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10726500000011

第11章 欧亚帝国的历史扩张与沉没——沙皇俄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历史反复证明:俄罗斯似乎是一个最不适应风光和顺境的民族,总是在经过艰苦拼搏终于达到巅峰时陡然跌落;同时,俄罗斯又是一个善于克服困难、战胜危险,敢于在逆境中顽强奋进的民族,总会在跌落之后开始新一轮拼争。沙皇俄国时期如此,苏维埃俄国和苏联时期如此,俄罗斯联邦目前也是如此。俄罗斯国家的命运总是出现令世人惊愕的大起大落。从蒙古统治下发展起来的、经过历代沙皇不断扩张的俄罗斯帝国,在成为欧洲霸主和世界列强之时,却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轰然坍塌-_冲破帝国主义封锁、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洗礼而壮大起来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几乎达到世界权力巅峰之时,又在东西方冷战中逐渐衰落并最终解体;重新立国后政治动荡、经济衰落、沦为二流国家的俄罗斯联邦,又在北约东扩、西方挤压的逆境中逐步摆脱困境,恢复国力,开始了重新崛起之路。

从俄罗斯几次崛起与衰落的历程中不难看出,俄罗斯国家命运的大起大落与其说是民族特性使然,不如说是其国家安全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

沙皇俄国的历史,是一部对外侵略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历史。

370年间,历代沙皇进行了约37次大规模对外战争,用血与火将地处东欧一隅、面积仅为280万平方公里的莫斯科公国,扩张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拥有2280万平方公里疆域的庞大帝国。侵略扩张与争霸世界,是沙皇俄国与生俱来的帝国野心,是沙皇俄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总目标,而进行西进南下东扩的侵略战争则是其实现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历代沙皇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国家安全战略:伊凡四世实行地域性蚕食战略,扩展了沙俄的安全空间,使沙俄成为欧亚大国;彼得一世和叶卡捷林娜二世则制定了以欧洲为重要战略方向、以夺取出海口为战略重点的世界性侵略扩张战略,奠定了沙俄欧洲霸权的基础;亚历山大一世则将侵略扩张战略发展到极致,合纵连横,打败了拿破仑法国,一度成为欧洲霸主;尼古拉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则以南下战略使帝国的战略触角继续向南延伸,以巩固沙俄在欧洲的霸主地位;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则出于维护国内稳定与称霸东方的战略需要,加紧向远东扩张侵略,最终他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无形中将侵略扩张战略演变成为埋葬沙俄帝国的真实剧本,并催生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实行地域性蚕食战略,确立欧亚地区大国地位沙皇俄国是从大俄罗斯地区的莫斯科公国发展起来的。历任莫斯科大公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运用有效的战略与策略,忍辱负重,软硬兼施,和战并用,最终打败金帐汗国,并通过侵吞蚕食弱小公国,于1480年形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13~15世纪长达200多年的蒙古统治,给俄国人留下的不仅是屈辱,更多的是东方专制制度和不断扩张的帝国野心。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毫无疑问是一个有侵略野心的国家。”“莫斯科的大公们却只是在长期斗争之后,才终于摆脱了蒙古人的羁绊,开始把大俄罗斯的许多公国联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然而,这一成就看来只是助长了他们的野心。”如果说莫斯科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在蒙古统治影响下的直接产物,那么帝国野心则是与沙皇俄国相伴相生的内在逻辑。换言之,蒙古统治时期奠定了俄国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法则,即武力征服,不断扩张。而支撑这一扩张战略的理论基础则是始于伊凡三世时期的“第三罗马”理论。该理论认为,“沙皇是全俄罗斯其中包括白俄罗斯和小俄罗斯的专制君主”,莫斯科是“第三罗马”,俄国必须要向西方,向波兰、立陶宛争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祖传地产”。因此,侵略蚕食周边地区以赢得领土和出海口,就成为沙皇俄国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确保外部安全的必然要求。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正式采用“沙皇”称号,成为俄国第一代沙皇,标志着沙皇俄国正式形成。“沙皇”是罗马帝国独裁者的俄文译音,意即“皇帝”,此前只有强大的拜占庭统治者和金帐汗国统治者使用过这一称号。伊凡四世以此命名,显示了其梦想把俄国变成“第三罗马的帝国野心”当时,俄国正处于封建农奴制逐步确立与巩固的时期,世袭的大封建领主与新兴的中小贵族就加强中央集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伊凡四世迫切需要更多的土地和更大的市场来封赏支持中央集权统治的中小贵族和商人。然而,沙皇俄国处于十分复杂而不利的地缘环境。其东邻是势力强大而富庶的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喀山城是俄国通往乌拉尔的必经之地,也是东欧北欧同高加索和中亚等地进行贸易往来的要道;占领喀山,即可获得东进和南下的基地。其南邻是克里木汗国,堵住了俄国进人黑海的道路,且素来与俄国不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是克里木汗国的强大支持者。其西邻是濒临波罗的海的立沃尼亚和立陶宛大公国,控制着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和通道。波罗的海是俄国通向西欧的捷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伊凡雷帝曾说:“波罗的海的海水是值得用黄金来衡量的。”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伊凡四世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对内,他依靠中小贵族阶层,残酷镇压人民和打击大封建领主,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同时进行政治体制、宗教机构、税制、军队等各项改革,以维护沙皇专制制度和统治集团利益。对外,继续实行侵略扩张政策,以满足贵族和商人渴望掠夺新的土地、农奴和财富,以及占领陆海贸易要道的强烈要求。

