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180

第180章 种下“义”,收获“福”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横征无度,苛捐杂税繁重,害得民不聊生。

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说:“公室用横征暴敛的手段榨取民脂民膏,‘取之犹舍也’。”于是他就派人做了大小两种斗,把自己粮食用大斗借给饥民,用小斗回收还来的粮食。田成子这种惠民的政策深得民众拥护。于是,很多人纷纷前来投靠田成子,给田成子种地。一时民归如流水,为后来的田氏代齐奠定了坚实的人心基础。

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其实,田成子看似失去了很多粮食,吃了大亏,但是他得到了比粮食更重要的人心。得与失是相互转化的,失只是一时的,随之而来的便是收获。

无独有偶,孟尝君也是一个尝到了“吃亏”甜头的君子。冯谖是孟尝君门下的一个谋士,感动于孟尝君在自己落魄时候的真诚相待,决心为孟尝君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派人到封地薛邑去收租,问谁愿意去。冯谖便自告奋勇地说他愿意去。临走时,冯谖问孟尝君回来时要买点什么,孟尝君告诉他说:“你看家里缺点什么就买点什么东西吧。”

冯谖去了薛地后,把民众召集到一起,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所以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欠的债一律作废。”百姓都目瞪口呆的,怎么也不相信。为了使大家相信,冯谖当着百姓的面把债条烧了。百姓都感动地跪下,高呼孟尝君是好人。冯谖两手空空地回来,报告说债已经收完了。孟尝君很高兴,问他买了点什么回来。冯谖说买了“义”回来,接着便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说:“好贵的‘义’!”数年以后,孟尝君被谗言所害,逃到薛地。薛地的百姓成群结队地走出数里来迎接孟尝君。至此,孟尝君才真正体会到冯谖给他“种下”的“义”。

所以说,好予者,必多取。暂时的损失,会带来更大的收获,吃亏并不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