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名老聃。生于公元前571年,比孔子大20岁,他做过周守藏室官吏,守藏室内历史文献资料甚多,所以老子精通历史和周礼,他活了相当大的岁数,司马迁说他在160岁以上,这不大可能,林语堂认为他超过90岁,这似乎可信。他的唯一著作是《老子》,又称《道德经》。
老子和孔子有师承关系。老子是孔子的老师。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在25岁之前曾面见老子,拜他为老师,向他请教“礼”的事情。年轻的孔子看到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一心要恢复西周初年泱泱大国的“礼治”风范,他要做“礼”方面的事业家。《孔子世家》说他17岁就带着身边的青少年演习他所知道的周礼。
老子虽然精通周礼,但对“礼”本身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天地”、“自然”之道。他认为只有体悟到自然之“道”,就能秉要知本;相反,离开道去求仁、求义、求德、求礼甚至求刑法,求强兵,都是舍本逐末的事情。他说,人们往往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刑,失刑而后兵。”总是不得已而求其次,而不能从“道法自然”这一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总不能有长效,即使讲用兵,也要讲赏罚分明,讲仁义之师,讲军礼军法,讲替天行道等。这个“兵”也才能用好。老子的“道”颇有点“纲带目张”的味道。
对孔子前来学礼,老子自然讲了上面这番道理,无奈孔子太执著,老子也只得满足他的愿望。从二人分别时的情形看,他们相处得很好。
分别时,老子向这位有志向、有才华的年轻人送了几句箴言:“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老子的意思是,你在乱世恢复周礼,这是政治上很敏感的事,在做法上不能走极端,不能为此去“发人之恶”、“议人之非”,否则你就“危其身”,“近于死”。老子告诫他作为“儿子”作为“臣子”,在这个权谋当道的社会中,如何趋利避害。从后来孔子恓恓惶惶不得志的情况看,老子是有预见的。老子这一番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孔子也谨记在心。
老子是当时思想界的权威,这从孔子用“其犹龙乎!”的赞语谈论老子可知。孔子晚年在建立自己的“中庸之道”时应该多少受到老子“阴阳”、“度数”、“中和”、“无咎”思想的一些影响。例如,他的“礼学”和“仁学”就贯彻了“中和”思想;鲁庙中,他的“欹器以满覆”议论也与老子“盈消虚长”的思想一致。老子的后继者庄子在《庄子》一书中,记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有四五十处之多。在这些对话中,老子总以长者、智者的身份和口吻教诲孔子。当然,这是寓言,不必信以为真,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它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思想交锋的实质。在这种交锋中,儒家肯定吸取了道家的思想。
《老子》一书规定了“道法自然”的客观视角和认知取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老子和道家之“道”,是“天地之道”,是人在效法自然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天地之道”。《黄帝内经·素问》说:“在天为玄,在地为化,在人为道。”老子和道家的“道”,是体现“天玄”、“地化”的那些东西。《老子》七十七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里的“天之道”,是道家之“道”,是“道法自然”之“道”。大自然有一条平衡律或中和律,是“损有余而益不足”,或者说“盈消虚长”。而不曾效法“天地之道”的“人之道”,往往与天道相悖。这里的“人之道”主要指人欲之私和“人心不足”。社会财富有限,“人心不足”的结果必然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人心惟危”,是人性中不中不和的一面,是人性的弱点。
信仰“损有余而益不足”和“盈消虚长”的“天之道”,必然主张“中和”。“中和”是中庸的核心思想,将这一思想明确下来的是老子。
《老子》一书中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著名命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说得太多了!说多了会妨碍对事物的度数的判断,与其如此,不如默而守中。
要理解这句话,一要知道什么是老子所说的“数”,二要知道为什么“多言数穷”。
《庄子·天运》篇记载,孔子因“未得道”而向老子诉说:“吾求之度数,五年而未得;吾求之阴阳,十有二年未得。”老庄有继承关系。庄子所言的“度数”,就是老子的“数”。王夫之《庄子解》(卷三十三)这样解释:“天地人物之化,其阴其阳,其度其数……有定无定,变与不变,皆有其极,而为其大常,皆自然也。”但王夫之并未讲清什么是“度数”,所以王敔在增注中引方以智的话说:“盖‘数’自有‘度’……数为藏本末之机,而‘数’中之‘度’,乃统本末之适节,道之龠也。”
原来“度数”是影响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数量质量关系。在一定的限度内,事物保持常态,超过了限度,事物的性质就变了。所以我们常说“要心中有数”。在今天这个科学发达的时代,科学家可以用数字来描写这个世界,所以有“数字电视”“数字世界”等等。在老子那个科学落后的时代,要感受事物的“度数”,老子认为要“虚心体道”、“道法自然”。而语言这个东西,它表述的是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庄子·秋水》篇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语言的局限性不止此。例如在逻辑学中,就有语言歧义和名词模糊引起的谬误,有以权威为据的谬误和交相强调的谬误等等。游说,就是设法激起人的不平之气。心气不平就会妨碍对事物度数的判断而走向极端,所以日常语言可以妨碍我们对事物的客观认识。《老子》一书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无形无名,不可道,不可名,你硬要多说,必然“多言数穷”。与其如此,还不如融入事物,虚心体道。