伊凡四世采取先东后西的扩张战略。首先征服喀山等东邻诸汗国,是因为这些汗国在土耳其苏丹的支持下,联合抗俄的倾向日趋增强。1552年6月,经过精心准备之后,伊凡四世亲率15万大军,兵分多路向喀山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经过4个月的激战,于当年10月征服了伏尔加河中游的喀山汗国,打开了东进亚洲的大门。此后,伊凡四世乘势征服了伏尔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成为真正的欧亚国家。

1558年,经过养精蓄锐之后,伊凡四世开始向主要战略方向——波罗的海进军,开始了长达25年之久的立沃尼亚战争(1558~1583年)。当时,伊儿四世充分考虑到有利的国际条件:俄国与瑞典之间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瑞典与丹麦的矛盾激化,波兰与立陶宛的争端不断加剧,这四个国家都不能及时而有力地干预俄国在立沃尼亚的行动。但在国内,伊凡四世的战略决策受到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反对,代表世袭大领主利益的阿列克塞·阿达舍夫希望从南方夺取新的土地,强烈反对发动立沃尼亚战争,这显然与伊凡四世对外扩张的战略不相符合。伊凡四世没有改变对立沃尼亚的战争。1568年,俄国在战,争中取得优势,曾占领立沃尼亚东部,甚至几乎占领了整个立沃尼亚。但就在俄国快要取得战争胜利时,国际局势发生了不利于俄国的变化:在西线,立陶宛与波兰合并为波兰贵族共和国,共同对付俄国,争夺立沃尼亚,瑞典也转向对俄作战;在南线,土耳其苏丹乘俄军主力西调之机于1569年向伏尔加河流域进军,企图推翻俄国在喀山和阿斯特拉罕的统治,恢复穆斯林国家。

面对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伊凡四世始终坚持其既定的战略目标——争夺波罗的海,他力排众议,坚持把主要力量用在主要方向,采取不同的策略或化解矛盾、或克服困难,一方面采用政治联姻等外交手段拉拢丹麦,牵制瑞典;另一方面,又以武力稳定南线。但终因树敌太多,加之自身力量不足,无法抵挡波兰10万大军的进攻,最后在与波兰的停战协定中将艰苦征战得到的立沃尼亚拱手让与波兰,又与瑞典签订了停战协定。

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的矛盾是影响安全战略实现的重要因素。由于野心大,树敌多,且实力不足,伊凡四世最终未能实现其既定的战略目标——打通进入波罗的海之路。

进入17世纪后,随着俄国封建农奴制的不断加强和安全环境的日益恶化,沙俄陷入了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在国内,罗曼诺夫王朝刚刚建立,国力削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农民起义和哥萨克反抗运动日益高涨;在国外,俄国与波兰、瑞典、土耳其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矛盾,三国都对沙皇对波罗的海与黑海出海口的觊觎怀有强烈的防范心理。俄国与波兰间固有的民族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进一步激化,两国均将对方视为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和拓展国家利益的最大障碍,都想扩大版图和势力范围,争夺东欧霸权地位。

在这种形势下,俄国采取了东吞、西进、南攻的全方位蚕食战略。在东线,采取步步为营、以小股部队占领西伯利亚并建立碉堡线巩固战果的军事扩张;在西线,采取先守后攻、伺机夺取领土并扩大战果的措施;在南线,采取先攻后守、巧妙在大国之间周旋以从中渔利的方针。这种多线作战的战略选择,使俄国得以继续蚕食他国领土,维护封建农奴制度和军事封建主义制度。

17世纪初期和中期,俄国在东线相继占领了西伯利亚各汗国和中国边疆地区,使俄国领土从乌拉尔山脉推进到太平洋西岸;在西线,通过两次俄波战争(1604~1618年,1653~1667年),俄国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和塞维尔斯克等地区,吞并了第聂伯河左岸的乌克兰地区,基本上达到了吞并乌克兰的目的,使俄向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略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为其兼并波兰造成有利态势。

