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商业银行经营学
10725200000024

第24章 结算类中间业务

结算业务是指银行为对公或对私客户采用票据、汇款、托收、信用证、信用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支付及资金清算所提供的服务。

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国内与国际结算,其中国内结算主要是“三票一汇”,即支票、本票、汇票与汇款;国际结算包括汇款、托收和信用证方式。

一、国内结算

国内结算是银行应客户要求为其通过现金或支票所引起的货币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结算业务有两种形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国内结算方式主要有传统的“三票一汇”业务与信用卡结算。

(一)汇票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而商业汇票又根据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汇票既可由付款人给收款人签发,又可由收款人给付款人签发。汇票用于异地清算。

(二)本票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本票分为定额银行本票和不定额银行本票。银行本票提示付款期限为两个月。由于本票是付款人给收款人签发的,票据签发日即是承兑日,因而本票不需要承兑,本票用于同城清算,但是我国银行基本上不签发银行本票。

(三)支票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出票人的支票账户所在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可用于单位和个人的各种款项结算。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等。支票必须由付款人签发给收款人,因而不需要承兑,支票同样用于同城清算。支票结算业务是银行应客户要求为其通过支票所引起的货币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四)国内汇款

汇款是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通过银行间的资金划拨、清算、通汇网络,将款项汇往收款方的一种结算方式。

国内汇款又称国内汇兑,或称汇兑业务,即银行代理客户把现款汇给异地收款人的业务。原来汇款只局限于异地之间的资金划拨,但现在同城付款业务也可以使用汇款方式。

(五)信用卡结算

银行卡是由商业银行(或发卡机构)发行的具有支付结算、汇兑转账、储蓄、循环信贷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支付工具或信用凭证。银行卡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借记卡又称储值卡,是指银行发行的一种要求先存款后使用的银行卡。贷记卡又称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非银行发卡机构向其客户提供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我国目前尚不允许非银行发卡机构发行信用卡)。

二、国际结算

国际结算有三种形式:汇款、托收、信用证。

(一)境外汇款

1.境外汇款含义

境外汇款是指进出口双方,在签订贸易合同后,卖方径自将货物发给买方,而买方则通过银行将应付款项用汇付方式汇给卖方的业务。国际汇款对银行来说只发生一笔汇款业务,至于进口商是否汇款或者足额汇款,与银行没有关系,因此汇款业务属于商业信用。

2.汇款业务流程

3.汇款支付方式的特点

(1)风险大

对于预付货款的买方及货到付款的卖方来说,一旦付了款或发了货就失去制约对方的手段,能否收货或付款,完全取决于境外的交易对方的信用,如果对方信用不好,很可能钱货两空。由于汇款结算方式中,对于出口商的保护极差,因此只有进出口商之间有多年的贸易往来关系,彼此相互信任,特别是多年的业务往来中很少出现信用问题的贸易双方,才会采用该结算方式。另外,同一公司的境内外分公司之间及总公司与世界各地分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涉及的款项与资金的划拨,采用汇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2)资金负担不平衡

对于预付货款的买方及货到付款的卖方来说,资金负担较重,整个交易过程中需要的资金,几乎全部由他们来提供。汇款形式只是商业信用,没有银行信用参与,银行只是办理结算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中间业务而已。

(3)手续简便,费用少

汇款支付方式的手续是最简单的,就像一笔没有相对给付的非贸易业务,银行的手续费也最少,只有一笔数额很小的汇款手续费。因此,在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或者在跨国公司不同子公司之间,用汇款支付方式是最理想的。

(二)托收

1.托收定义

托收是指委托人(收款人)向其账户所在银行(托收行)提交凭以收取款项的金融票据或商业票据,要求托收行通过其联行或代理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

2.托收业务流程

3.托收支付方式的特点

(1)比汇款安全

在跟单托收时,由于是交单或承兑付款,对于出口商来说,就不会货到付款时,要“冒钱货两空”的风险。而对进口商来说,托收比预付货款远为安全。

(2)收款依靠商业信用

在托收时,是否付款完全由进口商决定,银行只是转手交单的代理人,对付款不负责任,因此托收是对进口商有利的支付方式。当然进口商也不是没有风托收业务流程险,他的主要风险就是在货到后发现货物与合同不符。因此在托收业务时,进口商也必须了解出口商。托收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保护出口商,因为如果进口商不付款,那么就从银行手中得不到提货单据。

(3)资金负担不平衡

托收时出口商的资金负担较重,但因为有单据,有些银行愿意做押汇,出口商因此能获得融资。而在采用汇款结算方式时,出口商没有单据,所以根本不能做押汇以改善资金周转。

(4)费用略高,手续略多

银行的托收手续比汇款手续费略高些,托收要通过银行交单,自然手续比汇款多,但以此来换得比汇款安全的优点,因此手续费稍高些。

(三)信用证

1.信用证定义

信用证是一个有条件的银行付款承诺,具体说就是银行根据买方的要求和指示,向卖方开立的在规定的期限内,凭与规定相符的单据,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承诺。信用证结算业务实际是在进出口双方签订合同以后,进口商主动请求进口地银行为自己的付款责任做出保证,是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的担保。

2.信用证业务流程

信用证业务流程。

3.信用证的种类

信用证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进出口可分为进口信用证和出口信用证;按开证行保证性质的不同,分可撤销信用证和不可撤销信用证;按信用证项下的汇票是否附商业单据,分跟单信用证和光票信用证;按付款期限分即期信用证和远期信用证;按是否可循环分循环信用证和不可循环信用证;按是否保兑分保兑信用证和无保兑信用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皆是不可撤销信用证。

4.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特点

(1)信用证属于银行信用

与汇款、托收支付方式下付款依靠进口商信用的情况不同,信用证是开证行负责付款,付款依靠银行信用。由于银行信用高于商业信用,银行一旦开出信用证,就成为第一付款责任人,因而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商收款是有保障的,同时在国际结算的三种形式中,信用证是最为保护出口商利益的结算方式。

(2)独立的文件

虽然信用证是以买卖合同为基础,贸易双方要受合同约束,但是信用证一旦开出,在信用证业务处理过程中各当事人的责任与权利都以信用证为准,信用证是一个与买卖合同分离的独立文件。

(3)只管单据

虽然信用证在国际结算的三种方式中,最保护出口商利益,但是信用证并不是万能的。在信用证方式下,银行是凭相符单据付款,不管事实。尽管这种规则不尽合理,但实际上银行也是不可能去调查事实的,银行只能只管单据。在信用证方式下,受益人要保证收款就一定要提供相符单据,开证行要拒付也一定要以单据上的不符点为理由,因此信用证把买卖合同中的货物交易完全转变为只管单据是否相符的单据交易了。

5.信用证的优缺点

信用证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受益人(出口商)收款有保障;二是资金负担较平衡。信用证同样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产生欺骗;二是手续烦琐、费用多。