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要者,可以通神中国“文化热”已经持续三十多年,大致与“改革开放”同时。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改革,从落后走向崛起,外部世界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有的外国人甚至想体验另一种文化;而我们自己呢?要在跻身世界中做“大写的中国人”,也希望深入自己,于是便有了持续的“文化热”。
这场“文化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表现为“毛泽东热”,这是“转型的困惑”;90年代直至前几年,“说孔孟”、“侃老庄”、“品三国”,这是在传统中寻找心灵归依,有的则希望找到官场角逐与市场竞争的“法宝”;最近几年的“文化热”则处于徘徊状态。“戏说”了那么多,“调侃”了那么多,“品味”了那么多,头脑中留下的印迹不过是夫子们的几句箴言,“三国”、“明朝”的刀光剑影,以及许许多多琐碎的东西。有个叫何塞·路易斯的西方人,他归纳出中西文化有4500个差异,如果从现象“流散”开去,还可以更多。这正应了一句老话:知其要者,可以通神;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现在的“文化热”要结束徘徊,走出“流散”状态,唯一的出路是深入下去,从根上知文化。
这使我想起历史上“文化热”的曲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国文化的亮点。之后,两汉有儒学热,有“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之争;魏晋有“玄学”热,隋唐则“佛学”成为主流。尊儒既已失,尊道亦未为得,佛学也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开始了五代至宋初的文化徘徊。时代要求结束徘徊,开启新的文化局面,于是宋代范仲淹、张载、周敦颐、二程、朱熹等一批文化巨子应运而生。他们出入儒释道,寻文化之根。范仲淹、张载倡“《易》《庸》之学”;程颐则认定“人心惟微,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为儒学真谛,并归之于《中庸》,以之融合儒释道,开“宋学”先声;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为“四书”并作注,以之为理学教材,他把《中庸》定为“四书”之首,说:“不攻下中庸难底,难以议天下之事,读天下之书。”程朱理学成为元明清的文化主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前言00知其要者,可以通神00当然,历史不能简单地类比,但是,寻文化之根,结束文化徘徊的道理是相通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DNA,它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既有遗传,又有变异。“变异”是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适应时代和环境的结果。这种适应性也积淀在新一代的DNA中。
对于中国人,最难让世界理解的仍然是我们身上挥之不去的中庸。中庸,中国人性格的最深秘密,理解中国人性格的钥匙。中国人性格的秘密不在乎具体的是是非非,而在于中庸所起的微妙作用。在有些方面,中庸是中国人的智慧,是中国人做人的机趣,是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文化优势;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或者因为简陋,或者由于历史歧途或环境因素,中庸成为误区,成为民族的劣根性。《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世界正发生关键性转折。我们生活在必须改变自己生活、思想和处世之道的变革中。中国人,你想不想品一品你身上的中庸,看一看自己的影子?——只有深入自己,才有健康的自信和自觉的改进,适应时代变化,做大写的中国人。所以,当代文化大师林语堂说:“不理解中庸,难登中国文化之堂奥。”“文化热”到了该直面中庸的时候了!
《中庸》说:“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社会心理学家沙莲香说:“中庸之道是中国自古的文化财富,中国人自古的品格,连同文化积淀一起,在中国民族性底层起作用,成为民族的一种微妙的心理力,成为被后人遗漏的自发心理力。”
一方面,从小到大的无处不在的文化濡染,中庸在潜意识中生了根,常常“成为无意识的首犯”,但自发不是理性,我们需要理性的眼睛;另一方面,因为不大理解中庸蕴涵的关系哲理,仅仅作为实体概念运用,其负面多而作用小,使许多人不大喜欢中庸,也不大愿意在这方面深入自己,特别是青年人。青年人对中庸评价最低,对进取评价最高,将中庸和进取、安全与效率对立起来。他们的心力处于膨胀状态,因而“心”的特征多偏于一隅:心境忙而难闲,心气刚而难柔,心事忧而难乐,心术险而难平,心胸窄而难宽……青年人不喜欢中庸,但处于人格成长期的青年人恰恰需要中庸文化的滋养。这就像有偏食习惯的人对合理营养的需要,客观上要求他走出偏食习惯的误区。市场经济下的人们太过匆忙,而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实已经构成病症。那些在事业、投资、婚恋、家庭和个人生活中遭受挫折或者暂时得意的人们,品味一下原来意义上的中庸文化(而不是大多数中国人和外国人感觉的那种中庸),去和自己的生命对话一下,或者能悟出人生成功、人世自乐的深层道理。
中庸哲理“广大而精微”。有一位青年学生,问我什么叫中庸,我写了一首小诗,从一个侧面回答他:
中庸像弹簧,自性本矫强。
说刚它有柔,说柔它也刚。
应物有节度,伸缩自主张。
人生不容易,进退学弹簧。
与此类似,在本书中,我尽可能通俗地解说中庸,但预览者仍说有点“深奥”,同时表现出兴趣。人们都喜欢挑战自己的悟性与智力,这或许可以唤出更多的潜在读者。
中庸哲理是关于伦理生活的。人生万事,人生百态,为理会中庸的精神实质,本书举例不得不宽泛一些,无法以某一人群为中心,但应该说,所有问题都是人生中值得关注的。《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一言而终”即“通神”。凡真正希望深入自己而浏览本书者,无论属于哪一群体的人,我相信多多少少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人生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适合每一个中国人和关心中国的人。
作者
2010年7月于上海东林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