然而,俄国在西线的胜利又树立了新的敌人:瑞典想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和立陶宛地区,严防俄进入波罗的海;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国企图夺取乌克兰,堵截俄国向黑海扩张之路。土耳其首当其冲,发起了反对俄占领乌克兰的进攻。俄国在组织反土同盟失败的情况下,与土耳其进行了一场争夺乌克兰的俄土战争(1676~1681年),在南线实现了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适应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需要,俄国开始对军事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以新制团取代领地制的射击军,初步建立起正规军队。

二、实行夺取出海口战略,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地域性蚕食战略使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的封建大国,实力有所提升,但凭借这一战略仅能使俄“增加几个省份”,无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俄国”,更无法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欧洲强国相比。依然贫穷、落后而又野蛮的俄国迫切需要采用新的安全战略来实现称霸欧洲进而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目标,这一历史重任就落在了彼得一世及叶卡捷林娜二世的肩上。他们抓住历史机遇,对内大力发展经济,大胆以西方为师,锐意改革,创建正规军,对外南征北战,纵横捭阖,终于夺取了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及其水域,使沙皇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强国,并逐步实现了从地域蚕食性扩张战略向以欧洲为重要战略方向的世界性侵略扩张战略的转变。

(一)以西方为师,实行军事改革

彼得一世即位后确立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其主要战略任务:一是夺取出海口和建立夺取出海口所需要的海军舰队;二是改变工业落后状况,发展军事工业经济;三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俄国的落后面貌;四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军事官僚专制制度。彼得一世认识到,要实现上述任务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全面改革,而最好的老师就是西欧强国。

在首次亚速远征(1695年)失利后,彼得一世加快了向西欧学习的步伐。1697年3月至次年8月,他带着详细的考察计划率领贵族青年使团先后出访荷兰、英国、奥地利等西欧国家。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彼得一世以贵族青年和沙皇的双重身份,详细学习了外国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工业状况,广泛考察了各国的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和政治制度等。通过出访,彼得一世深切感受到,俄国落后于西方,而一个落后的俄国不仅无法实现夺取出海口、称霸欧洲的夙愿,恐怕连国家自身安全都无法保证,为此,俄国必须进行全面改革,特别是军事改革。

彼得一世实行军事改革的重点,就是建立正规军队。在陆军建设方面,他建立了近卫军,解散了存在150年之久的射击军,改革兵役制度,实行征兵制,较为全面彻底地更新了陆军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战术训练和作战思想。在海军建设方面,引进西方专家和技术力量,投入巨资建立了俄国第一支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并创建了海军院校。彼得一世曾说过:“只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时也有海军才能成为两手俱全的人。”通过改革,彼得一世成为“两手俱全”的君主。彼得一世所进行的其他各项改革也都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都服务于争夺出海口和称霸世界的战略。

叶卡捷林娜二世继承并发扬了彼得一世的改革方针和建军思想,继续大力推动俄国军事改革。这位具有战略头脑的女沙皇始终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将近50%的国家预算用作军费,并创建了黑海舰队,建立了总参谋部,大胆起用鲁缅采夫等革新派担任军中要职,极大地提升了俄军的作战能力,使俄国陆军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一支军队。

(二)运用联盟战略,建立军事同盟

在国内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彼得一世丝毫没有放松在国际上的争夺。他深知,凭俄国现有实力是无法实现夺取出海口和水域的战略目标,必须运用联盟战略,借用第三方的力量来打败敌国。在建立反土同盟受挫的情况下,彼得及时改变了南下打通黑海之路的战略方针,确定了北上争夺波罗的海水域的新战略。为此,他积极改善俄土关系,加速组建反瑞北方同盟。

当时,俄国面临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英法忙于西班牙王位争夺战(1701~1714年),波兰国力日渐衰落,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割据局面,作为波罗的海强国的瑞典则与其他国家存在尖锐矛盾。彼得果断抓住了这一有利的历史机遇,先后与波兰(1689年)、丹麦和萨克森选侯国(1699年)签订了反瑞同盟条约,建立了北方同盟,为北方战争做好了战略准备。在战争中,俄国争取到土耳其不干涉俄瑞战争的保证,削弱了法瑞同盟,拉扰普鲁士,减轻了俄国面临的国际压力,为夺取北方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

