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10725900000029

第29章 2007年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问题研究的新特点

2007年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时期,产能过剩、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消除垄断等都是2007年的关键词,宏观调控也主要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展开,产业政策也有许多新的变化。与2006年相比,2007年的研究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是在研究的角度上更加多元化,不仅继续注重全球化的影响,而且注重全球化在中国的具体表现,不仅注重产业的一般发展,对不同产业的特性也有了更深入地研究,有的从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有的分析了外部性对产业发展选择的作用,有的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展开分析,有的从转型期的特点展开分析,有的则从20世纪80年代到近几年的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不同行业的变化展开分析,有的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有的基于模块化环境,有的基于创新结构效应,有的基于工业化进程,有的基于行业增长机理,有的基于城市化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有的基于金融发展现状,有的基于经济增长背景,有的基于成本收益,有的基于竞争优势形成,多样化的分析角度进一步推进了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的研究,从而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特别是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例如,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运用DEA法分析工业行业技术进步,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劳动力外移、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运用SDA法分析中国服务业增长等。2007年的研究较多地出现以某个地区为例或某个区域为例的案例研究,出现以某个地区某个行业为基础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方法与国际进一步接轨。

三是从研究内容来看更加注重各个具体行业或产业的结构调整,注重分析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注重分析制造业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发展,注重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注重研究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分析。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产业竞争力、产出水平等继续受到重视;中国发展重化工业的必要性得到进一步论证;服务业的发展,创意产业的发展得到重视;垄断行业的改革问题进一步明确;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产业安全问题被广泛提及;企业和产业的创新行为、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将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和产业成长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2007年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将就业与产业发展关联的研究增多;在产业政策上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产业效率的测度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论文还对一些具体产业进行了专门研究,有的分析产业环境,有的测度产业绩效,有的预测产业发展趋势,有的提出政策建议。这些具体产业的分析和研究使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研究更加具有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