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010

第10章 为人务求清白

东汉时候有个人叫杨震,是个有名的人物。他最初是一个教书的先生,很有学问,道德修养很好,教出来的学生很多都做了官,可是他自己还是一个穷教书匠。

有一年,又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他家的锅有几天揭不开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出去走走。来到大路上,周围的景色一点引不起他的兴趣,肚子里只有一个字“饿”。他看到农田的玉米已经快熟了,一股清香仿佛窜进了他的鼻孔里。他本能地走过去,伸手摸着那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不知怎么,他只说了一句“饿死不为盗”,又回到了大路上。如此的动作重复了三次,最后他还是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了。他就是怀着“饿死不为盗”的勇气,表现出了他的骨气。

幸好他没有去“偷”别人的玉米,因为那玉米地的深处正好有人。这件事流传开了,他有一个做了大官的学生对此十分感叹,于是就来拜访杨震。可是他知道杨震正直,不肯轻易接受别人的礼物,哪怕是自己的学生。于是就把杨震请到一座小楼上,令人搬走楼梯。然后拿出一尊小小的金佛送给杨震,说:“我这座小金佛是我这些年为官的俸禄所得,是清白的。现在我送给先生,完全是出于对先生人格的尊重,这事没有人知道,还望先生不要推辞……”还没等他的学生说完,杨震正色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件事情现在就有四个人知遭!”他的学生不解,忙说:“这里不是只有两个人吗?不是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吗?”

“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怎么只有我们两人呢?”学生无言以对。杨震也因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名言而被人尊称为“四知先生”。

由于品质高尚、有气节,后来杨震在朝廷当了大官,成为东汉一代名臣。

做人的智慧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必须从自我修养做起。做官更是如此。因为,为官从政,造福于民,是至高无上的做官原则。哪怕是因此而触犯权贵,也不能蒙蔽良心。修炼品德、心怀正道,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为人们所称道,才能得到万人的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