叶卡捷林娜二世充分利用有利的欧洲国际环境,将联盟战略运用于每次对外战争之中。在1764~1794年的三次瓜分波兰战争中,她先后建立了俄普奥同盟、“塔尔果维茨同盟”,彻底肢解了波兰,使波兰成为“实现俄国对世界霸权的贪欲的最重要的工具”。在1768~1774年的俄土战争中,俄国先是与普鲁士结成同盟,孤立了瑞典和土耳其,又与英国、丹麦订约,保证俄国在战争中没有后顾之忧。在1787~1791年的俄土战争中,叶卡捷林娜二世将结盟对象改为奥地利,双方签订了为期7年的盟约,俄奥同盟又改善了俄法、俄英关系。如果说,彼得一世的北方同盟是北方战争胜利的保证,那么叶卡捷林娜二世的联盟战略则是沙俄称霸黑海的前提。联盟战略在沙俄政府此后的侵略扩张战争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三)夺取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实现由内陆国家变成濒海帝国的战略目标夺取出海口在沙俄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控制波罗的海,便能夺取芬兰,进而从北翼控制西欧;控制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便可控制巴尔干,进入地中海,从南翼控制西欧;控制里海,便可东侵中亚,南下波斯湾和印度洋;控制中国黑龙江口,便可进入太平洋。彼得一世和叶卡捷林娜二世分别实现了夺取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的战略目标。

正规军队的建立和军事联盟的结成,为沙俄争夺出海口和成为海上霸主做好了军事与外交准备。为了从瑞典手中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沿岸地区,彼得一世发动了长达21年之久的“北方战争”(1700~1721年)。在战争初期失利的情况下,俄国及时改变军事战略,转入战略防御,并以国内改革成果积极配合前线作战。1709年,俄军取得了波尔塔瓦会战的胜利,以此为转折点,取得了北方战争的胜利。根据1721年俄瑞双方签署的《尼什塔德和约》,俄国获得了觊觎已久的立沃尼亚-爱沙尼亚、英格里亚和部分卡累利阿地区,得以自由进出波罗的海,实现了争夺出海口的历史追求,使沙俄开始以“帝国”身份出现在欧洲国际舞台上。自此,沙皇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变为一个濒海帝国,踏上了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

叶卡捷林娜二世为了争夺黑海控制权,打通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并彻底肢解土耳其,发动了两次俄土战争,迫使土方签订了《库楚克一凯纳尔吉和约》和《雅西和约》,夺得了东起库班河西到德涅斯特河的整个黑海北岸,兼并了克里木汗国,打通了黑海出海口。此外,她还通过俄瑞战争(1788~1790年),进一步巩固了沙俄在波罗的海的地位。虽然叶卡捷林娜二世未能实现征服欧洲的计划,却完成了对西欧南北两翼的包抄和中间的突破,为沙俄争夺欧洲霸权奠定了基础。

三、战胜拿破仑法国,争夺和确立欧洲霸主地位

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的获取及对波兰的吞并,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但与此同时,也使俄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在国内,连年对外征战使农民不堪重负,“骚动”和反抗斗争连绵不断,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时有发生,严重危及俄国的农奴制度和沙皇的统治地位。在国际上,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爆发和拿破仑的上台使欧洲形势更加错综复杂,法国与英国、奥地利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矛盾日益尖锐,两次反法战争的失败致使法国实力不断增强,使俄国谋求欧洲霸主的战略目标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对内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农奴制度和沙皇统治地位,对外与拿破仑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地位,就成了亚历山大一世的战略任务。在国内进行一些安抚性的“改革”措施之后,亚历山大一世把其祖母叶卡捷林娜“反对革命后的法国”这一遗训当作头等大事,不过比其祖母更讲究斗争策略,采取了以斗争为主、斗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战略方针。

(一)联英反法,图谋欧洲霸权

亚历山大一世当政之初,国内统治阶级在对外政策取向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对外战略曾摇摆不定。沙皇秘密委员会的顾问们认为,维护国家安全、保持和平的最好方法就是采取俄国不介入欧洲事务的政策。但外交重臣潘宁则认为,要维护俄国的和平与安全,就必须介入欧洲事务,以“保持邻国处于目前状况”,防止有利于俄的欧洲格局发生变化。面对拿破仑打破欧洲均势的现实,亚历山大一世制定了联英反法的对外政策纲领:利用英法及法奥之间的矛盾,以军事扩张和外交拉拢并举,联合英、奥等国共同对抗法国,确立俄国主导欧洲事务的霸主地位。

根据这一纲领,亚历山大一世先是召回进军印度的哥萨克部队,恢复了同英国的友好关系,并积极参与英国主导建立的反法同盟,企图利用反法联盟的力量打败拿破仑,以巩固和发展俄国在中欧、巴尔干、东地中海和近东等地的势力。在英国的诱惑和压力面前,俄国不惜充当英国的打手和战略预备队,积极参加1806年的第三次反法联盟战争(联军由英、俄、奥、瑞、那不勒斯等国组成)和1806年的第四次反法联盟战争(联军由英、普、俄、瑞和萨克森等国组成)。但由于联军的军事战略、特别是俄军的进攻战略远远落后于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军队,加之沙皇俄国的腐朽与没落,两次战争均以联军的失败而告终,反法联盟一再瓦解,联盟国家或割地赔款,或签约求和。拿破仑法国在欧洲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勾结法国,瓜分欧洲

