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哈佛东方新秀
10726800000039

第39章 我从来没有限制海雯的活动和交友

7、我从来没有限制海雯的活动和交友,我只是提醒她要随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是对还是错?有什么风险?怎样进行自我把握?

海雯在上十一年级,快到她的生日时,对我们说,老是别的同学请她去参加生日聚会,她想今年也请同学到家里过生日。于是我们就把屋子整理得干干净净,欢迎海雯的同学来。海雯也早早通知她的好朋友,到时不可另有安排。

美国人串门少,但聚会多,即所谓的Party多。小孩中最常有的是生日聚会。小朋友的生日,有些家长会选在麦当劳的小孩游戏厅,或是旱冰场这类地方,好让小孩子有玩的地方,但也经常在家里。

美国小孩聚会也很简单,买一块蛋糕,加上几瓶饮料和一些薯片、爆米花之类的小吃,租一两片DVD影碟,到时候再叫几块意大利比萨饼(Pizza),剩下的时间小孩自己会安排,父母最好是服务,那已是他们的世界了。

那天,男男女女来了十几个同学。同学们也带来一些小礼物,一张卡片,一段祝福,或是一包巧克力,一只小狗熊,也有人会送一张十几块钱的购物卡。总之,礼不在大小,小孩是需要热闹热闹而已。普通的聚会一般就这么简单。

美国小孩夏天会跑到公园,在那里烧烤、打球等等。有时她们也会跑出去看电影,到餐馆吃饭,一般各自付自己的账单。有时家长也可以参加。高中毕业时,海雯的同学来我们家学包饺子,几个同学的母亲也来凑热闹。

我太太的一位华裔同事也有个女儿在美国上高中,她见海雯考上哈佛大学简直羡慕得不得了,老是问我太太是如何管教小孩的,因为她们夫妇俩现在已无法管教女儿了。前些天她女儿晚上要出去参加朋友聚会,说要晚点回家。她们知道她女儿常和一些男同学一起玩,坚决要求她女儿晚上10点前必须回家。结果那天她女儿9点就回家了,说是累了,要早点上床睡觉。

夫妇俩睡觉时感到奇怪,今天女儿怎么会提早回来呢?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就起身去敲女儿房间的门,但没有回应。她们推门而入,房间里却空无一人,女儿早已跳窗而去,这时已是半夜。她们打女儿的手机,关机似乎是惟一的可能。最后是一夜不归。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报警找警察帮忙。警察来了,了解完情况后说,这种情况不属于小孩失踪,小孩也没犯法,警察没法管。后来他们到学校去找老师,老师说她女儿学习成绩还很好,在学校表现也不错,不回家学校管不了,还是建议父母多和小孩交流沟通。

有时,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限制太严,其结果常会适得其反。青春期的少年都有逆反心理,而且是“压迫越重,反抗越深”。

我从来没有限制海雯的活动和交友,我只是提醒她要随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是对还是错?有什么风险?怎样进行自我把握?等等。但我太太对海雯有要求,说中国女孩从来不在同学家过夜,用中国的标准来要求海雯,用中国的道理来教育海雯。而她的同学在我们家过夜,我们只好挽留。海雯也抱怨过不公平,对她母亲咕哝到:“这是在美国,又不是在中国啊!”她母亲却说:“你是中国父母生的孩子,你心灵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液,你要知道什么叫中国人啊!”海雯只好说:“好好好!我服了!我是生长在美国的中国女孩,这对了吧!”冲着她妈扮鬼脸。

对于海雯与她母亲的争论,我一般不搭话,有时最多评论两句。我认为她母亲的话虽然有理,但过于武断;我认为海雯虽然幼稚,但也不能勉为其难,毕竟她是生长在美国。女孩需要母亲管管是非常必要的,女孩是不能缺少母亲的。在我看来,海雯还是具有中国传统的好女孩,她没有强烈反抗或离家出走之举。但她在选择逃避,不愿上本州的大学。她毕竟逐渐成熟,她也有了自己的是非标准了,我们当父母的也该放心了。

只要她的同学来,我太太都会热情招待,只要海雯不老往外跑就好,所以,她们同学到我们家的次数就会多些。因此,她的好几个美国同学筷子都拿得很好。有时放假,一两个同学跑来住上一两天,看看电视,做做手工,打打网球来消磨时光。去年,老美同学凯莉父母离婚,她妈妈要出差,家里只有她自己照顾自己。凯莉说要到我们家来,她妈妈很高兴,还先请海雯吃了顿饭。

小孩喜欢自由自在,但父母放任过度,又可能出乱子。青少年时期的小孩交友是父母特别应该当心的事,不交朋友,不利小孩正常、健康地成长;交上不好的朋友,可能毁了孩子的一生。

因此,家长切不可等闲视之。对那些不善交往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给予足够地关注,把一些实用的社交技巧教给孩子,让孩子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保持什么样的言谈举止,才能更快更好地赢得别人好感。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集体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使孩子敞开心扉,与同龄的小孩结成好朋友。

但在孩子交友的过程中,家长应给予引导,让孩子结交那些对自己有益、能促进大家共同进步的朋友。但万万不可进行过多地干预,更不可把家长的喜好掺杂到孩子选择朋友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