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265

第265章 不急不躁,成大事要打基础

东汉光武帝刘秀出生在一个矛盾丛生、动荡不安的时代。自西汉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就越来越尖锐。王莽改制,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后,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王匡、王凤率领发动了绿林军起义;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十月,刘秀的哥哥刘縯、刘玄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的从弟李轶在宛城,同时起兵。由于刘氏为西汉皇族,所以人们把他们领导的起义军叫做汉军。不久,汉军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随着起义军的不断壮大,将领们都主张拥立一个刘姓的皇帝,以此统一号令,顺应人心。但在此时,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南阳一带的豪杰人物,都认为刘縯有威望,治军严明,最为合适,而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大都喜欢散漫放纵,他们担心立了刘縯以后没有自由。他们认为刘玄懦弱,容易左右,因而策划拥立刘玄为皇帝。

刘玄当皇帝后,改元为更始元年,并封了一大批官员,封刘縯为大司徒,封刘秀为太常偏将军。“更始”政权建立一个月后,刘秀与诸将分兵而进,攻下了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县)、郾城(今河南郾城县),包围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这引起王莽的极大恐慌。他立即征调了全国兵力42万人,号称百万大军,由王邑、王寻两员大将率领向宛城进发,围困昆阳。

在刘秀的率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大败王邑、王寻。昆阳一战,使王莽政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王莽为之坐立不安,忧懑不食。同年九月,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推翻新政。

在整个对王莽的战争中,刘秀有勇有谋,指挥若定,表现出智勇双全、凛然不可侵犯的大将风度,为王莽政权的覆灭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刘縯、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益扩大,新市、平林军的将领们心中不安,劝刘玄除掉他们。而刘绩手下的人对刘玄当皇帝一开始就不服,公开拒绝刘玄的任命,飞扬跋扈。刘玄担心刘秀兄弟影响他在更始政权中的地位,于是与农民将领共谋,杀害了刘縯及其部下。

刘绩的死,对刘秀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刘秀表现出遇大事而沉着冷静的胸怀与气度。刘秀赶紧回到宛城请罪。当刘绩部下的官吏去迎接他,慰问他,他只是寒暄几句,表示过错在自己,不与来人私下交谈,不讲昆阳的战功,不为哥哥服丧,饮食言笑与平常一样,若无其事。刘玄见刘秀没有反对自己的意思,便拜他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而刘秀每当独居,总是不喝酒、不吃肉,以此寄托哀伤。

但刘秀明白,尽管暂时消除了刘玄等人的猜忌与疑虑,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了避开险恶的环境,寻求更大的发展,刘秀一方面隐忍韬晦,同时暗中扩大势力和影响。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九月,刘玄的军队相继占领了长安和洛阳。刘玄准备以洛阳为皇都,命刘秀前往修整官府。刘秀到任后,严肃整顿,他安排僚属,下达文书,对所有官吏的装束服饰,全都恢复汉朝旧制,非常庄重威严。

同年十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北,稳定那里的局势。这时的河北形势十分复杂且不稳定,刘秀虽然希望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但也对在河北的发展信心不足。这时,冯异、邓禹等的建议,使他坚定了信心。

刘秀在河北每到一处,就考察官吏,按其能力升降去取;平反冤狱,释放囚徒;废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的官吏名称。当地的官民皆欢喜,非常敬重刘秀,争相持酒肉慰劳,刘秀一律不接受。

刘秀在河北的影响引起了更始帝的不安。为了削弱刘秀的的权力,刘玄派使节赶到河北,封刘秀为萧王,并命令刘秀停止一切军事行动,与有功的将领赶回长安去。刘秀明了这一意图,便以“河北未平”为理由拒绝应征去长安。

更始三年(公元25年)秋,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刘秀调集各郡兵力,先后在馆陶(今山东馆陶县)、薄阳(今湖北省满城县)等地击败并收编了铜马、高湖、重连等农民起义军。这个时候,以樊崇、逢安、徐宣等人为首的赤眉军,正迅猛地向长安进兵。刘秀感到争夺天下的时机即将到来,他一面派将军邓禹率精兵2万向关中一带进发,相机行事,同时选定北据太行山、南临黄河、地势险要、财物富实的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涉县)作为进取中原的立足点,巩固自己。

刘秀先用文武兼备的寇恂任河内太守,冠以“行大将军事”的御号,让他保证军粮供应,训练士兵和战马,阻挡外面的军队。刘秀又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以南)部署重兵,时时窥视洛阳。一切准备就绪后,刘秀又带领一支军队回到冀中、冀北一带。当时许多将领纷纷给刘秀上尊号,要他称皇帝,刘秀一律拒绝。

将军耿纯对刘秀说:“将领们离开亲人和家乡,跟从您出生入死,目的就是实现封官拜爵的愿望。现在您迟迟拖延,违备大家的心愿。恐怕他们会产生离去的想法。”至此,刘秀相信了将领们要他当皇帝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并非是假的。

冯异是当时刘秀最亲密的人,自从刘秀任司隶校尉以来,他一直在身边,陪同和照顾刘秀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刘秀到高县后,把冯异从洛阳前线召回,向他询问天下的形势。冯异对刘秀说:“更始皇帝的败局已定,考虑宗庙社稷的问题就在大王你了。应当听从众人的主张。”这坚定了刘秀称帝的决心。

这样,刘秀不急不躁,稳打基础,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于公元32年六月末筑坛告天地群神,当了皇帝,改这年为建武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