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214

第214章 不争功,伴君二十年无险

生命短暂,与其追名逐利,邀功藏过,还不如将自己的智慧淋漓尽致地发挥在自己的职位上,不去强征功过来得真实、坦然。是非功过,让后人去评判。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一个智慧超群,谋略过人的谋士——荀攸。他辅佐曹操二十余年,期间讨袁绍、擒吕布、定乌桓,从容不迫地谋划战争策略,处理军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直到辅佐曹操统一北方,他始终在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处于稳定地位。原因就在于他能够稳住心气,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他都不会乱了方向。

曹操曾对荀攸的表现作出了精辟地总结:“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由此可见,荀攸智慧过人,他对内对外,表现得迥然不同。对内,他用过人智慧连出妙策;对外,他用坚强的意志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却从不邀功,不争权位,表现得谦虚谨慎,宠辱不惊,甚至还欲掩盖他的功绩。

在曹操谋取袁绍冀州时,荀攸前后谋划了十二种策略,使得曹操顺利地打败袁绍,但当有人问起他当时的情况时,他的回答却极其出乎人的预料,他说他什么都没做,即使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时,他仍然闭口不提自己的卓著功勋。

正由于他这种宠辱不惊的心态,即使他深受曹操宠信二十余年,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也没有一人在曹操面前谗言陷害他。在他死后,曹操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

做人的智慧

斗胜争强,求名夺利在短暂的人生中,是多么微不足道。为了它失去生命里更珍贵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苏东坡曾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强的英雄,也抵不过时间的磨砺;天大的事,几十年过后再看,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其实,人是那么的渺小,人生又是如此的短暂,何不放下名利去好好享受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