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哈佛东方新秀
10726800000035

第35章 海雯平时总是一边开着电视

3、海雯平时总是一边开着电视,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在网上和同学聊天。我想关键是让小孩懂得把握分寸,不要跑题太远

海雯平时总是一边开着电视,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在网上和同学聊天。我们也说过她好几次,但她就是不听,她说这样也能做好作业。你还说什么呢?我想这也能锻炼她的“分心术”,使她同时具备多种思维。她与同学在网上聊天,可以讨论一些问题,比自己冥思苦想来得更有效率。关键是让小孩懂得把握分寸,不要跑题太远。

父母的过度干预,常令小孩反感,同时许多小孩都有叛逆心理,反而达不到效果。另外,国情不同,社会的环境相异,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一样,不必照搬硬套。

在国内,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一味地约束孩子,使其变成“听话的乖孩子”。我并不认同这种教育方式。因为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逐渐变成了听话的“小绵羊”。这样的孩子乖是乖了,但也变得怯懦,丧失了自己的个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活力,就没有创造力,这样的人怎样会成功呢?教育并不是训练唯命是从的奴才。美国的小孩都很有个性,有主见。

海雯十一年级时考了驾照,她的同学很多都自己开车到学校去。因为到了高中,课后的活动特别多,校车没办法照顾到课后活动的学生,这样只好让家长接送。于是我就答应买一部二手车。美国二手车便宜,几千美元就能买一辆不错的车。

到了高中,许多学生到了法定可以开车的年龄。各州不同,一般在16岁到17岁,学校有时也会开办驾驶辅导课。像马里兰州对青少年开车要求要比成年人严格,学生必须先考笔试,也就是考交通规则。笔试通过拿到驾驶学习证,可以在有3年以上驾龄的成年人指导下学车。还要到驾驶学校学习40个小时的安全理论和实际练习,然后才能到交通局参加路试,路试通过,才能拿到驾照。在这里考路试也很有意思,今天没考过,明天还可以来考,因为可能是你紧张,没有发挥好。但明天还没有考过,对不起,可能就是你的驾驶技能有问题,回家再去练习吧,要等一个星期后才能再考。

考过了驾照,小孩是如虎添翼,同学聚会、外出吃饭也就明显增多,不过交通局对青少年开车还有附加规定,18岁前晚上12点到凌晨5点没有成年人坐在旁边不可以开车。而保险公司也对未成年驾驶者收取高额的保费。

我刚到美国时花了600美元买了一部二手车,开了快两年。我们去买车,海雯看中了一部马自达小型车,两门、六缸、自动窗、自动门锁、有天窗,像跑车,她觉得酷。买回车后先要上保险,旧车一般保第三者就可以了。

我建议海雯与她母亲的小丰田车换着开,因为那部车是去年的新车,保险买的是全保(不论什么事故,不管谁的错,保险公司都得全赔)。海雯不乐意,她还是喜欢这部旧车,因为车型酷。

海雯自己有了汽车,当然活动就更多了,免不了有时晚点回家,这让我们十分担心。她自己开车上学,校内外有什么活动就可以自由多了,用不着赶学校的校车,也不要家长接送了。但也有不好的时候。

一天周末,她到同学家聚会,到晚上12点多还不回家,打她手机是关机,我们都急死了,她到了半夜一点才开车回来。我只是说她应该体会做父母的感受,她没有吭声,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追究的,只是希望这种事不要再发生。或许正是这种原因,她一直坚持要上外州的大学。我想许多青年人都会有这样的愿望,拥有自己更加自由的天地。

自由与约束,两者很难把握。但培养一个好孩子,两者都是绝对重要的,而且要取得平衡。

孩子都希望自己能自由,两岁的孩子是这样,16岁的孩子也是这样。但我们容易忘记的是,他们同样希望我们约束他们。因为他们依然处在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有时他们需要你做出非常清楚地限定和约束。如果你没有界限地让孩子自作主张,这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会妨碍他们发展。

美国小孩的自由程度是非常高的,美国公立学校一般没有校服,学生着装也比较自由。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常会有校服,因为这些学校不是政府出资办的学校,也就有自己的约束,学校可以有宗教仪式,对学生的服装、发式做一定的规定。

在公立学校,许多人用美国宪法的言论自由权来解释学生的自由表达方式,包括言论、艺术、服饰,只要不是色情淫秽、暴力、种族仇恨或损害他人权利的,校方都不会去干预,任其自由。

所以,在公立学校,你会见到有些学生长发、红发、绿发,脑子不一定有非凡的智商,但却染出霓虹色彩的光芒,也没人干涉。还有些青少年在耳朵之外的身体其他许多部位都穿孔,套上鼻环、嘴环,或是到处打上真真假假刺青的烙印。我在海雯学校就看到几个学生的头发染成绿色紫色。我想大概是每个人都想受人关注,有些人无法像球星影星那样大红大紫,就只好让自己的头发和服饰与众不同以引人关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