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10725900000035

第35章 比较优势理论的检验与创新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再检验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已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了检验,在解释中国经济现象时,它是否会像其他一些经典理论一样失效呢?管汉晖利用中国的数据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检验。研究将鸦片战争前后分为贸易封闭和开放的两个阶段,并选择封闭价格和贸易流量来验证,研究最终证实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验证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命题:第一,平均说来,如果以封闭价格来衡量,一国进口价格贵的产品而出口价格便宜的产品,这说明该国在出口产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而在进口产品的生产上有比较劣势;第二,就长期来说,一国用封闭价格衡量的净出口向量价值是负的,就中国的情形来看,简洁的表述是,利用封闭价格来衡量,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和出口量呈现负相关关系,而进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量则呈现正相关关系。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创新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在日益复杂的贸易环境下,很有必要对李嘉图“两国两产品”模型进行拓展。侯经川等在确定经济“合争力”(合作性竞争力)的决定机制之后,在李嘉图“两国两产品”模型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四国两产品”模型,以研究“比较利益”在多个竞争者之间特别是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分配法则,即经济“分争力”(非合作性竞争力)的决定机制。研究表明,在存在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经济主体的总体竞争力主要与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程度和生产率水平两大因素有关。但就同行竞争者之间的经济“分争力”而言,生产率水平无疑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可见,一国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