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故事练口才
10729800000391

第391章 烈士的遗孀

有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妇女前去面见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经过。这位老妇人原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烈士的遗孀,每月靠抚恤金勉强维持生活。前不久,出纳员竟要她先缴出一笔手续费才能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竟高达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敲诈勒索。素有修养的林肯听完老妇人的泣诉后,怒不可遏,他安慰老妇人,并答应一定帮助她打赢这场官司。

法庭开庭后,因证据不足,所以被告矢口否认,情况明显对老妇人不利,轮到林肯发言,几百双眼睛盯着他,看他有没有办法扭转局势。

林肯并没有在老妇人的不幸上大做文章,而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把听众引入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他双眼含泪,用真挚的情感述说革命前美国人民所遭受的沉重苦难,述说革命志士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灌溉“自由之树”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事迹。突然间,他情绪激动,言辞夹枪带剑,直指那位企图勒索烈士遗孀的出纳员。最后,他以巧妙的设问,做出精彩的结论:

“现在,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于黄泉,可是,他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属,还在我们面前,要求我们代她申诉。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然而,她为美国人民牺牲了一切,到头来却变得贫困无依,不得不向享受着革命先烈争取来的自由的我们请求一些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视若无睹吗?”

这样一个问题,成功地触发了在场所有群众的同情心,在场的人眼眶泛红,都为老夫人掬一把同情之泪,有的捶胸顿足,扑过去要殴打被告;有的当场慷慨解囊。在陪审团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成功的论辩需要靠情感战胜对方。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没有心理上的沟通作基础,即使有理,也达不到说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