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当代中国经济学
10729000000008

第8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战略”一词,原来属于军事的概念。毛泽东对战略一词曾经下过一个科学的定义:“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很明显,战略是指从战争全局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开始把它引进经济领域,从战略的高度研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于是产生了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在我国,这个用语的普遍使用则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经济发展战略,也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从全局出发,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制定一个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将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战略涉及的是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指导性的特点。所谓全局性,是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局部性的或个别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性的问题。所谓长期性,是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所要实现的任务,不是短期内的任务,而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任务。所谓指导性,是指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社会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实践活动的纲领。

经济发展战略,若以制定的主体划分,可以分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部门经济发展战略、企业经济发展战略等。我们在这里主要分析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来指导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社会主义的我国来说,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首先,制定正确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勾画出宏伟的蓝图,为全国人民指明奋斗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有利于动员各种社会资源,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其次,制定正确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社会生产各部门、各企业之间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而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能够为经济发展提出目标、实现步骤和措施,这就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也就为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最后,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还可以为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制定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其决策的失误,这就为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总之,制定正确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不同,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但从其基本内容来看,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都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方针等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便构成了经济发展战略的完整体系。

(一)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一个国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实现的总任务,或者说,未来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水平。战略目标是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因为没有战略目标,就无所谓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方针。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首要的是确定战略目标。作为战略目标,首先,应该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即它必须经过人们的艰苦努力才能完成,且能够完成,如果是脱离实际,高不可攀,或者是定得太低,唾手可得,那么,就失去了作为战略目标的意义。其次,战略目标不能是单一的,应是多元指标的体系,一般说来,应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指标。再次,总的战略目标还应科学地划分为若干分阶段目标来实施,每个阶段都要有具体的子目标,并使它们相互衔接,分步骤地实现总目标。最后,战略目标一经确定,就应具有相对稳定性。虽然战略目标也要随着经济发展的状况而进行校对和补充,但变动不能频繁。否则,人们就会无所适从,战略目标也就失去意义。我国在改革开放中确立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突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和以人民生活的提高程度为标志,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全面估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趋势而作出的,是完全切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二)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是指为实现分阶段战略目标而规定的主攻方向和中心任务。正确选择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战略重点的确定,要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抓影响经济全局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部门。同时,还应该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立足重点,兼顾一般。因为重点和非重点都是互相比较而言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加强重点,绝不能否定和忽视非重点的地位和作用,而应当使二者合理结合,协调发展。党的“十二大”明确规定,到20世纪末,我国把农业问题、能源和交通问题、教育和科学问题作为战略重点。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农业上不去,其他事情就不好办。能源是机械化大生产的动力,没有能源,机器就无法运转。交通部门包括邮电部门是先行,交通不畅,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流、物流畅通,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就成为不可能。而我国现在的情况,主要是能源、交通等基础工业和基础部门落后,成为阻碍四化建设的瓶颈产业,因此,必须把它们作为战略重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四个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是关键。而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不断提高,亦即取决于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所以,科技、教育必须作为战略重点,放在首要地位来考虑。总之,把农业、能源、交通、科技和教育这些战略重点问题解决好了,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三)战略阶段

战略阶段是指在一个完成较长时期的战略目标过程中,依据不同时期所要完成的分战略目标而划分的战略阶段,或者说实施步骤。战略阶段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围绕着21世纪中叶我国所要达到的宏伟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个阶段,也就是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邓小平指出:“三步走的关键在第二步,第二步为第三步打基础。”现在,我国第二步的任务已经完成,这就为21 世纪经济的全面振兴、战略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四)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重点发展方针。正确的战略方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可靠保证。

三、我国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

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历史,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备受外国列强的欺辱,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竟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从此,中国为了推翻反动政权,为了使中国能够有自己工业,能够实现现代化,奋力抗争,前仆后继。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企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办实业,使国家强盛。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企图实施《建国方略》,使中国能够具有西方物质文明。可是,在人民没有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梦想是难以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给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了希望。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提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有了前提和可能。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我党提出了把中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现代化任务。1953年党中央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实际上就是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基本内容的总路线,实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为了实现工业化。在经毛泽东核准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提纲中,除了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外,还提出了“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1954年,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在1956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通过的党章总纲中也列入了上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4年,在第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分两步走,在20 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次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和10年前第一次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相比有一点不同,那就是把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正如邓小平后来在谈到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设想的提出过程时说,四个现代化目标是毛泽东同志提出、周恩来同志宣布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政治斗争上,现代化的任务被冲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全面整顿。在这一年召开的四届人大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三届人大提出的现代化步骤和目标。这个报告是由邓小平起草的。这一时期,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是大局,一切都要服务这个大局。他说:“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 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20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2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对于中国实现现代化问题,仍然继承了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中央的共识。1978年10月,他指出:“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已经向全国人民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现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并且为此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组织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中国要在 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和世界发展的新形势。1979 年 10 月,他在关于经济工作的讲话中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同年12 月,他在接待外宾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我国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目标,并提出分前后两个10年“两步走”的战略步骤。他说:“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1981年 11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用20年的时间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消费达到小康水平。1982 年 9 月党的“十二大”也明确指出,从1981 年到 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 年的 7 100 亿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28 000 亿元左右;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应分两步走:前 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

邓小平认为,到20世纪末实现了翻两番,达到了小康水平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前进,努力争取达到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1984 年 10 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提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二十年,还有第二步,需要三十年到五十年,恐怕是要五十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两步加起来,正好五十年至七十年。”1985年4月,邓小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到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国家的水平。”

