

第三,实践领域里的“中”。人的实践涉及主体与客体,要求统一主观与客观。办任何事情,都要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于理于情,讲究适中合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既要有人的意志力的加入,又要洞悉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既要有主体和行为之“中”,又要有客观与对象之“中”。今日河南人在评价人的实践常常说“中”(zhòng)或“不中”。要“中”,心里先有一杆秤(主观),并且事实上“方者中矩,圆者中规”(客观)。实践领域之“中”是二级范畴,包括前面二者。二级范畴之“中”就是主客之“和”。所以《中庸》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像射箭一样,未发而守“中”,既发而“中”节,得射之“和”。

孔子之“中庸”,周敦颐之“太极”,张载之“太和”,它们概括“中和”这一“天地人物之通理”。

“阴与阳和,气与神和,是谓太和”(《张子正蒙法》)。张载精研《易》、《庸》,著《正蒙·太和篇》。可见,“太和”就是无处不在的“中和”。王夫之解释说:“太和,和之至也。”

“中和”、“太和”并非事物内部没有矛盾和斗争,而是矛盾性和斗争性服从于中和。张载说:“‘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

因为“中和”、“太和”具有本体论意义,所以成为伦理实践的价值取向。张载认为“两斗相仇反常,融通同一正常”,“存神尽性,保合太和”(《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就是说,按“保合太和”的价值取向来控制自然,使人天亲和;变革社会,使人人亲和,调理自身,使性命、神气、心身亲和。曰“栖天真、养太和”;曰“春至时和,花铺好色,鸟啭清音,一念慈祥,酝酿两间和气”;曰“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间不可一日无喜神。”(《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