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081

第81章 从孩子离家出走看心理健康

《家庭》杂志刊登过对23名离家出走的初中生调查文章。文中报道,这些12—16岁的学生,从出走动机看,有4种类型:报复型,此类与家长矛盾较深,以出走来显示自己的力量,好使家长以后不要目中无“我”;逃避型,此类大多生长在对他们身心发展不利的家庭;向往型,此类大多生长在经济优越而又忽视正面引导的家庭;盲从型,此类大多出于好奇或怯于恐吓而出走。23人中,除盲从的1例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外,其余22例均为差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孩子在情绪上都不平衡,也就是说,在心理健康方面有缺陷。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指出,健康并不仅仅是有没有疾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最基本的有3条:有自我控制能力,能正确地对待外界的影响,处于内心平衡的满足状态。那些出走的孩子,这3个方面都是不具备的,他们的内心始终处于矛盾激烈的不平衡状态,对外界的影响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特别是在情绪冲动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说是非心理健康者。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冲动,容易产生抗逆心理,情绪非常不稳定,对批评很敏感,且有了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在心理上本来就有冲动、动摇、不协调的特征,与其他的年龄阶段相比,外界因素的作用尤为明显和重要。他们的心理状态就如一架摇摆不定的天平,无论往哪一个托盘上添上个小小的砝码,天平都会朝着哪一个方向倾斜。

心理健康的高标准就是聪明。具有聪明头脑的人,在感知觉上,耳聪目明,反应快捷,动作灵敏;在记忆力上,阅读过目成诵,记来经久不忘;在思维能力上,有条有理,迅速准确,有独立见解;在语言表达上,谈吐自如,说得快,吐音清楚;在情绪上,理智感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在生活上,内容充实,适应能力强,兴趣广泛,有追求目标,有良好的习惯。要想孩子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健康心理的人,就必须努力从这些方面去训练和培养。具体地说,就是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尊重、关心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在他们有了过错时,不是歧视,而是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