第四次反法联盟战争失败后,亚历山大一世深感俄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俄国迫切需要时间修复战争创伤,恢复军力。为此,他重新调整战略,开始联法反英,把对外政策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此举也十分符合拿破仑的战略意图,他不仅想借重俄国的力量来实现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也需要时间准备对俄国的进攻。昔日战场上的对手开始握手言和,1807年6月,双方签订了共同瓜分欧洲的提尔西特和约。根据和约,俄国获得了普鲁士的别洛斯托克和奥地利的塔尔诺波尔两地区,取得了对土耳其和瑞典的“行动自由”;同时,俄国则承认法国对普鲁士的肢解和占领,承认拿破仑对爱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并同意法国建立华沙大公国。1808年9月,俄法关系进一步提升,双方在爱尔福特签订了同盟条约。俄国利用俄法同盟,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1808年2月21日,亚历山大一世首先发动了俄瑞战争,借口保障俄首都的安全兼并了芬兰;次年又进攻瑞典,并继续对波斯和土耳其作战,先后从土耳其手中夺得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

俄国的扩张行动得到了法国的支持。在俄瑞战争中,拿破仑拉拢丹麦,推动俄国进攻瑞典,以激起瑞典的盟国英国反对俄国,加剧俄英矛盾。拿破仑的真实意图是挑起俄国与英国、瑞典、土耳其、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使之陷于孤立的境地,从而无力问鼎欧洲霸主地位。在俄土战争中,拿破仑极力阻止亚历山大得到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两海峡,并暗中帮助土耳其,答应帮助其收复克里木和格鲁吉亚,使俄土战争久拖不决。这充分说明,在争夺欧洲霸主这个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俄法两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并最终导致俄法同盟的破裂并引发了俄法战争。

(三)进行抗法战争,夺取欧洲霸权

19世纪在英国主持政务和外交达20年之久的帕麦斯顿肯说过:“国家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因各自扩张需要而结成同盟的俄国和法国,无法保持长期友好关系,矛盾不断加剧。一方面,拿破仑势如破竹的军事扩张使法国势力扩大到波罗的海、东普鲁士、巴尔干和近东等地,并通过其亲手建立的华沙大公国来逐步收复被俄国占领的原波兰领土,与俄国西进南下的战略目标相冲突;另一方面,拿破仑的战略目标是征服西欧大陆进而谋求世界霸权,为此他必须打败海上霸王英国和欧洲大陆强国俄国。拿破仑的战略计划是先征服俄国以开辟广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并以此为基础,利用俄国的地缘优势远征印度,最终打败英国。与此同时,俄国统治阶级由于担心俄法结盟会导致资产阶级思想在俄国传播,强烈要求恢复对英贸易,断绝与法国的关系。

此时,以战争来捍卫国家安全利益已成为双方的必然选择。1812年2月24日和3月14日,法国先后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缔结了军事同盟,而俄国则加紧拉拢瑞典,并与土耳其言和。6月23日,拿破仑率大军入侵俄国。尽管俄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但亚历山大一世充分利用俄国人民的抗法热情和西欧各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斗争,积极应战,反击侵略,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卫国战争。

战争初期,由于俄国战争指导的混乱,俄军一度陷于十分不利的局面,莫斯科陷于法军重围。临危受命的库图佐夫元帅充分利用俄国幅员广阔、交通不便的地理特征,大胆实施战略防御,进而发起决定,战争胜利的战略反攻,使法军退出俄国全境。但是,在是否打到法国本土去这个问题上,俄国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亲英反法的强硬派坚决主张立即打到法国本土去,以彻底打败拿破仑帝国,成为欧洲霸主。而反英的保守派则认为,鉴于俄英在近东等地的矛盾正在上升,俄国应积蓄力量,而不应替英国等西欧国家卖命。亚历山大一世积极支持强硬派的主张,组建了由俄国、普鲁士、英国、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并亲任盟军主帅。1814年3月30日,30万联军进攻巴黎,次日,亚历山大一世便“作为欧洲的主宰进入了巴黎”,登上了欧洲霸主的宝座,实现了自伊凡四世以来历代沙皇的战略梦想。

战胜拿破仑法国使俄国的国际地位达到了顶峰,在为建立战后国际均势体系而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俄国不仅得到了波兰和芬兰等地,还使四分五裂的德国和匈牙利对其俯首帖耳。此后,亚历山大一世将这场打击侵略者的反法战争演化为镇压欧洲革命、恢复君主专制制度的联盟行动,使沙皇俄国成为“欧洲的宪兵”。但与此同时,战后欧洲所形成的新的政治军事均势,也使亚历山大一世干涉巴尔干事务、南下扩张的政策受到巴黎和约的限制,俄国空前的霸主地位与其应得到的利益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正如中国学者所评价的,“19世纪俄国在欧洲几乎总是为他国火中取栗,自己的猎物为观猎者所分享,而受益者多数情况下是动口不动手的英国”。

