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112

第112章 说自己该说的话

李黎勣是唐代初年的大将,原名徐世勣,参加过瓦岗军,失败后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单名勣。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勣任司空,为人机巧,行事谨慎。高宗李治想废掉王皇后另立武则天为后,便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提议说:“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为陛下娶的,先帝临终前拉住陛下的手对大臣们说:‘我的好儿子好媳妇,现在托付给你们了。’陛下听到过这话,至今如在耳畔,王皇后并没有什么过错,怎么能轻易将她废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更皇后,恳请从天下的望族中挑选,何必要选武氏呢?武氏曾经跟随过先帝。这是众所周知的,天下众人的耳目,怎么能遮挡得住呢?”

韩瑗、来济也上书李治,力主不选武则天,但高宗听不进去。

后来,高宗问李勋的看法。李勣生性乖巧,心想这个关键时刻超越自己本分发表意见,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废立皇后成功与否,都与性命有关。同意废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将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废除王皇后,如果武则天被选中,无疑是自投罗网。

李勣左思右想,含糊其辞地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么必要问外人呢?”

高宗听了这话便下定决心,将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马上废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任用大臣许敬宗排斥打击不同意拥立她为皇后的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贬逐,或者被诛杀。李勣却因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恰当理由避免了祸及自身,并且受到重用,负责审理长孙无忌等人的案子。

李勣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含糊其辞的回答,避免了杀身之祸,这说明了越权的行为容易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人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够了,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做人的智慧

人们在做事时,要像孔子所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去管在那个职位上的事。君子各专一职,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这是在告诉人们。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超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最好不要做,否则不但会让别人厌恶,严重者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