1987年4月以后,邓小平完整地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步骤,并将发展程度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三步走”发展战略更加切合中国实际。1987年4月30 日,邓小平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 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本世纪末,再翻再番,人均达到1 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 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1987年 10月,党的“十三大”肯定了邓小平这一思想,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1992年10 月,党的“十四大”又进一步肯定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并把它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总体系之中,提出了近期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即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 2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样的基础上,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就能够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使“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经过我国人民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1995年9月28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提出了我国今后15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灭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21世纪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质技术基础。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对经济发展战略又作了进一步的部署,提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这样,由邓小平首先提出的我国新时期“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便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发展和具体化。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邓小平提出了利用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思想。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我们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重要思想:

(1)经济发展速度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邓小平指出:“现在特别要注意经济发展速度滑坡的问题,我担心滑坡。”“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邓小平这段话,从我国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说明了速度问题为什么是政治问题,包含深刻的哲理。首先,从我国来说,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要取得人民的拥护,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长治久安,必须重视发展速度。其次,与周边国家相比,周边国家发展相当快,我们若发展慢,与它们的差距就会拉大。再次,从两种不同制度的和平竞争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究竟谁优谁劣,最终还要靠经济发展上的竞争。最后,只有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总之,经济发展速度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本身是否有吸引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能否巩固,我们能否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社会主义,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速度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

(2)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可能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首先,从国内的环境来看,我们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大台阶,这就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同时,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已经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这一切,是我们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挖掘内部潜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最有利的条件。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我们也面临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国内也为我们提供了加快发展的经验。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积极吸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扎扎实实地工作,经济加速发展,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3)正确认识稳定、协调发展与加快发展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经济高速发展,结果,经济效益降低,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不顾条件,片面强调高速发展是错误的。我们要正确理解稳定、协调发展与加快发展的关系。邓小平指出:“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因此,过分强调稳定、协调没有意义,稳定、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加快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才是硬道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在力争实现自身的发展。但是,对发展的内涵及发展的方式,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根据1989年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首先在于发展,即强调要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二是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内容,以实现人口增长、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互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其核心思想在于,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坚持如下三个主要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在发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因素;三是共同性原则。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坚持公平和持续发展是共同的,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应是全球的联合行动,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对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反思和创新。18世纪出现的产业革命,确定了以工业化和经济增长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发展观,它乐观地看待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化引起的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世界各国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一股从没有过的增长热,而且这时的发展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为重要目标,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这种增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经济规模得到空前扩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人们可以找出许多成功和希望的迹象:婴儿死亡率在下降,人均寿命在提高,有文化的成人比例在上升,全球粮食增长的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等等。

但是,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着难以长期忍受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人口膨胀、南北差距扩大、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新的更为广泛而严重的矛盾。还有许多问题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的疆界而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暂时性的问题演变为长远性的问题,潜在的问题进一步恶化蔓延为公开性的问题。例如,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速度加快,有毒化学品的污染以及越境转移,土壤退化正在加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等等。综观世界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除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灾难以外,可以说主要来自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在经历了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痛苦之后,人类开始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探索如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运而生。这集中表现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后代而共同努力。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在全球区域和各国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它虽然不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但代表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为在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行动准则。可见,从历史的观点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类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

(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之一。邓小平在我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有过诸多论述,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我国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反复强调,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计划生育是一项战略任务,一定要抓好。要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控制到千分之十以下。在这方面,应该立些法,限制人口增长。在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人口质量。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形成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这也是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原因所在。

我国人口众多,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问题。通过 20 多年的计划生育,虽然少生了大约 3 亿人,但近年每年新增人口仍达 1 200 多万,全国人口预计到2000 年将达到13亿,2010年将达到14 亿,直到 21 世纪中叶,人口达到 16 亿峰值之后,才可能缓慢下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当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都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难,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很难较快增长。解决这一矛盾,固然应当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加速经济发展,但同时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并注重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人口素质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具有足够的后劲和可靠的保证。

第二,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邓小平在谈到资源问题时,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这是因为,我国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耕地、矿产、水、森林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国土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30%,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25%,人均主要矿产资源和能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将会更多。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仍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 5倍、美国的3倍,钢材、木材的消耗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9倍,耕地每年被占用而减少500万亩,水资源的浪费则更为严重。因此,我国必须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向集约型转变,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的老路子。这是加速我国经济增长,大力节约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三,加强环境保护。邓小平鲜明地提出,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一样,都很重要,要把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当作一件大事去抓。这是因为,环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人类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提供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场所,消除生产和生活排出的废料。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环境质量、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源,净化更多的生产和生活排泄物,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而且对于人们健康的维护、体质的增强,乃至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大气和河流的污染、噪声的干扰、废弃物的堆存、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都十分严重,因此,我国加强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紧迫。为了有效地保护环境,我国政府制定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提出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2010 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立法可以说已基本完备,等等。目前,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强化对大气、水域、土壤、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公害的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抑制自然生存环境的恶化,选择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达到既要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又要加倍重视环境污染预防的目的。

总之,实施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必然选择,党的“十五大”把它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并且提出了实现这一发展的诸多具体措施。这是一项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切实贯彻落实好这一战略,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国在所有制结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对邓小平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大”再次重申:“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章主要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各种所有制,特别是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其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