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创业案例集
10730900000085

第85章 未来之路:从一亿元到一百亿元

经过几年的奋斗,馋神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发展成年产值过亿元的民营企业。这种发展速度,在张明海看来不过是个起点。

他所总结的第一制胜要素是智力资本。企业使用智力资本在市场上能够创建独一无二的特有优势,这些特有优势正是吸引潜在客户购买一个特定公司产品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馋神的特有优势包括高素质的员工、强有力的品牌、独特的产品配方、创新的产品特征、成熟的技术领导地位、用户的忠诚度、与供应商的特殊关系以及关于如何生产和销售质优价廉产品的非凡知识。张明海正是一贯坚持了对这种智力资本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团队智慧的优势,实现了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产业发展的跨越升级。

张明海的第二制胜要素是发挥集团优势。从国际上看,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依靠迅速的产业扩张,建立起庞大的范围经济所涉及的企业群,而这个企业群的集团优势便在内部与外部的垂直相依性中显现出来,上下游企业由于位置贴近及利益相关联而加强了相互间的协作。目前馋神通过资本运营和低成本扩张,与其他企业形成了紧密或相对紧密的联系,因而解决了上下游供应与集团化生产问题,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通过合作强化了新产品开发力度,优化了价格战略,可以说是在市场、加工、制造与流通各环节之间,建立起了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

张明海的第三个制胜要素是在流通渠道中充当开拓者。据有关专家介绍,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都善于开发独特的产品并维持消费特许权,最终都成为商品渠道的开拓者。从表面上看,这一商品渠道是由加工公司和零售公司组合而成,但由于农产品加工的产业一体化特性,加工企业必须在商品流通渠道方面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力,以期获得市场的领先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1999年起,张明海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公司,经过6年的营销网络建设,其流通渠道的开拓与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建立了“东方”、“南方”、“北方”、“西部”、“上海”5大销售公司,14家驻外销售分公司及36家办事处,形成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覆盖面广、反应灵敏的市场网络。

智力资本、集团优势、销售渠道的开拓三个制胜要素,在带来稳定收益的基础上,也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经营能力和长远发展潜力。通过对农畜产品市场变化的系统研究,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特点,张明海制定了更为长远的战略发展计划:“馋神”风行天下,名震四海,使其品牌价值的含金量一路飙升,向着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上市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进,要为拓展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谢振宇 徐 锐)

案例使用说明:

“馋神”开辟鹅业新天地——江苏馋神集团创业故事

一、教学目的

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是激发或增强潜在创业者的艰苦创业意识,帮助创业者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风险,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企业成长的经验与教训,科学地进行创业管理决策。

二、教学用途

本案例适用于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创业管理》课程,同时也适用于工商管理类别专业的相关课程教学,以及创业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

三、讨论题

1.结合案例材料,谈谈张明海是如何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的。

2.江苏馋神集团创业的历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

3.请你谈谈江苏馋神集团在创业过程中是如何履行社会责任的。

4.你认为该企业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江苏馋神集团的未来战略重点应考虑哪些方面?

四、分析思路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灵活使用本案例,以下思路,仅供参考。

1.张明海一路走来,给大家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他对创业机会的发现和把握,当然,仅仅发现创业机会还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时期会遇到的困难超乎人们想象,所以即使许多人发现了机会,但也只有少数人能够抓住,可以从被别人忽视或遗忘的机会把握等方面加以分析。

2.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计的问题,作为食品加工业的“馋神”更是如此,张明海为迎接挑战,依托特质资源、采用适度技术、不断开发特质产品群,为社会奉献出一批批既贴近自然又有益健康的特色食品,可以从质量的控制、组织结构的设计、企业文化及精神的塑造、系统的销售网络和精干的营销队伍的构建等方面加以分析。

五、建议课堂计划

本案例适用于专门的案例讨论课,可以在《创业管理》等相关课程中来进行,如下是建议的课堂计划,仅供参考。

整个案例的课堂时间控制在90分钟左右。

课前计划:提出讨论题,请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和初步思考。

课中计划:课堂前言(10分钟)

分组讨论(35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30分钟)

归纳总结(15分钟)

课后计划:可以请学生提交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案的报告。

§§案例20 在稳定中求得高速发展——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创业纪实

摘要: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在企业领头人杨卫平的带领下,全体干部员工团结—心,务实奋进,开拓创新,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出口创汇及利税率在高邮市名列前茅,其发展速度,令许多创业者为之惊叹。本案例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概况和创业历程,剖析了企业创业过程中的典型和关键事件,为我国出口创汇型的机电产品制造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创业成功经验。

关键词:电动工具 创业过程 经营战略

仅仅4年,杨卫平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变成了在全国电动工具行业响当当的人物,他所领导的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也排到了高邮市工业企业前十强。

2003年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在完成土地征用、厂区建设的同时,实现销售额4500万元,创利税550万元,完成技改投入达1100万元;2006年实现销售2.3亿元,创利税2000多万元,出口创汇及利税率在高邮市名列前茅,其发展速度之快,令许多创业者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