四、推行东进南下扩张战略,维护欧洲霸主地位

随着欧洲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同封建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踩着十二月党人的鲜血继承皇位的尼古拉一世,继续对内镇压革命和农民起义,以维护农奴制度和封建专制;对外继续充当欧洲宪兵,镇压欧洲革命,以巩固欧洲霸权地位。为此,他建立了由他直接控制的特务机关——“第三厅”,豢养了一大批特务和宪兵警察,在国内实行白色恐怖。同时,不断进行南下扩张,发动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克里木战争,以控制黑海海峡,扩大俄国在巴尔干和南高加索等地的势力。

亚历山大二世登上皇位后,充分汲取了其父的经验教训,在坚决捍卫其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的前提下,调整了对内政策和对外扩张战略。对内,颁布法令,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实行资产阶级军事改革,以保持其专制统治制度的稳定;对外,则为了满足国内资本主义发展对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充分运用军事与外交措施,不断向外扩张。

(一)充当欧洲宪兵,镇压欧洲革命

恩格斯指出,自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后期,“欧洲大陆实际上只存在两种势力:一种是俄国和专制,一种是革命和民主”。在沙皇统治阶级看来,革命和民主势力已成为对俄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绞杀和镇压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成为尼古拉父子不断出兵的主要动机。面对欧洲此起彼伏、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在出兵镇压的先后顺序问题上,沙皇政府首先选择镇压其殖民地国家和东欧各国革命势力,防止革命形势迅速蔓延至俄国境内,危及其欧洲霸主和国内统治地位。1830年,在25万俄国大军准备进攻法国镇压七月革命之时,俄属波兰发生反俄起义,构成了俄国的心腹大患,尼古拉一世立即调兵镇压波兰起义。1848年法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国家,革命形势在整个欧洲扩展起来,波兰等地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高潮,尼古拉一世立即同法国断交,并调动大军向波兰、波罗的海沿岸及第聂伯河右岸地区进发,并出兵镇压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人民的起义。1849年,沙皇政府又出兵围剿不断扩大的匈牙利革命力量,将东欧革命形势扼杀于萌芽之中。

在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期间,1863年俄国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并迅速波及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沙皇政府在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的配合下,残酷地镇压了波兰起义。

尼古拉父子通过充当镇压欧洲革命的宪兵,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扩大和巩固了其在欧洲特别是巴尔干的势力。

(二)妥协与强硬并举,大肆侵吞亚洲国家领土

沙俄拥有的欧洲霸主地位和不断膨胀的扩张野心,使其必须同时面对英法两个欧洲大国的挑衅和东方新近崛起的美日两个对手的竞争。在战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沙皇政府根据国家利益的优先次序制订了西守东进的战略方针。为了摆脱克里木战争后俄国在欧洲的孤立局面,恢复因战争而受损的元气,根据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提出的以“休养生息”为指导思想的对外政策方针,亚历山大二世没有去积极干预欧洲事务,而是在欧洲保持守势以积蓄力量东山再起,甚至不惜对强国妥协让步换取有利于向东扩张的外部环境。1867年,在美国的强烈要求下,亚历山大二世将北美战略要地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成为俄国安全战略选择上的一大败笔和千古绝悔;1878年,为了缓和同日本争夺库页岛的矛盾,同意南千岛群岛归属日本,无意中为一百多年后俄日关系制造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而对弱者中亚国家和中国,则加紧侵略扩张,其势之猛超过历代沙皇。

在无力同英法等国争夺欧洲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情况下,经济落后、内战频繁的中亚地区就成为俄国商品的重要市场和原料产地。同时,中亚又是俄国东侵中国,南下波斯、阿富汗和印度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彼得一世时期俄国就觊觎该地区。1839年,尼古拉一世派遣奥伦堡总督彼得罗夫斯基远征希瓦,但进展不大。1864年,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再次向中亚进军。俄军采用各个击破、步步为营的战略,于1880年彻底征服了中亚。这是俄国东进战略的重大进展,为俄国日后从北方进攻印度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俄国与英国的利益又发生了尖锐的冲突。经过一番激烈的“中亚大角逐”(The great game),双方就在中亚地区划分势力范围达成了协议。俄国同意英国将阿富汗纳人其殖民地,而英国则同意俄在中亚的行动自由。

面对又腐败无能的中国清政府,沙俄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在远东,俄国在1858~1860年间先后侵占了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等地区;在中国西北,从1860年到1880年,俄国共侵占了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地区在19世纪中后期,沙皇俄国共从中国夺取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其他特权。

