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187

第187章 用人不疑,疑人勿用

秦朝末年,自陈胜、吴广揭竿起义以来,便开始了一个群雄争霸天下的局面。乱世出枭雄,这个时候,涌现出一大批以刘邦、项羽为首的杰出人才,其中更有诸多有名的谋士辅臣,陈平就是其中的一个。

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自幼聪明好学,而且有远大的志向。自陈胜起义后,天下大乱,他认为机会来临了。他先后投靠魂王咎和项羽,但均不得志。因此,他又准备投靠知人善用的刘邦。通过魏元知的引荐见陈平见到了刘邦。刘邦对陈平的韬略及功绩早有耳闻,于是问陈平:“你在楚军里担任什么官职?”“都尉。”陈平答道。刘邦说:“好,现在我也封你为都尉,做我的参谋,主管监督联络各部将事宜。”陈平感激不尽……

但此事一传出,刘邦手下将领议论纷纷,“大王竟然重用一个逃兵,还和他同乘一辆车子,让他来监督我们这些老将,这太不公平了。”谁知,刘邦听了这些议论后,不但没有疏远陈平,相反与陈平更加亲近,而且还同他一道东伐项王。这样一来,将领们越发不服气。

于是,将领们推举出周勃、灌婴晋见刘邦说:“大家虽然对陈平的功绩有所耳闻,但有谁知道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而且我们听说他在家时就德行不佳,与嫂子通奸,并且,行事反复无常,不能在魏国容身而投奔楚王。归顺楚王仍然不行,现如今又来投靠大王您,看您重用他,他就利用职权,大胆接受将领的贿赂。这样的人,大王为什么会重用他呢?”

有道是众口铄金,刘邦怎么可能不受这些流言飞语的影响,所以,也开始对陈平产生怀疑,于是,就把推荐人魏元知叫来训斥了一番。但是,魏元知凭着自己对刘邦的了解,对刘邦说:“臣给您举荐的是有才能的人,而陛下所问的都是有关品行方面的事情。得天下靠的是才能,所以我给您推荐了奇谋之士。”

刘邦本身就非常宽宏大量,并且求贤若渴,听魏元知这么一说,也觉得不无道理,便赐给他酒食,让他吃完回去休息了。

刘邦正准备休息时,陈平来见,说:“大王,我有要事对您说,这件事不能挨过今天。”刘邦听他这么说,就让他坐下来,陈平没有直接说出他的计谋,而是和刘邦谈论天下大事,两人谈得非常投机之时,陈平才说:“项王身边有几个刚直不阿的臣子,像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如果大王肯用几万金,行使反间计,离间这几个人与项王的关系。项王生性多疑,容易听信谗言,这样,必定会引起内讧,而导致军心涣散,我们就趁此机会进攻。”刘邦听了陈平的分析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就在当晚便拿出4万两黄金给陈平,让他细心安排此事。

陈平第二天就着手安排,他一方面派间谍前往楚国,另一方面用重金在楚国收买了楚军中的将士,让他们到处散布谣言:“范增、钟离昧等人战功显著,却没有裂土封王,因此他们有意同汉军结盟,消灭项王,将楚地瓜分后各自为王。”

项羽听了这样的谣言果然心生不安,立刻派使者到汉军刺探。陈平马上让侍者准备上等的好酒好菜,自己亲自端去,可谁知一见是楚使便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范增)的使者呢!”说着,端着酒菜走了,过了一会儿,让侍者端上一份制作粗劣的食物。楚使非常气愤,立即回去将情况如实禀报给项羽,“事实”摆在眼前,项羽怎么可能不相信,于是开始怀疑范增。所以,在范增建议项羽迅速攻下荥阳城时,他就是不同意这样做,范增一气之下说:“大王,既然现在天下大事大体定局,以后就您自己干吧!请赐我这把老骨头,退归乡里吧!”谁知,项羽竟然毫不犹豫便答应范增的请求,在回家途中,范增因病猝然而死。

项羽失去范增等大臣后,实力大减,最终在垓下一役被刘邦彻底击败,最后自刎乌江。

做人的智慧

一个有创业雄心的人,必须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勿用”,因为凡事“疑神疑鬼”,对他人充满了怀疑是很难得到别人真心辅助的。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真诚拥戴,那么成就大业根本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