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151

第151章 善屈伸,抓机会谋大局

当人们提到明朝的严嵩时,往往会想起与其对立的清官海瑞,暂且不管严嵩的历史功过以及个人品行如何,就其个人发迹过程而言,却尽显韬光养晦之术。他懂得适时地或藏或露自己的锋芒,从而可以青云直上。

嘉靖中期,夏言写得一手好文章,又为朝廷的重臣,颇受皇帝的器重。当时,严嵩在翰林院任低级职务,当他打听到夏言是他江西同乡时,就想利用这层关系去接近夏言,但几次都没成功。但是严嵩并不死心,他特意准备了酒筵,亲自到夏言府上去邀请夏言。夏言没有把这个同乡放在眼里,他找借口回绝了严嵩。但是严嵩跪在堂前,反复高声朗读自己的请柬。夏言被他感动了,于是开门将严嵩扶起,慨然赴宴。严嵩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宴席上,他使出浑身解数取悦夏言。

从此,严嵩受到了夏言的器重,一再得到提拔,官至礼部左侍郎。夏言担任内阁首辅后,又推荐严嵩接任礼部尚书,位达六卿之列。夏言甚至还向皇帝推荐他接替自己的首辅位置,由此可见夏言对严嵩的信任程度。但是,严嵩极有心计,内心阴狠,做事又小心谨慎,不露一点锋芒。平时对夏言俯首帖耳,暗中却在寻找、制造机会,以将夏言一下子打垮。

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他曾下令制作了五顶香叶冠,然后赐给几位宠臣。而夏言一直反对迷信活动,不肯接受香叶冠,严嵩却趁皇帝召见时把香叶冠戴上,外边还郑重地罩上了一层轻纱,以显他对皇上的忠心。皇帝对严嵩大加赞赏,对夏言则表示出了不满。除此之外,夏言撰写的青词使皇帝感到不满意,而严嵩却恰恰写得一手好青词。严嵩利用这个机会,在写青词方面大加研究;同时,为迎合皇上的心意,他还给皇上引荐了好几个得道“高人”。从此,皇帝逐渐地疏远了夏言,而对严嵩却越来越满意。

以后又连续发生了几件事情,使皇帝对夏言越来越不满。严嵩眼看时机已到,一改往日的谦卑与隐忍,在皇帝面前说了夏言许多坏话。

有一次,严嵩与世宗单独在一起时,世宗与他谈及夏言,并对他们之间的不和略有询问。严嵩见状,突然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全身颤抖,匍匐在地,痛哭不已。他的举动使世宗产生了恻隐之心,世宗催问他是否有难言之隐。严嵩见世宗已经被打动,于是号啕大哭。世宗见他这样伤心,安慰他说:“你有什么委屈,尽管说出来,有朕为你做主,不要害怕。”严嵩见有皇上在撑腰,于是便将平时搜集到的所谓夏言的种种罪状添枝加叶地一一哭诉出来。世宗闻听,非常恼怒,马上下令罢免了夏言的一切官职,令严嵩取而代之。

虽然严嵩藏器于身,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的行为不可取,甚至有些残酷,但从韬光养晦角度来说,他显露得当,将藏露之术用到了家。

做人处世中,有时掩饰一些东西,自有其理由。有时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必须像猎人一样耐心隐藏着,等待猎物的出现;有时是为了让对手充分表演,待其彻底地暴露出全部底牌,然后再抓住机会,后发制人。

做人的智慧

一个人如果过于显露锋芒,就会遭到他人的敌视与嫉妒。善于隐藏锋芒,懂得韬光养晦、能屈能伸的人,才是真正富有智慧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要成就大业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