老子的“中”与“和”是与“阴阳”联系在一起的,是阴阳二气变化的动态过程。《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背靠阴而面朝阳,将阴阳二气在自己身上和合。“冲气以为和”,指阴阳交冲而形成的和谐状态,冲,相搏而“中”。冲,就是中,是动态过程里的中。这是阴阳和谐论,一种动态的平衡(超平衡)。
老子把“中和”作为大自然的根本法则。他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五十五章):知道“和”就懂得宇宙恒常的法则,懂得这一法则就是明白人。又说:“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老子》十六章)老子把“中和”作为趋吉避凶、高明、广大、悠久的人生道理,其作用是“和光,同尘,挫锐,解纷”。
《老子》一书中有许多中庸之道的人生哲理。例如,“企(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二十四章)“知止可以不殆”(《老子》三十二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这些都是告诫人们人生要惜福,生活要知足。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二十章)“玄德”就是天德。这是告诫人们要谦让。
“圣人自知不自现,自爱不自贵。”(《老子》七十二章)“不自现”,是不人前炫耀,“不自贵”,是不高人一等。
“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五十八章)做人要“方”、“廉”、“直”、“光”,但不宜太过,必须以“不割”、“不刿”、“不肆”、“不耀”来泄其过。
“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老子》三十一章)“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老子》三十一章)“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四十二章)。这是说:危害人类的极端分子,不会有好下场。
道家的“得一”,是说人要执守中道。《老子》对此也多有论述。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老子》三十九章)这里讲的“一”就是道。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对这段话,林语堂的译文是:天之道是不争攘而善于得胜,不言语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万物自归,宽缓无心而善万物筹策。这就好像一面广大无边的天网一样,它虽然是稀疏的,却没有一样东西会从中漏失。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老子》六十二章)这是说:道是万物存在的奥妙。善人固然以它为宝,不肯须臾离它,就连恶人也需要它的保护。这好比法律上“正当防卫”,依法惩恶,对恶人就可以不择手段吗?不可以,也不允许制裁过当。因为不允许过当,也保护了“罪犯和嫌疑人”的正当权益,所谓“不善人之所保”。
《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渊”,(《老子》三十六章)又说:“不失其所者久。”(《老子》三十三章)非所据而据身必危。故《管子》有“不处不可久”之语。老子很重视生存的依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重道。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讲的道是指:相反相成,处虚无,柔弱胜刚强。什么是“弱”?弱就是“下”、“贱”、“虚无”。
《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有生有死,有显有灭,但都无法看到显、灭的途径,这就叫“天门”。“天门”便是“无形”。
老子的哲学是“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水”是老子的哲学意象。他说:“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御”,(《老子》七十七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水能处卑下,无成势,无常形,随环境变化,最能包容顺应,一旦处一定势位,它也最有力量。水有至柔至刚的德性。
老子的后继者庄子发挥了“体道”的思想,他说:冉相氏执守中道,随物自成,与物混同……他虽与万物化合,却仍守着纯一的道体。他知道,道是永远不会变的,所以未曾离开它片刻。一个有意效法自然的人,终必失败,走向追逐万物的道路;一个没有自然人为观念的人,没有开始和结束的观念,他混迹世间,随波浮沉,而德性却未败坏。这是因为他无心合道却能与道同体的缘故。(《庄子》杂篇二十五章《则阳》)
道家的中道,是“与物混同”,“与道同体”,是融合。一个游离于天地万物之外的人,即使刻意效法自然,也与“人为”没有区别,必将败坏“中和”的德性,并走向失败。
这一思想在《庄子》杂篇二十三章《庚桑楚》表述为“任自然”。一个“任”字,强调了反对人为,顺应自然的主张。《庄子》外篇第十五章《刻意》篇提出“生随自然,死随万物”,“有了感触而后接应,外物逼来而后周旋”,这是与外物融为一体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对于“无可奈何”的事情,例如人的生死存亡,只能视之为“事之变,命之行”而“安之若命”,不必为之烦恼,以之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宁静,进入“与物为春”的境界。道家“中和”的文化心态更具有客观性和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