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创业案例集
10730900000088

第88章 成功经验

和益电动工具——Triple harvest power,简写为THP,是消费者、外商、和益公司三方都受益的意思,是和益电动工具公司发展的基准。这是企业创办初期确定的企业名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和益实现了它美好的设想,究其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独特的创业思路

时代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激烈的竞争却可以让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如果起点不高,要想在电动工具领域立足更是难上加难,杨卫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为此,在企业创办之初就明确了“三高”的创业思路,即高目标定位、高速度拼抢、高效益发展。在此后的人员聘用、厂区建设和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运作过程中,始终遵循这一思路。按照常规做法,创办企业,要先征地建房,再购买设备,再招聘人员,最后才能投入生产,而这一切他们几乎是同时进行的。2003年11月新厂区建成时,已完成销售4000万元,大大缩短了投资周期,为企业快速发展争取了时间。有同行为他们算了一笔账:因为原材料价格变动。当年的销售收入为4500万元,要是放在第二年生产,利润至少要减少100万元。时间就是效益这句名言,在扬州和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2.开发新产品

杨卫平深知一个新建企业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在进行广泛而周密的市场调研后,他发现技术含量高的水槽切割机、劈木机、锯木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而一般厂家往往因此类产品开发投入较大、技术难度高等原因知难而退,于是他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专项开发。厂里缺少有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不惜重金对外求贤;现有设备难以满足新品开发的要求,就及时添置。如今切割机、劈木机等液压工具系列产品已成功投产并实现批量生产,该系列产品已成为和益公司的主打产品。由于一贯注重新品开发,四年多来,他们先后开发了台钻、切割机、液压工具、工业吸尘器等系列产品近200个品种,产品全部通过美国UL、加拿大CSA、欧洲的GS/CE认证,并以款式新颖、质量稳定、适用性强等优点畅销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电动工具行业,一般的产品卖点基本上就三年,超过三年的产品的附加值就很有限了,所以和益每年都有上千万元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开发中,而且把这些费用构进产品成本,但也并不是盲目的研发,而是市场指导生产。自公司创办以来,扬州和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覆盖了国外各大超市及营销商,与他们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就在与这些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和益不断了解顾客的需求,不断挖掘顾客的潜在需求,而后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根据客户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或优化国外的产品。公司在稳定开发中求得发展,极大地避免了盲目进行项目开发的风险。

有了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和益的销售渠道自然也很容易开拓,目前公司在营销模式上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是自营出口,与国外的大企业直接打交道,使用美元交易,但这种模式因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而不得不兼顾其风险;另一方面是跟一些老客户,如国内的一些正规稳定的外贸公司,使用人民币交易。此外,市场部人员负责开发客源,使公司的客户群不断发展壮大。

3.人才观

新产品的选择源于杨卫平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而新品能够得以顺利开发,他的人才观则起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除了他的职称和学历外,关键要看他的综合素质及实际工作经验,公司在引进人才之后,要想方设法为这些专业人才提供和创造施展才能的平台和机会。基于这一理念,他在建厂之初就不惜代价为技术人员配备了电脑及国际一流的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并积极创造条件,以事业留人。该厂技师戴士豪2003年来应聘时已经63岁了,在学历方面他与一些年轻的应聘者无法相比,杨卫平在对他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力排众议,果断拍板与他签订了聘用合同。戴士豪也终于没有辜负期望,2004年初成功地解决了金属锯床涡轮、蜗杆噪音过大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充分说明了杨卫平具有识人之眼、用人之胆和待人之有方,因此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到目前为止,和益公司已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5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56名,具有10年专业历练的就有18人。一个能独立进行市场开发、生产管理、产品设计和研制的人才网络已经形成。

从企业创办起到目前为止,企业每年都在不断地引进人员,送员工出去培训,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企业搞讲座,在管理、质量、技术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指导培训,以达到提高管理人员及相关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能力的目的。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高素质人员已在公司管理部门及各职能部门配置齐全,能充分满足公司日常运营的需要,完成公司指定的工作内容及方案等。

扬州和益也很注重人文关怀,在职工待遇上,设置工龄工资、医疗补贴,60%以上的员工享有保险福利。为了帮助员工在高邮安家落户,公司拿出了300万元给员工,以帮助其购置房产,解决后顾之忧。

4.重视企业形象

杨卫平对企业形象的重视程度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他不但注重厂房设计、道路设施等方面,而且把产品品质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产品品质,他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建立了从原材料检验、生产工艺流程到半成品、成品检验一系列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检验设备的配套。目前,该厂的检验员达50多人,共有检验设备、专用验具300多台套,检验设备投入达200多万元,其中5牛·米、10牛测功机、RoHS测试仪等检测设备在制造行业中还不多见。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认证要求规范企业日常工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每道工序都在质检部门的掌控之中。

因为扬州和益的产品100%出口,使扬州和益对质量检测方面认识比较早,所有的产品都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在具体的操作模式上,和益采取的是“三级质量控制”模式,首先是针对公司层面上的全面质量管理,由公司副总监制;其次是负责日常执行工作中的执行库,还有期间质检,分为一线控制产品在生产、库存中的质量,并且抽检跟进检验。公司宁可成本增加一倍,也不愿意出现出口退货的事件,这为和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开放意识

杨卫平的开放意识也让扬州和益受益匪浅。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仅靠自身之力和有限的资金,想把企业做大做强,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在公司创办初期,他就将目光瞄准国外有实力的大公司,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经过几番努力,2003年4月底,他与一境外企业达成了合资协议,注册了100万美元成立合资公司,外资的及时引进和合理使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2005年又与外商在开发区签订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的液压工具生产项目。

如今随着企业发展速度加快,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对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杨卫平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2007年初他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并逐个完善,出台了以加快发展、加强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宗旨的“2007年度各级人员考核办法”,内容涉及现场管理、生产管理、新品开发、创收节支、工资奖金结算等,使各职能部门做到了工作职责明确,报酬公开,事事有章可循,管理更趋规范。如在财务方面形成的独特的“三级财务管理”,由二级的仓库负责仓储、管理材料;由三级的会计负责会计期间的耗费、人员工资等,最终通过电脑联网汇总到一级的财务科进行总体的调查、产品销售、制作相应的报表等。严格规范的管理,使得和益的产品成本控制很到位。

6.诚信守法

诚信守法为立身之本,更是企业长远发展必须遵守的法则。杨卫平常常告诫自己和他的员工,无论是企业间的合作,还是同事相处,都要以诚信为先。2003年由于受到“非典”的影响,原定于当年5月10日发货的1.5万台台钻到了4月20日只生产了5000台,是与对方协商还是克服困难如期交货?杨卫平选择了后者,他们采取突击招工,加班加点,与协作单位友好协商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抓紧生产,确保了合同如期履行。为此他们多支出了1万多元外协加工费,尽管如此,杨卫平认为值得。对客户如此,对工商税务管理部门,他同样如此,产值利税的申报,他们及时准确,该交的规费、税收他们一分也不少,从未拖延过。对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工作积极配合,各项公益事业他积极参与,公司创办四年多来,累计捐助教育、残疾人等公益事业的资金达80多万元。正因为如此,扬州和益在赢得了良好信誉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客户的青睐和各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