(三)争夺黑海两个海峡,企图控制近东战略通道在尼古拉一世父子半个多世纪的统治时期,欧洲方向特别是“东方问题”始终是沙皇俄国对外战略的重心。所谓“东方问题”是指18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为争夺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遗产所引起的国际矛盾和冲突。对于欧洲列强来说,作为沟通东西方“金桥”和重要军事战略要地的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沙俄的目标是控制巴尔干、夺占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个海峡并彻底吞并南高加索。俄国的南下扩张战略遭到了土耳其的反抗及英法等国的制衡。从17世纪以来,沙俄就多次征战,企图将该地区据为己有。到了尼古拉一世时期,由于俄国工业资本家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以销售那些在欧洲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的工业产品,南下扩张已成为其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但俄国的南下扩张却同英、法、奥等欧洲列强的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三国分别在中东、近东地区经营着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允许俄国独霸该地区。其中,拥有雄厚经济和海上实力的英国为了保持其同东方殖民地之间的联系,更是将俄国的南下扩张视为最大的威胁。

对此,尼古拉一世先是利用巴尔干人民反抗土耳其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来刻意制造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内部矛盾,并通过对波斯的战争(1826~1828年)打击英国在中亚地区的势力。在1828~1829年的俄土战争后,俄国继续对土耳其步步进逼,迫其签订了《安吉阿尔一斯凯莱西条约》,把土耳其特别是黑海两海峡置于俄国的实际控制之下。对此,英国针锋相对,通过伦敦协定将濒临崩溃的土耳其置于国际共管之下,加强了土耳其对英国的依附性。1853年,尼古拉一世在两次拉拢英国共同瓜分土耳其无果的情况下,便以维护东正教徒的权利为借口,悍然发动了旨在同英法争夺土耳其“遗产”的克里米亚战争(又称“东方战争”)。由于在作战计划与指挥、战术运用及军事技术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俄国被英法联军打败,被迫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俄国无权在黑海保持舰队,致使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方向长期经营的成果前功尽弃,甚至在波罗的海的霸权也受到限制,严重动摇了俄国的欧洲霸主地位。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尼古拉一世战略判断和选择上的失误。其错误在于:在涉及土耳其问题上不应该抛开法国;错误地判断奥地利会支持俄国;错误地估计英国会接受俄国的建议。

这样,推翻巴黎和约对俄国南下扩张的限制,继续争夺土耳其及黑海两海峡,就成为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的首要对外战略任务。根据其对欧洲安全形势的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决定在欧洲建立军事同盟。与其父不同的是,他根据俄国实际的战略需要缔结同盟,不打算为了维持神圣同盟的原则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并在选择自己未来的盟友方面保持完全的自由。首先,他拉拢在土耳其同俄国具有共同政治经济利益的普鲁士,帮助后者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然后乘机推翻束缚沙俄手脚的《巴黎和约》;其次,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为诱饵,同、奥匈帝国签订秘密协定,防止两线受敌;第三,安抚英国,表示俄国无意占领君士坦丁堡。1877年,俄国利用“东方危机”爆发之际再次发动了俄土战争。此次战争受到了俄国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地主和粮食商人及上层军人集团的大力欢迎。俄国以夺取君士坦丁堡、控制两海峡为战略目标,采取了以巴尔干为主战场、以大纵深进攻为主、多路多方向同时行动的作战计划,俄军强渡多瑙河,越过巴尔干山脉进军君士坦丁堡。同时,以高加索为次要战场发动了两次攻势,终于取得了对土战争的胜利,使俄国在巴尔干和高加索的地位得到空前加强。但由于受到欧洲列强特别是德法的牵制,俄国依然没有实现肢解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的夙愿。

五、进行最后的扩张与争夺,力图挽救腐朽的帝国大厦19世纪末,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仍保留着封建贵族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俄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日益加深,国内经济和政治危机日益恶化,农民反抗和工人罢工浪潮席卷全俄,从而催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在国际上,由于欧洲列强重新组合,俄国在柏林会议上遭到失败,其称霸欧洲的战略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为了挽救行将倾覆的帝国大厦,尼古拉二世将其战略扩张和争夺的重点放在远东和巴尔干地区。

(一)继续向远东扩张,引发日俄战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改变在欧洲极端孤立的局面,俄国利用德法矛盾建立了对抗德奥意三国同盟的俄法军事同盟,使欧洲方向暂时平静下来。同时,沙俄又将战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了远东,中国的反帝义和团运动也为沙俄向远东地区扩张提供了有利时机。尼古拉二世公然声称:“俄国无疑必须领有终年通行无阻的港口,此港口应在大陆上(朝鲜东南部),并且必然与我们以前领有的地带相连。”为此,俄国开始修筑具有战略意义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因为它“能使俄国在任何时间内在最短的路上把自己的军事力量运至海参崴并集中于满洲、黄河海岸及离中国首都的近距离处”。

