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创业案例集
10730900000056

第56章 经营管理特色与成功经验

1.思路决定出路

一个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跟上形势的变化,在发展过程中,要有新的思路,经营理念需要不断创新。在史荣炳看来,从最开始经营丹玉食品一家公司到经营拥有四家子公司的丹玉集团,从最初生产面粉到生产食用油、食醋、生物柴油,每一步的经营决策都凝聚着理念创新的智慧。做企业要有新思路,产品才会有出路,才能赢得市场。

过去,在丹阳市,面粉厂就多达十多家,竞争异常激烈。很多人认为,做面粉没有什么前途。史荣炳却不这么认为,“荣氏集团的家族企业也是最初从面粉做起来的,关键在于经营理念的不同”。经营者各有各的经营思路,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完全取决于经营者本人的眼界、学识,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面粉属于日常消费品,需求量基本稳定,因而需求弹性较小。消费者一旦认准某个品牌,忠诚度就会非常之高,在以后的消费中,不再轻易改变消费习惯。因而在经营上,他始终坚持“品质第一”的原则,不断革新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使得面粉市场不断扩大,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在食品公司发展稳定后,他迅速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完成收购植物油厂、成立醋业公司、筹建生物能源公司这一系列“大动作”,一个多元化的业务平台已经成功搭建,一个集团公司已经粗具规模,理念创新的思想正引领着丹玉集团不断前行。

2.战略决定命运

战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指引航船行驶的灯塔,如果战略失误,这艘船必将迷失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中,遇上大风浪,很可能遭受灭顶之灾。丹玉集团审时度势,果断做出实施同心多角化的战略决策。同心多角化是指企业利用现有的技术、特长、经验及其资源等发展新产品,增加产品品种,扩展新业务,以同一圆心向外扩展业务经营范围。考虑实施同心多角化战略时,新增加的产品或服务必须位于企业现有的专门技能和技术经验、产品系列、分销渠道或顾客基础之内。当一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时,同心多角化对于强化它自己具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地位是十分有用而可行的。

丹玉集团前身是丹阳市第五油米加工厂,企业改制后,通过经营理念创新和技术革新,面粉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产量稳步增长,使公司的业绩有了较大提升。有了资金的支持,丹玉集团迈出了实施同心多角化的第一步,考虑到现有的技术优势和相关产业价值链上的影响作用,收购重组了河海植物油厂。通过技术革新,使该厂逐步扭亏为盈。史荣炳接触到生物柴油领域后,首先在河海植物油厂小规模试生产,逐步探索生产工艺的革新、技术创新,并最终获得了在国际市场上领先的技术。在产业化生产条件具备后,开始筹建新的生产线。之所以能够成功,也取决于现有的技术优势,以及油脂的采购网络优势。同心多角化战略的实施,使得丹玉集团在油米加工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指引着“丹玉”号航船在商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3.技术决定市场

企业要向市场不断推出高品质的产品,不仅要凭借资本运作所提供的动力支持,而且更要依托科技创新所提供的技术保障来不断寻求技术进步,如果没有科技创新,任何高品质的研发和生产都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出于求生存、求发展的考虑,都不能忽视、轻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创业之初,其他人都觉得面粉的制作工艺简单,技术壁垒不高,只有他依然坚持不断的工艺改造、技术创新,并从无锡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设备。一次次技术创新,带来一次次质量提高,“丹玉”牌面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赢得了省内的领先地位。

在研发生物柴油项目时,史荣炳积极与国内最早进行生物柴油研究的华东理工大学联系合作开发该项目。当时国际市场上,欧盟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国外的技术要用成品油做原料再加工而成,成本比较高。于是,他坚持走自主研发之路,经过两年多的技术攻关,攻克上百个技术难点,实现了从试验到产业化的转化。并且,从原材料来看,用的是植物油的下脚料和地沟油,使能源可以循环再利用,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创新不仅使企业拥有关键的核心技术,也将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4.管理决定成败

用史荣炳自己的话说,“面粉属于传统产业,利润率本来就不高,只有通过内部管理,实现节能降耗,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资本”。他深知管理决定着企业的成败,而这一切又体现在日常的每一个细节中。

为了节省开支、降低消耗,他想尽一切办法。首先是减少管理环节。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开支,而且使得上下级的沟通更加直接、有效。在生产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很快地反映到他这里来,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其次,重新设计流程,根据不同的岗位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这样一来,生产的标准化程度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更加规范,在现有条件下的消耗也降到了最低。同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责任心也进一步增强。这些都是管理产生的效益。

从企业建立之初,史荣炳就注重内部企业文化的建设。“诚信、创新、团结、务实、和谐”的企业精神,植根于每一个丹玉人心中。他相信,只有让员工体会到集体荣誉感,满足员工个人的自我成就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史荣炳有着独特的人力资源理念:以德取才,以能用才,以需育才,以信留才。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熏陶下,丹玉集团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他们为企业的科研攻关立下了汗马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