然而,俄国称霸远东的战略目标遭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挑战,与日本首先占领朝鲜、继而侵入中国东北的“大陆政策”相冲突。在美英的怂恿下,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从而使俄日争夺中国领土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俄国与德法三国共同采取行动,“干涉日本还辽”,而俄军则借机侵占了辽东半岛。1900年,在八国联军进攻中国之时,尼古拉二世则以镇压中国东北义和团运动为名,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从而使俄日矛盾更加尖锐,俄日战争一触即发。

当时,俄国统治阶级内部在对日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派是以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和财政大臣维特为代表的“妥协派”,他们建议从俄国的实力和国内革命形势出发,对日做出相应让步,同时加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战争准备,待战争准备完成后再决战。另一派是以御前大臣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普列维和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为代表的强硬派,他们低估了日本的实力,认为只有使用武力才能使日本屈服,才能制止国内的革命运动。尼古拉二世不顾俄军装备落后、准备不足的现实,采纳了强硬派的建议,确定了对日作战的战略方针。1904年2月6日,日本向俄国发动突然袭击,双方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由于俄军事思想保守落后,海军力量不足以保持海上优势,俄国在战争中遭到惨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将在朝鲜和中国获得的利益转让于日本。

事实上,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其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之间的矛盾。俄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的巴尔干和土耳其,军事力量集中在欧洲方向,在远东方向的兵力不足以实现其在亚洲的战略目标。日俄战争对俄国的最大影响,是引起了震撼俄国和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统治俄国300年的沙皇政权面临倾覆的危险。

(二)参与巴尔干争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随着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激化,一场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已在所难免。而经济落后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俄国,为了镇压不断高涨的革命运动,迫切希望从对外战争中找到摆脱国内革命的出路,以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并利用战争实现其称霸欧洲和世界的目标。

在错综复杂的列强矛盾中,欧洲逐渐形成了以德国为主、奥匈和意大利为附庸的同盟国,以英法为核心、俄国为打手的协约国。此时,俄国实际上处于两头为难、内外交困的弱势。尼古拉二世经过权衡利弊得失,选择了在远东同日本、英国缓和,以集中力量在巴尔干和近东对付劲敌德奥同盟的战略方针。为此,沙皇政府一方面通过俄日密约拉拢日本共同瓜分中国,利用英俄协定瓜分在波斯、阿富汗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又为实现夺取黑海海峡的梦想而与德奥为敌,企图以武力制止德奥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1912年和1913年,俄国支持巴尔干国家发动了反对土耳其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列强在该地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已迫在眉睫。

事实上,由于实力不足和国内革命形势的影响,沙俄政府原本愿意向奥外交妥协以换取其在巴尔干的利益,赢得和平的国际环境,但德国在土耳其的势力迅速增长,引起了俄国对黑海两海峡问题的严重关切,加紧进行战争准备。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30日,尼古拉二世宣布俄国总动员命令,次日德国对俄宣战,两天后法国和英国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打响。俄国参战受到国内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狂热欢迎,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战争获得新的土地,更大的市场和前所未有的超额利润,以摆脱国内新的危机。

在战争中,协约国开辟了多条战线,以东线为主要战场,与德、奥军队作战,以高加索为次要战场,与土耳其军队作战。俄国参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夺取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把主攻方向指向西南,以便前出到巴尔干;但俄国又不得不听从英法的调遣,加强在西部方向和西北方向的行动。俄国有限的兵力和落后的军事技术装备无法满足同时面对数个强敌作战的需要,加之单纯强调战略进攻,没有防御作战的准备,结果在战争中败多胜少。

(三)镇压国内革命,导致帝国大厦的倾覆

日俄战争后,俄国爆发了震撼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第一次俄国革命。此次革命是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的工农兵革命起义,尽管在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却为后来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暴播下了火种。在1912年的革命浪潮中,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对俄国革命的领导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布尔什维克党无情揭露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坚决反对沙皇政府的战争政策,反对沙皇专制制度,提出了“使本国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失败”的政治纲领。

面对国内革命对专制制度的冲击,沙皇政府仍企图以镇压和战争宣传来维持其统治地位。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俄国内经济遭到空前破坏,民不聊生。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俄国革命运动空前高涨,工人罢工运动连绵不断,士兵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1917年1月的米陶战役中,号称最守纪律、战斗力最强的西伯利亚部队爆发了起义,拒绝进攻,表明沙皇政府对军队的控制岌岌可危。3月12日,列宁领导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起义,取得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70年的沙皇专制政权被彻底摧毁了。俄国资产阶级在英法的支持下掌握了临时政府大权,完全继承沙皇政府的战争政策,坚决将战争进行到底。与此同时,德军乘机发动了旨在夺取彼得格勒的里加战役,俄军被迫全线后撤,战场形势对俄国极端不利。在这种形势下,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彼得格勒工农水兵成功地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宣布退出战争。俄罗斯帝国大厦终于彻底倾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